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镇的形成和发展,受社会经济、政治、军事和自然条件诸因素的制约,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 新中国建立前,吉安境域内的村镇,除一些著名集镇、著名古村外,大多是木板房、土坯房和茅草房;平民百姓居住拥挤,人畜混居;设施简陋,布局零乱,交通闭塞,环境状况极为恶劣。新中国建立后的一段较长时间,这种局面尚未得到根本改变。改革开放以后,逐步改变了过去那种自发建房的状态,村镇建设逐步纳入有领导、有规划、有步骤的轨道。全区各级政府在落实中央关于“小城镇大战略”的批示精神时,按照“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的发展战略,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方针,实施“一线建五带”、“一城联十镇”的城镇走廊建设工程,形成以城市为中心,广大乡村为依托,小城镇为纽带的城镇体系,加快“城市现代化、集镇城市化、城乡一体化”的过程。
随着村镇建设的发展,到2000年底,全区已有自然村28737个、行政村3131个、镇104个(含县城所在地镇)、乡151个。在104个镇中有25个省级重点镇,53个中心建制镇,城镇化水平达到23.34%。城镇面积1209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181.3平方公里。村镇日供水能力67.6万吨,道路长度841.5千米, 道路面积885.1万平方米。绿化覆盖面积2088公顷,公共绿地面积398公顷,村镇房屋面积3718. 8万平方米,其中住房2148.6万平方米。
第一节村镇建设管理机构新中国建立前,境内村镇建设基本上处于无机构管理的自发状态,但一些大的村庄,一般由家族首领管理基础设施建设。新中国建立后,农村各乡镇成立了乡镇人民政府,但主要精力是发展农业生产、 兴修水利、小水电及公路建设等各项工作,村镇建设仍基本处于自发状况。1983年10月,吉安地区成立地区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局,1984年4月全区各县(市)统一成立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局,专设城乡建设科, 村镇建设归口管理,纳入了有领导、有规划、有步骤的发展轨道。
1986年1月地区建设局专门设置了乡建科(1997年机构改革后合并为城乡建设科)。主要抓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 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建设部、省人民政府发布的村镇建设管理法规文件和地委、行署对全区村镇建设工作的决定、办法、实施方案,加强对全区乡镇建设的指导与督促,要求各乡镇切实把乡镇建设列入议事日程,把村镇规划好、建设好、管理好。
(2) 加强对县(市)建设局村镇建设工作的业务指导,大力抓好村镇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工作。
(3) 抓村镇建设的试点工作和重点镇建设工作。全区在90年代初抓了两个省级样板镇——峡江县水边镇、吉水县八都镇和各县(市)共26个集镇的试点建设,之后又确立了全区53个中心镇,申报25 个省级重点镇。推广先进典型,交流经验。
(4) 抓好村镇的基础设施建设,从1992年起协助65个建制镇(乡)建设自来水厂等供水设施53 座,大力推广新式农房建设,协同县(市)建设局指导村镇按规划完善道路、农贸市场、农民街等的建设。 (5) 由地、县(市)建设主管部门举办村镇建设人员培训班,逐步建立村镇建设管理机构,陆续配备村镇建设助理员,加强了对村镇建设的管理。
