城市投递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一卷》 图书
唯一号: 140320020210000615
颗粒名称: 城市投递
分类号: F618
页数: 2
摘要: 邮件投递未设专职投递人员,投递频次县城为每日一次,投递县城机关、学校、驻军和居民等的信函、报刊、汇兑、包裹等邮件。贯彻执行邮电部规定的城市投递邮件班次,各县城每日投递1次。城市投递段道和路线都相应扩展。吉安市区投递段道增至28条,给城市投递工作带来了新问题,全区城市投递段道57条。城市投递仍然以投递信函、报刊为主。担负着市区范围内的企事业单位、厂矿、学校、城市居民邮件的投递工作。均设有县(市)城区内投递段道,担负城区内的邮件投递工作。地区局城市投递每日上午投递邮件1次。
关键词: 城市投递 邮件投递

内容

清代,邮件量少,邮件投递未设专职投递人员,由邮局职工兼职。
  民国时期,由于通邮面小,业务量少,包裹一般为局内投交,信函则按址投递,投递频次县城为每日一次,乡镇2 ~3日一次,以步班为主,快件则使用自行车投递。1948年,吉安城内投递段道为6段,投递员9人,每日2班次。同年底,取消快件投递段,并入普通邮件一起邮递。
  新中国建立初期,各县邮政局均配备1〜2名投递员,投递县城机关、学校、驻军和居民等的信函、报刊、汇兑、包裹等邮件。1962年,贯彻执行邮电部规定的城市投递邮件班次,吉安市每日投递2次,各县城每日投递1次。1964年,地区和各县(市)邮电局开展了“三送”(送信函件、送包裹、送汇款单)、“五带”(带邮票、信封、信纸、印泥、糊糊)活动,受到群众欢迎。报纸、杂志投递,实行投递卡签收制度,保证了不错、不漏。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大量报刊恢复发行,邮件数量大幅增加,城市投递段道和路线都相应扩展。1989年后,吉安市区投递段道增至28条,投递员42人,投递点3780个。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高层住宅楼房日益增多,给城市投递工作带来了新问题,信报按址投送到户十分困难。1984年底,省邮电管理局和省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厅联合发文,要求城市住宅楼房安装信报箱,此后居民住宅楼投递难题基本得到解决。
  高层住宅楼的增加,居民居住地相对集中,城市投递段道相应减少。1990年,全区城市投递段道55 条,1995年,全区城市投递段道57条。 1996年,城市投递仍然以投递信函、报刊为主。地区局有19个城市投递段,担负着市区范围内的企事业单位、厂矿、学校、城市居民邮件的投递工作。吉安市城区户数4. 5万户,全区达17.70万户。全区 12个县(市)邮电局,均设有县(市)城区内投递段道,担负城区内的邮件投递工作。地区局城市投递每日上午投递邮件1次,各县(市)局城区内每日投递邮件1次。
  1997年,地区局城市投递段增加到20段,每日投递2次,县(市)城区投递除吉水、宁冈局每日投递 2次外,其余各县局均投1次。地区局城区户数为4. 08万户,全区达21.62万户。共设有信筒箱 973 个。
  1999年,对城市投递工作加大投入,改善用邮环境,全面启动“万户信报箱工程”。投资60余万元购进3. 5万户信报箱,免费赠送单个信报箱3000多个,全区安装信报箱3. 2万户,一定程度上缓解送报难的问题,提高了信报的妥投率。吉安市城区户数达5.1万户,住宅楼房达670幢;全区城区户数达21.77 万户,住宅楼房达2578幢。城区每日平均投递频次全区1.46次,其中地区局、井冈山、吉水、新干、安福、 宁冈县(市)局为2次,其余县局均为1次。
  2000年,地区局根据省邮政局有关邮政投递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要求,7月28日地区局投递公司正式挂牌运行。全区各县(市)局以城镇为主,相继建立邮政投递公司。城市投递员实行特快、报刊、普通邮件三网合一的投递方式。投递员在投递过程中,可以提供代售邮票、信封等多项延伸服务。同年10 月1日,县以上城市城区包裹实行投递到户,大大方便了用户。年底,全区有信报箱群1164处。城区户数21.145万户,住宅楼房7426幢,已装信报箱的楼房1279幢。投递段道72条,比1999年增加40条。 其中地区局投递段20条,井冈山市局5条,吉安县局7条,泰和县局5条,宁冈县局3条,其余县局都有4 条。

知识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一卷

《吉安地区志 第一卷》

出版者:复旦大学出版社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实事求实地、系统记述安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