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用房、村道巷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一卷》 图书
唯一号: 140320020210000302
颗粒名称: 公用房、村道巷道
分类号: F303
页数: 2
摘要: 新中国建立前,吉安地区村庄的公共建筑和生产性建筑,一般小村庄只有支离破碎的碾房、碓屋、厕所、灰间等简易公共生产性用房;大点的村庄也仅有祠堂、庙宇、书院、戏台、碾房和磨房,虽有小学校也多用祠堂为校舍。村道巷道普遍是原土路面,只有极少数村庄有鹅卵石或青石板路面。
关键词: 城乡建设 村庄建设

内容

新中国建立前,吉安地区村庄的公共建筑和生产性建筑,一般小村庄只有支离破碎的碾房、碓屋、厕所、灰间等简易公共生产性用房;大点的村庄也仅有祠堂、庙宇、书院、戏台、碾房和磨房,虽有小学校也多用祠堂为校舍。村道巷道普遍是原土路面,只有极少数村庄有鹅卵石或青石板路面。
  新中国建立初期没有多大变化,“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时期,一部分生产大队新建了粮油加工厂房、农机修理站、养殖场等生产性建筑。大队驻地的村庄,有条件的先后建有大队部办公用房与会议场所,以及广播站、医疗点、代销点、小学教室等公共建筑。那时一哄而起办的公共食堂、敬老院、托儿所, 其场所大部分是占用社员住房,小部分是新盖的简易房屋。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和十二大召开以后,全区农村的公共建筑、生产性建筑和街巷建设有了显著变化和长足发展,不仅数量有增加,而且质量有提高。至2000年底,全区村庄的公共建筑面积达435.37万平方米,其中混合结构公共建筑达232.97万平方米;生产性建筑面积271.16万平方米,其中混合结构达105.33万平方米。本年度全区村庄投资2943.65万元,兴建公共建筑面积9. 58万平方米,其中混合结构达& 83万平方米;本年度全区村庄投资1666. 45万元,兴建生产性建筑面积达5. 34万平方米,其中混合结构的达4.27万平方米。村庄的巷道状况大有改善,有的在泥土上加铺了砂石;有的用砖石或三合土或煤渣铺筑;有的铺筑了混凝土路面。至2000年,全区实有村道、巷道9077千米,其中高级和次高级道路659千米,实有道路面积9625. 68万平方米.其中高级和次高级路面621.47万平方米,分别占 7. 26%、6.46%。

知识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一卷

《吉安地区志 第一卷》

出版者:复旦大学出版社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实事求实地、系统记述安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