(6) 抓节约用地,控制农村建筑用地面积.严禁占用农田建房,各乡镇在审批建设用地时做到“规划一张图、申请一张表、审批一支笔”,切实把好用地关。
吉安市于1990年底在7个乡设立了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所,次年面向各乡招聘了 8名村镇规划建设助理员。吉安市城建局成立了村镇规划建设管理站(股级),与机关内设的村镇建设科合署办公。
井冈山市于1985年在各乡成立了村镇规划建设办公室,1991年,各乡镇配备了村镇规划助理员。
吉安县于1984年在建设局内设立乡村建设规划股,1990年,设立了吉安县村镇规划建设管理站,各乡镇都招聘了专职建设助理员共计29名,将乡村建设工作列入常规管理轨道。
新干县于1992年6月成立了村镇规划建设管理站,为股级事业单位,经费自收自支,定编3人,有干部职工18人,其中14名村镇规划建设助理员分别派驻在全县14个乡镇具体负责村镇建设管理工作。
吉水县在八都等8个重点建制镇都设立了村镇规划管理所,配备专职助理员9名。
其他县也都先后设有相应的股室或专人管理乡村建设。
法规 90年代,国务院、国家建设部和江西省人民政府陆续出台了一些关于村镇规划建设的法规文件,各县(市)正是根据这些文件精神指导乡镇的规划、建设、管理工作。
1997年成立了吉安地区小城镇建设领导小组,行署发文批转和印发了吉安地区建设局《关于进一步加快小城镇建设意见》的通知。2000年成立了吉安地区105国道“百千米城镇走廊建设”指挥部。各县 (市)及乡镇依据这些法规文件和地区的部署,积极制订、修编和落实乡镇和村落的规划建设。
有的县(市)还具体制定和颁发了各自的相关法规文件,如吉安县、吉水县还制定了《村镇建设管理条例》和相应的规章,使村镇建设逐步走上法制的轨道。全区各县(市)乡镇均能按《江西省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暂行办法》办理“建设项目造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第二节村镇建设规划新中国建立前,境内的集镇规模较小,街道狭窄,店房零乱,没有统一的规划;店房大多为土木结构, 少数砖木结构。街道路面一般为泥土路面或石板路面,少数街道有三合土或鹅卵石铺砌路面。村庄更是分散零乱,除一些著名古村按一定的风水观念要求排列屋、巷外,大多是任意建房,有的村落甚至只有几户人家,几幢破屋草房。
改革开放后,农村经济日益壮大,集镇建设迅猛发展。国营、集体、私营企事业单位纷纷兴建办公楼房或生产用房,兴建商店、旅社、影剧院、农贸市场等商业服务设施,各类公共建筑、专业市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集镇面貌日新月异。
1982年,全区自上而下采取各种方式举办不同类型的村镇规划培训班,培训人员达894人次,为村镇规划建设管理配备骨干力量。嗣后陆续派员参加省建委举办的村镇规划师资格培训班,缓解村镇规划技术人员不足的问题。村镇规划工作历经了三个阶段:在粗线条规划阶段,地区分别于1984年12月 20日在新干县、1985年6月18日在永丰县召开了村镇规划工作暨现场会议,讨论制定了规划模式。为贯彻执行省建设厅印发的《江西省集镇建设规划定额指标试行规定),1985年全区先后调集万余名县、 乡(镇)干部、有关技术人员及回乡知识青年参加规划编制工作,到1986年基本完成了全区村镇规划的编制任务。在调整完善阶段,地区于1988年11月在泰和县召开了 26个试点村镇规划评比会。在继续抓紧村镇规划编制工作的同时,对已完成规划编制的村镇分期分批地进行了规划的调整和完善工作。 在区域规划阶段,地区于1990年对峡江县水边镇进行了镇域规划试点,尔后,按省人民政府文件协助各县(市)配备乡村建设助理员,在乡镇组建乡镇建设机构,并选派乡村建设助理员进大学进行专业培训,鼓励从事乡村建设人员参加自学考试或成人教育函授等形式提高业务素质。