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一卷》 图书
唯一号: 140320020210000449
颗粒名称: 船舶
分类号: U66
页数: 4
摘要: 吉安有网船、杉排子船、石头船、盐船、三块板、跻梗子、踩梗子、芦江子、矮头子、标滩子、挽蓬子、车角子等32种船型。把挖掘船舶潜力、减轻自重、增加载量、减少阻力、提高航速等方面作为船舶改造目标₃ 1956年10月,吉安专区航运局确定区内帆船以杉排子船、踩梗子、矮头子、三块板、石头船为基本船型,对跻梗子、车角子等外平板类老船型,踩梗子、杉排子船等内平板类船型,经过加大船体、提高干舷、改船头为雪橇型,吉安港用踩梗子木帆船改装第一艘20吨小型机帆船成功。结束了千百年来拉纤、撑篙、风帆行船的历史。
关键词: 船舶工程 水路运输

内容

境内的木帆船、竹筏种类繁多,据1941年版《吉安县志》记载:1937年,吉安有网船、杉排子船、石头船、盐船、三块板、跻梗子、踩梗子、芦江子、矮头子、标滩子、挽蓬子、车角子等32种船型。抗日战争时期,外港帆船滞留境内行驶,使船型种类增多。1952年,吉安航务办事处统计,全区木帆船类型达49种, 船舶总数2386艘,25363吨位,竹筏1760条,3500吨位。
  新中国建立后,航运部门将船舶的定型改造列为重要科研项目,把挖掘船舶潜力、减轻自重、增加载量、减少阻力、提高航速等方面作为船舶改造目标₃ 1956年10月,吉安专区航运局确定区内帆船以杉排子船、踩梗子、矮头子、三块板、石头船为基本船型,对跻梗子、车角子等外平板类老船型,限期进行更新改造。踩梗子、杉排子船等内平板类船型,经过加大船体、提高干舷、改船头为雪橇型,稳性好、载量大、 吃水浅,为后来普及机帆船船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是年,吉安港用踩梗子木帆船改装第一艘20吨小型机帆船成功。1990年全区已有专业机动货驳793艘,40160吨位,基本上实现了船舶运输机械化,结束了千百年来拉纤、撑篙、风帆行船的历史。境内在20世纪50年代前,轮船多以木炭作燃料,1956年后改以山西阳泉煤作燃料为主。70年代初,向柴油机动力发展。:1983年,吉安航运分公司已全部实现135 型柴油机主机系列化,完成了木质船体改钢质船体的更新换代工作。1986年的220. 65千瓦、1300吨级的江河直达拖驳船队和新型舱口封闭式无人分节油驳顶推船队的投产,使区内运输船舶素质有较大提咼。
  1984 - 1990年,全区集体航运企业共投资1739万元用于船舶更新改造,其中交通部和地方贷款 1009. 8万元,自筹资金729. 2万元。2000年末,全区交通部门航运企业拥有钢质船383艘,45059吨、 18665千瓦,分别占全区船舶总艘总运力吨的53. 12%和86.93%。 非机动船竹筏竹筏在20世纪50年代前是境内广为使用的一种水运工具。富水、消龙、沙溪等滩河竹筏呈长条型,多采用直径约18厘米以上的优质毛竹刮去青蔑,两端凿孔,用杂木棍串心,用子蔑扎紧。艄宽底平,筏首上翘,离水面约尺许,以减少阻力。长约6. 6米,宽1.65米。筏面上放木架,架上置有装货用的货篓,载重500 - 1000千克,1人驾驶,下水流放,上水撑篙,遇浅滩,人在水里推行。恩江河沙质底, 河面宽,筏体大,双层结构,最大载重6吨。1950年.全区尚有专副业竹筏1760条,3500吨,1953年,专业运输竹筏仅剩270条。20世纪60年代后,随着陆路运输的发展,竹筏运输逐渐被淘汰。
  木帆船漕船古代朝廷运粮的专用船。漕船大小初无定制。明永乐十三年(1415),平江伯陈瑁督漕江西, 始发明平底浅船,船身长7丈1尺,中部宽1丈4尺.可载米500石。吉安漕船一律照式成造。清雍正二年(1724)定制,境内漕船长以10丈为限,底宽1丈6尺,载重从1浅(609.5石)增至2浅,称为“并浅减造”,清末已淘汰。