同时,认真贯彻执行《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国务院第110号令)、《城镇规划标准》(建设部)、《建制镇规划建设管理办法》(建设部第44号令)、《江西省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暂行办法》与部分条款修改文(江西省人民政府令第13号、22号)等村镇建设法规。与此同时,各县(市)都采取了先试点、后铺开的方式,进行村庄建设的规划。全区村镇建设规划工作健康稳步向前推进。
到2000年底,全区24个重点集镇、88个一般建制镇、101个集镇均已制订了镇域体系规划,有的还有近期建设规划;编制了村庄建设规划的村庄有8836个,占全区村庄总数的30.75% ;调整完善规划的村庄有458个,占1.59% ;全区规划试点村庄23个,其中地级4个,县级19个,为村庄建设走上 “快车道”做出了示范。这些规划为集镇和村庄的建设起了积极指导作用,也奠定了实施建设的依据和基础。
吉安市的村镇建设规划分两片两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集镇规划编制阶段,时间从1991年至1995 年。在1992年5月成立河东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后,河东乡(1996年撤乡设镇)集镇纳入了河东经济开发区核心区域3 ~ 5平方公里的规划范围。1995年河东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及邮电、电力、道路、给排水、园林绿化等各项专业规划编制完毕并得到市人民政府批准实施。天玉乡(1993年改设为天玉镇) 则在1992年完成了乡域规划和集镇建设规划的编制,其成果获得全省集镇规划评比二等奖,此为河东片。河西片,除白塘乡纳入吉安市城区规划范围外,禾埠乡于1991年编制完成了乡域总体规划和凤凰洲集镇建设规划,兴桥乡(1993年改镇)和长塘、樟山乡(同在1996年设镇)三个集镇建设规划则分别在 1994年和1995年完成。第二阶段从1995年至2000年,为小城镇总体规划编制阶段。以1995年11月同济大学来吉安编制“大吉安”规划为起点,白塘、禾埠两乡全面纳入1996年《吉安市城市总体规划》。 其余天玉、长塘、樟山、兴桥四个建制镇经过几年第一阶段规划的实施,已积累了不少的经验。加之集镇不断扩大等原因,从1998年下半年开始,历时一年,在原来的基础上全面完成了总体规划的编制报批工作。总体规划对建制镇的机关、学校、工业、商贸区等进行了合理布局,对水电、道路、通讯、排水、绿地等基础设施建设进行了统筹安排。此后,兴桥镇于2000年被列为全省200个重点镇之一,其总体规划正根据省建设厅审核意见进行调整。
在搞好建制镇总体规划和集镇规划的同时,策应地级吉安市“中部崛起,梯度推进”的发展战略,于 2000年7月完成了 105国道的城镇走廊的区域规划、建设规划、专项规划及行业规划编制工作。村庄规划也从1992年开始紧锣密鼓地进行,到2000年上半年,吉安市690个村庄的建设规划全部完成。至此, 吉安市形成了“建制镇一集镇一中心村一自然村”较为完善的乡村建设规划体系,有力地促进了乡村建设工作的健康协调发展。
安福县注重规划的“龙头”作用,适时对乡镇的总体规划进行了编制和修编,至2000年,全县所有乡镇都完成了集镇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对省重点镇——洲湖镇的总体规划也进行了调整和修编。
遂川县从1992年开始,对草林、零田、大汾、左安、汤湖等19个乡镇进行了第二次总体规划的修编, 汤湖,左安、草林等乡镇还聘请了省、地规划专业单位进行总体规划修编,修编工作力度大,标准高,为指导该县推进小城镇建设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
新干县除县城金川镇外,其余乡镇到2000年已全部编制完成或修编完成了乡镇建设总体规划。总规划面积:近期513. 59公顷,远期833. 54公顷,并完成了 5个乡镇的建设详细规划,总规划面积为20. 5 公顷。
吉安县共有29个乡镇和10个建制镇,至2000年时已先后完成了值夏、新坏、富田、永和、凤凰、永阳、敖城、安塘、固江、里田、北源、桐坪、万福、梅塘等乡(集)镇的建设规划。
其余各县也按要求编制本县村镇建设规划,并严格按规划进行建设。第三节集镇建设选址、街道、圩场、公共设施选址集镇的选址注重水源、交通、物产等条件,多选依山临水的河谷地,丘陵、山区集镇更是如此。
全区的集镇大多数为乡镇人民政府所在地,是乡村一定区域内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服务中心,设有一定规模的文化、教育、福利、服务设施、乡镇企业、固定的集市贸易场地,是农工商综合发展的经济和社会的综合体。
经过50来年的建设,全区集镇公用事业与公共设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各种基础设施得以逐步改善,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集镇建设的发展速度大大加快。至20世纪末,全区每个集镇都建有一条较整洁的街道,一个能基本满足本乡镇农副产品流通的农贸市场,一个文化中心(包括影剧院或文化站),一所医院(或卫生院),一所中心小学和初级中学,以及银行、邮电、车站等公共服务设施。 在集镇建设的布局上,坚持了小型、多点及重点建设中心集镇及铁路、公路沿线集镇,适当发展山区集市贸易经济的措施与办法。
街道由于历史的原因,全区集镇的街道建设比较滞后,在90年代以前,几乎全是砂石和泥土路面,路况极差。90年代以后,政府部门加大了集镇建设的投资,集镇的街道路面也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全区集镇的道路长度由1990年的541千米发展到2000年的9907千米,仅2000年一年中道路便增加了 492千米。用于道路建设的投资达1279.5万元。全区集镇的道路建设尽管近几年发展较快,但与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仍然显得滞后,特别是一些边远山区的集镇道路状况亟待改善。
坏场新中国建立前,各县的集镇内虽然有些简陋商店和牛猪交易坏场,但无综合农贸市场。50年代以后,特别是1978年后,全区所有的乡镇政府所在地的集镇都建有一定规模的农贸市场(即坏场)。 1994年,安福县洲湖镇投资700余万元兴建了一个大型综合农贸市场,占地1.7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2. 8万平方米,固定摊位487个,可同时容纳1万多人进行交易,其规模居全区乡镇农贸市场之首。永丰县的龙冈号是集古色、绿色、红色于一体的畲族民族聚居地,也是龙冈畲族乡政府驻地,是全省五个少数民族乡之一。龙冈坏占地面积1.2平方公里,有占地4000平方米的农贸市场,该土于的基础设施日臻完善,水、电、道路、电讯、闭路电视等设施齐全,食宿便利,商贾云集,贸易火爆。泰和县的马市镇连续新建了三座永久性的集市贸易棚。至2000年,吉安县共建有32个坏场,总面积34.8万平方米。新干县共新建改建集贸市场12个总占地7.34万平方米。万安县也有20余个坏场,总面积5万余平方米。这些农贸市场的建设和发展,对于搞活商品流通,推动乡镇建设事业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也为进一步完善集镇基础设施积累了更多的资金,同时也带动了精神文明建设的开展,治理了集镇中的脏乱差现象。