  盐船船身高大,头尾宽平,吃水深,舱深肋厚.构造坚固,载量70〜150吨,有3根桅杆,主桅在二舱前梁,后桅在袱艄。清代规定,吉安府自行盘运淮盐.不由省城转发,因此盐船是区内行驶长江和赣江航区较早的一种船型,民国初已淘汰。
  杉排子船亦称沙扒子船,身长底平,上装矮,舱口浅,川口高,内平板,设前后两桅杆,顺风扬帆似箭,载量15 ~ 30吨,多在禾水河及赣江航行。
  踩梗子船头尾宽平、川口高、内平板,重载行船平板浸在水中,底平舱浅、载量大、吃水浅、阻力小、 船身呈条形,长度与宽度比例为9:1,是内河船身最长的一种船型,船体左右两侧有脚手架,便于撑篙行船,是撑篙行船航速最快的船型。
  矮头子船头矮尾翘,呈簸箕形,中部宽,船身短,长与宽为5:1的比例,受载面积大,吃水浅,载量 6 ~15吨,底板有弹性,主桅设在二舱前梁,下装首尾尖、阻力小、能逆风行驶,驾驶灵活轻便,适宜于冠III、宁冈等支流滩河航行。
  芦江子船头尖尾短,船体小、无舵板,后艄用一根长木招代舵,载量15吨以下,主要在消龙、富水等水流湍急的滩河航行。1973年后被淘汰。
  跻梗子船首平尾翘,舱口浅,载量小,外平板,下装每隔50厘米就有一个支撑平板的撑脚(俗称狗兜子),重载行船阻力大,后改为内平板。
  三块板船是由“一底二方”(上方下方)三块樟木制成的船板组合而成,俗称三块板,船身小,无平板,载量1〜5吨,设备简单,一根竹篙,一皮浆,一张活动晒垫,既遮货避雨,又作船舱住宿。船首有篙眼,插篙以泊船,不用舵、锚,一人驾驶,上水撑篙,下水划桨,灵活轻便。在禾河、泸水、龙泉河等支流航行时间久远,至今农村仍见使用。
  石头船在三块板船型的基础上加大,改外平板,首尾尖,中部宽,配有舵、锚,竹叶蓬,小桅杆,载重 5〜10吨,一人或二人驾驶,是区内行驶各支流河的主要船型。
  木帆船的风帆大小和主桅杆长短,根据船身长度、宽度及船底形状而定。以三级风力扯满帆确保稳性为度,三级以上风力要降低风帆高度。一般用龙头细布12 ~26幅制成。平均横向间距50厘米夹一根风蓬竹子,抱住桅杆。上关高,下关矮,呈关刀形,上关栓有网脚绳,小脚6〜10眼为一束,有滚轮葫芦传动,集中到后艄2 ~3挂大脚,由舵工操作蓬向。大船主桅杆有五至六丈高,需10多人合力才能竖起。 1955年技术革新,发明了“神仙桅”,用三角葫芦吊杆,两人就可把桅杆自由起落。20世纪80年代,普及机械化运输,使用风帆的极少。
  驳船班船船身宽大呈长方形,横板平头,上装高大,顶篷平稳,分上下两层,下层为货舱,上层统舱载客,有100 - 200客位,班船靠轮船拖带,是轮船业初兴时区内小轮拖带载客的普通船型。民国后期,逐渐被自航客轮所代替。
  驳船是被拖货船,船首呈雪橇形,敞口舱,活动人字栋,帆布篷盖顶,一般载重50〜100吨。1953 年,区内组织25吨以上个体木帆船参加拖带化运输,船型繁杂不一,不便于轮拖编队和安全航行。1956 年规定赣江被拖船以踩梗子和杉排子为基本船型,加大船身,增加载量,减少吃水。30吨级船重载吃水 0.5米,50吨级船0.6米;80吨级驳船0.7米,长江航区以100〜150吨半甲板驳船为主。1990年,吉安地区航运公司有50吨级钢质驳船24艘;80吨级驳船10艘;125吨级半甲板驳船16艘,325吨级甲板驳 4艘。
  油驳1984年,吉安航运分公司开始改造6艘60吨级的油罐式散装油驳船,其消防、降温等安全设施达到规范要求。1986年,由吉安船厂设计制造的8艘150吨级的舱口封闭式无人分节顶推油驳,配有降温、发电、消防、救护等现代化安全设备,省交通厅鉴定为内河优质油驳船型。并获江西省1987年度优秀新产品奖。
  供应船油料供应船,由钢质的油驳或分节油驳组成,配有油罐或封闭式油舱,降温、消防、输送油管、油泵及计量仪器等辅助设施,分座船和运输船两种。1990年,省航运局供应总站在吉安、万安两个供应站设置50吨级散装油驳6艘,125吨级2艘,负责全区船舶燃油供应。