公共设施吉安市兴桥镇地处汶溪村,距吉安市区10千米,吉福公路穿街而过。1992年兴建公厕3 座,1995年投资5万元修建了 300米水泥路面,1998年又投资38万元修建了 600米长,宽12米的水泥路面,投资30余万元改建了一个占地7333平方米的农贸市场,个体工商户还投资320万元,兴建了 50 栋商住楼和200个店铺。兴桥镇的建成区面积从80年代末的9.6公顷扩大到2000年的11.95公顷。
吉安县有集镇19个,用地面积337公顷,有住户0.5万户,3.21万人,人均居住面积11平方米,有街道38条,总长达38. 74千米,路灯150余盏,有1个日供水1400吨的自来水厂,19个镇全通了电,排水沟共长达71.3千米,绿化覆盖面积为12公顷,行道树计300余株,建有公厕16座,镇区共有32个坏场, 总面积为34. 8万平方米,主要公共建筑有文化站、医院、学校、银行、工商、税务、粮站、农贸市场、邮电、 车站等。
吉水县有集镇10个,用地面积为216公顷,集镇住户0. 5万户,2.1万人,人均居住面积15. 71平方米,公共建筑总面积15. 8万平方米,集镇实有道路总长达38.69千米,全县10个镇均已通电,有路灯70 余盏,排水管长20.72千米,绿化覆盖面积3.03公顷,有公厕31座。该县的八都镇被评为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八都镇和文峰镇被评为全省重点镇,金滩古镇是昔日远近闻名的水运商贸中心,现正在申请历史文化名镇。
至2000年,全地区集镇达155个(不含吉安市,下同),镇区用地共达3049公顷,集镇住户达5.75万户,25万人,全区集镇人均居住面积平均为14. 32平方米,自来水普及率平均达25. 61% ,道路总长达 492千米,公共建筑面积为286. 03万平方米,新建改造桥梁151座,修防洪堤55千米,全区集镇均已通电,共安装路灯1017盏,修筑排水管道204千米,绿化覆盖面积达136公顷,修建公厕共278座。
重要集镇吉安地区传统集镇较多,新兴的集镇也为数不少。如吉安县永和、永阳、值夏,吉水县八都、阜田,永丰县藤田、沙溪,峡江县水边、巴邱,新干县大洋洲、三湖,泰和县塘洲、马市,遂川县汤湖、零田、草林,安福县浒坑、洲湖,永新县澧田、文竹等镇。
巴邱镇1997年之前,巴邱镇一直是峡江县治所在地。三国吴宝鼎二年(267)置巴丘县,在今巴邱镇北铁雷山一带建城为县治。后废。明嘉靖五年(1526)置峡江县,县治迁今巴丘镇凤凰山下,辖六坊。 清雍正三年(1725)为避孔丘讳,改为巴邱。1941年改名文明镇,旋废,复名巴邱镇。
由于建镇已一千七百余年,且为县治所在地数百年,是区内最古老的集镇之一。镇址在赣江西岸, 依山临水,水运方便。城东朝阳古渡建于明代中期,是横渡赣江,连接东西两岸的水运交通要道。:1958 年在城东南建公路渡口,古渡渐废,人货改从公路渡口渡江,成为连接吉安与新余、宜春的交通要道。城内街道南北三纵、东西五横,纵横交错。城区占地1949年仅0.21平方公里,现规划面积6. 5平方公里, 建成区面积3.5平方公里,辖3个居委会,人口 2万。
城区内工商业以粮食加工贸易为主,并有花爆、罐头、特种材料、塑革皮件等行业工厂近20家,商业批发零售近百家,机关事业单位数十家。县城东迁以后,巴邱镇仍不失其在峡江县城经济中特别是县内河西地区的龙头地位。
永和镇吉安县永和镇,位于县城东郊赣江边,距吉安市中心城区20千米,距县城敦厚镇10千米。 三国吴末置东昌县为县治,故永和镇古称东昌镇。隋时虽废县,但东昌镇仍然是一个重要集镇。唐代晚期创办“吉州窑”,陶瓷业发达。南宋时达到极盛,辟有“六街三市”,附居者三千余家,居民万余人,物阜民丰,商贾云集,誉为“天下三镇”之一。至元末,因陶瓷业衰竭而败落。民国时期,集镇仅街道一条,长 800米,宽3米,分上、中、下街三段,路面均用古瓷碎片砌筑而成,保持古瓷镇传统风貌。全镇建筑总面积为3.6万平方米。20世纪50年代后,新建街道一条.并陆续改造了旧街部分地段,沿赣江修筑了一条 10千米长的防洪大堤,新修乡村公路十条,县乡公路一条。这些公路以永和为中心,成散发状。90年代后,该镇新建了一条300米长的仿宋商业街,新建居民住房0.5万平方米,新修道路18千米,连接附近各乡村的公路均已铺设了沥青;境内建有吉安火车南站,京九铁路穿境而过;赣江傍镇而过,水陆交通十分便利。镇区中心建有电影院、文化站、医院、敬老院、农贸市场等一批公用建筑。境内建有地区木材厂、 航运船舶厂、贮木场。镇西侧有吉州窑遗址,占地20余公顷;新建的吉州陶瓷厂、古陶瓷研究所也在这里。
今镇域面积为69平方公里,人口为28806人,辖132个村庄,镇区面积1.2平方公里,镇区人口 4500 人。乡镇企业有建筑、运输、饮食服务等200余个;镇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有了较大的改善,自1996年始, 共投资800余万元,用于住宅、基础设施和生产性建设,使镇容面貌大为改观。该镇的锦源村已辟为科技示范园村,大棚蔬菜,生态农业正搞得如火如荼。
塘洲镇泰和县塘洲镇,又称永昌市,距县城2.5千米,与泰和县城隔江相望。南朝梁时陈霸先在今镇区偏南赣江边筑白口城,是水陆要冲。镇北是永昌古渡,东西两岸都筑有码头,东岸码头不远即泰和县城南为立于隋唐的白下驿,是泰和县河西通往河东的必经之路。河东珠林江在此与赣江交汇,由水路可南溯赣州,北下南昌。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塘洲镇自古便成为泰和县河东十几个乡镇以至兴国、万安、遂川物产集散地,是泰和县内最大的物资转运中心。这里盛产稻谷、甘蔗、大豆、瓜子,成为大宗商品,经此销运外地。这里所产名牌优质大米“永昌米”,大量运往外地,以至国外。1934年,泰和至兴国的公路修通以后,永昌渡改设为汽车轮渡,有装卸码头三个,人渡一个。1991年泰和大桥建成,改渡为桥,交通更为便捷。
镇区面积2.6平方公里,人口 3000人。街道纵横交错,有一条沿河商业主街。商店排列左右,又有各种农林产品加工作坊。机关事业单位数十家,镇企业年产值2000多万元。
八都镇吉水县八都镇,位于县北部,东与永丰接壤,北与峡江毗邻。镇域总面积195平方公里,人口 3.5万人,辖22个行政村,人均耕地面积2. 2亩,镇区面积2. 64平方公里,辖2个居委会,镇区人口 1.2万人。
八都古无号市,周边有金牛脊坏、界山坏、龙子岗坏,后界山、龙子岗二号废,金牛脊坏迁于八都,易名A Wo民国时期为区、乡治所,新中国建立后仍为区、乡机关驻地。八都镇自古是吉水县的主要产粮区,同时还盛产柑橘、大豆、花生等经济作物,该镇还有煤、石灰石、杉木和毛竹等资源。近年来乡镇企业发展迅速,粮油加工、板鸭加工、建筑建材、汽车运输等异军突起,小城镇建设与产业发展有机结合,使得小城镇建设有了长足的进步。至2000年止,共吸纳国家、集体、个人资金1.69亿元投入城镇建设,使镇内的道路交通、水电通讯、商业服务、金融贸易、文化卫生等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日臻完善。当年全镇财政收入达625万元,人均纯收入达2500元,第三产业从业人数达8000余人,务农人数仅占总人数的 40%。
八都交通极为便利,京九铁路和105国道穿镇而过,抚八公路将八都与抚州地区衔接。该镇先后被列为全国小城镇建设试点镇、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全国现代农业示范区,1999年被评为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精神文明建设示范镇、全省重点镇。
八都镇古称龙城,城区西北铎塘毛家为一代伟人毛泽东的祖籍地,现已开辟为集绿色、古色和红色于一体的参观旅游纪念圣地——毛泽东祖籍游览苑。
大洋洲镇新干县大洋洲镇地处吉安地区的北大门,西依赣江,东北邻樟树市,南接新干县湧江乡, 105国道、京九铁路及赣江水路成“川”字形穿境而过,交通十分便利,是吉安地区著名的边贸强镇。 2000年被国家计委列为全国一百个重点小城镇建设示范镇。镇域面积为78.54平方公里,总人口 2.4 万人。镇区面积0.63平方公里,人口 0.5万。