  机动船客船民国时期,境内客船多以小功率拖带1艘班船或帆船载客,载量小,航速慢。1948年,吉安新造以飞机发动机为动力的“美亚”号自航客船,船身大,航速快,可载300位旅客。1957年,吉安专区航运局代管的群恒、群模、群联、瑞金4艘以木炭为燃料的老式客船,船身窄,上装矮,稳性差,下舱装货,上层为统舱装客。1976年后,船舶逐步更新,船体由木质改为钢质,新建客船以8& 26千瓦柴油机为动力, 200客位,40吨货位的新型客货班轮。下为三开板货舱,中层有活动椅式客座,前半部上层设驾驶室和船员宿舍舱,后舱设机房和厨房,船身宽大,航速快,稳性好,适用于赣江旅客运输,经交通部鉴定为内河优质客船船型。
  拖船拖船(指拖轮或顶推轮),首高尾低,船身短,功率大,船头下装呈流线型,以减少阻力。前舱上层设驾驶室,下层和后舱为船员宿舍,中舱为机房,花鼓筒螺旋桨推进,后部平顶设活动腰钩,挂揽拖带船队。20世纪50年代初多为以木炭作燃料的小功率拖船。1956年,新造一批62.5千瓦煤气机拖船, 以山西阳泉煤为燃料,成本低,经济效益好,但劳动强度大,启动不方便。1969年后,限制北煤南调,燃料缺乏,改用柴油机为动力。1983年,吉安航运分公司拖船实现135型柴油机主机系列化,全部完成了木质改钢质船体的更新换代工作。:1986年,新造的3236号拖船,以220. 65千瓦柴油机为动力,可拖带 1300吨的船队,行驶长江航区。
  1958年起,区内各县航运公司曾先后建造一批14.71 -58.84千瓦的拖轮投产。80年代后,普及机驳货船运输,集体航运公司的拖轮被淘汰。
  机帆船区内机帆船开始都以踩梗子和杉排子等旧式木帆船改装,以7. 35〜14. 71千瓦柴油机为动力,无变速箱,使用“钵子”硬排档离合器,有顺车、停车,无倒车,有风使帆,无风开机,帆机并用。1956 年,吉安市木帆船运输合作社改装第一艘20吨“金星号”机帆船成功。经过20多年的更新改造,机帆船逐渐扩大为机动货驳,载量从20吨发展到200吨。船头为雪橇型、半甲板,敞口舱,人字栋,帆布盖顶,后舱上层为驾驶室,下层机房,船尾有船员生活舱,改用液压离合变速箱传动,机驾合一操作,灯光、音响等安全航行设备日臻完善。1970年7月,遂川县航运公司自行设计制造钢质机帆船成功。钢质机帆船日益增多,比木质船体具有载量大、吃水浅、航速快、稳性好、寿命长、维修成本低等特点。
  挂桨船小机挂桨船多由三块板、石头船等小型木帆船改装而成,船尾安装3.677 - 8.826千瓦柴油机为动力,安装简易,操作灵便,载量小,吃水浅,适用于农副业船短途运输。表5-2-5 2000年吉安地区营运船舶分类一览 X 单位地区航运县属航运公司乡镇水运队社会航运业个体水运业合计类别\ 总公司船艘 35 348 7 28 303 721 舶客位 300 1754 2054 总吨位 3670 4389 282 3555 2937 51833数千瓦 1309 17356 105 1842 3168 23780 艘 3 33 36 客客位 300 1754 2054 船吨位千瓦 96 598 694 拖艘 8 4 12 船千瓦 1222 353 1427 机艘 4 333 7 28 270 642 驳吨位 480 40106 282 3555 2937 47360船千瓦 235 16907 105 1842 2570 21659驳艘 23 8 31 帆船吨位 3190 1283 4473

知识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一卷

《吉安地区志 第一卷》

出版者:复旦大学出版社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实事求实地、系统记述安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