大洋洲镇历史悠久。1983年发掘了牛城、瓦城两处商代晚期古城遗址;1989年新发掘的大型商代墓葬,出土的青铜器、陶器、玉器,数量之多,造型之奇,纹饰之美,铸工之精,震惊海内外,被文物专家称为长江中游的“青铜王国”。
随着经济的发展,大洋洲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全镇村村通水泥公路,户户通有线电视,供水非常方便,电力十分充足,电讯网络快捷方便。好镇面貌日新月异,整齐漂亮的楼房拔地而起,各种文化设施和服务设施样样齐全,第三产业和其他社会福利事业发展迅猛。1998年投资426万元兴建了一个占地25600平方米的三湖红桔批发市场;投资410万元修建了一条长1000米宽30米的站前路商贸街,并建房16300平方米。1999年,镇又投资3720万元对镇区的旧房进行改造,建新房面积达12. 5万平方米。2000年又投资180万元对镇区段105国道进行拓宽整治,修筑水泥路面长730米宽50米。
藤田镇永丰县藤田镇位于县城恩江镇东南45千米处,八藤河东西两岸平川上,为永丰县仅次于恩江镇的第二大镇。藤田镇古称彰化镇,宋雍熙年间(984 -987),宁氏由河南洛阳彰善里迁此,以种植藤类植物而得名。
境内尚存唐代建造的浑源桥,明代建造的贞节坊,清代建造的南华古寺、金华名山庵、白云庵,还有建造年代无考的天章阁和金鳌书院等古迹。
1994 ~ 1996年,藤田镇进行了大规模的旧城改造,共投资1672万元,拆迁建筑面积4万多平方米, 新建5万平方米的楼房,整治了旧的街道和路面,使镇区的面貌焕然一新。镇区面积1.7平方公里,辖2 个居委会,人口为501户3200人。有主街一条,支街三条,全长约950米,街宽6至10米。逢农历一、 四、六、九日为街日,是永丰、吉水、乐安三县农副产品集散地。镇上设有银行、税务所、供销社、粮管所、农技站、广播站、文化站、电影院、卫生院,中小学及幼儿园等单位,还建有夏布厂、薯粉丝厂、孵鸭厂、锅炉厂、酒厂、碾米厂等。
永阳镇吉安县永阳镇原名草市。宋嘉祐五年(1060)庐陵签判胡裕以其位居永新水(禾川)北岸更名永阳,是吉安县西南部重要集镇。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在此设立巡检司,1930年中国共产党赣西南特委驻此。新中国建立前是区、乡政府治所,新中国建立后也一直是区、乡、镇机关所在地。
永阳镇居吉安市西南30千米处,吉永(吉安至永新)公路横贯东西,南通泰和、井冈山,北接县内登龙、梅塘等乡,公路四通八达;禾川自西向东穿境而过,水陆交通十分方便。是永新、泰和、县内西部物产的重要集散地,商贸兴旺,街道整齐,商店鳞次栉比。民国时期集镇有“三街六市”,即溪南街、提盘街、下新街及西溪市、大店市、忠武市、舒家市、井头市、鱼池市,大小店铺230余家,房屋建筑面积16340. 09平方米。20世纪50年代以后新增后街、横街、三坊街、古镇街,新建房屋75100平方米。
集镇内有全县最大的集镇中心医院;永阳中学是无论办学规模、教育质量均仅次于吉安县中的县内第二大中学,面向全县招生。镇内又驻有镇党政机关及工商、税务、金融及其他机关企事业单位。1985 年有集镇居民894户,4066人。镇区面积0.5平方公里,房屋面积13万平方米,道路总长近20千米。
澧田镇永新县澧田镇位于县城西偏北14千米处,是一个千年古镇。北宋时期,有里姓和田姓从外地迁居于此,故名里田。由于禾水改道,新河道经里田而过,禾水南北来往受阻,便设有里田渡,成为禾水南北来往必经之地。禾水两岸盛产豆子,在里田形成豆子集市,既有禾水澧澧之波,而“澧”字又有 “豆”,于是改里田为澧田,沿用至今。元末明初,澧田东有钱市,北有草市。由县城入西乡,去莲花,至湖南,澧田是必经之路,形成通衢大道,贯穿东西。又有里田古渡,至清朝又构建了浮桥,连接南北,禾水由莲花、经文竹,直达县城,水陆交通方便。后钱市、草市逐渐衰落,交易移至澧田,逐渐形成了较大的集市,在偏北梳岭里建店房,形成一条商业街,即后来所称“老街”。老街沿禾水弯绕,客商多会于此。至清代,已是一条有一里多长的繁华街道,有堂、店数十家。1934年,永新至莲花公路修通,澧田设站,沿公路形成新街。新中国建立后又与新街交叉形成阳春街,禾水浮桥也改建成了石混结构桥梁。悠久的历史, 优越的位置,便捷的交通,使澧田镇成为永新西乡、南乡、北乡物产集散地,成为县内最大的农村商贸集镇。至2000年,镇区面积2平方公里,辖1个居委会,人口 0.8万人。镇内有工商企业30多家,工商户 300多户。
洲湖镇安福县洲湖古称舟湖。明洪武间( 1368〜1398),朝廷在此设置漕运卫所,筑造舟湖仓水次,在当地征集粮谷转运至淮安,又载淮盐入境,公署就近征购,又经此销往县内及附近诸县。县内所产木材及其他物产也经此运往省内及江浙一带。故洲湖镇成为县内最大的商品集散地,商贾云集,居民数量日增,工商业日益发达。民国初年,洲湖改称道南镇,不久复名洲湖。民国时期镇内有正街、后街、河街、对河街等街道,店铺作坊110余家,吉安城、永新县等地的有钱人在此设店者十数家。50年代以后略有扩大。改革开放后建有大型农贸市场,有商户近200家,日成交额平均在15万元左右,最高达20余万元。镇区内有乡镇企业、村办企业,街道企业数十家,1966年新建的井冈山纺织厂位于镇区东部,有职工 3000多人,对拉动镇内经济及推动各项事业的发展有很重要的作用。
洲湖镇是县南的中心集镇,镇区面积4.6平方公里,辖1个居委会,居民1.45万人民。水陆交通方便,陈山河、龙泉渠依镇而过,连接泸水,直达赣江。民国时期修筑吉界(吉安至界化垄)公路途经此地, 是吉安至安福至界化垄入湖南的通衢大道,又有永新至安福的公路途经洲湖。新中国建立后陆续修通与四邻乡镇的公路;70年代初井冈山铁路穿境而过,设有洲湖火车站。
镇内文化教育卫生事业较为发达。明代建有复真书院,清同治间改为道南学社。50年代以后不断增设文化教育卫生设施,镇内现有中学3所,小学2所,幼儿园2所冲心医院1所为一级甲等医院,并建有文化站、广播站、电影院、电视差转台等。
零田镇遂川县零田镇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城泉江镇14千米。是全县最大的农村集镇。零田集市始于南宋绍兴年间(H31〜1162),素来市场繁荣,商品交易仅次于县城。
零田镇地理位置优越,105国道穿镇而过,赣粤高速公路绕镇而过,县乡公路零新线、七云线、遂碧线辐犊于此,遂川江傍镇而过,水陆交通十分便利。镇内建有肉牛市场、鱼苗市场、仔猪市场、水果市场及商贸市场。有镇办企业如家具厂、元钉厂、板鸭厂、农具厂、铁锅厂、皮革制品厂等20多家,酒店饭馆、百货南货商店等数十家,银行、工商管理、镇级机关、学校、医院等行政事业机关数十家,设立了生猪、肉牛、 蔬菜贩运、苗木花卉、汽车运输、汽车车棚、板鸭加工、粮食加工等八大民间流通协会。辖1个居委会,常住人口 0.72万人。
百嘉镇百嘉镇是万安县的一个重点镇。自宋代起就是赣江边上一个重要商埠,凭其便利的水道交通,出现过“百家商铺共聚,千户商贾云集”的繁荣景象,故名“百家”,后取吉庆义,改为“百嘉”。
百嘉镇南与县城芙蓉镇毗邻,北接窑头镇,东连观头镇,赣江绕镇北而过,廓埠河穿境而过,万(万安)泰(泰和)公路与另两条乡村公路在此交叉,并设有赣江轮渡一个,交通便捷,是县内北部一个重要的物资集散地,成为仅次于芙蓉镇的商贸交易中心。
百嘉镇地处赣江岸边,地势平坦,土地肥沃,盛产稻米、甘蔗、西瓜、花生,又是万安县脐橙生产基地。 镇内建有农贸市场,又有商店、餐馆、粮食加工厂、酒厂及行政事业单位110多家。百嘉水酒远近闻名, 素有“窑头豆腐百嘉酒”之称。
百嘉又以其悠久的文化底蕴闻名四乡。镇内有建于明成化间(1465 - 1487)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崇文塔(俗称夜珠塔),还有宋儒段奎斋创建、文天祥曾就读讲学并亲题匾额的昂溪书院,又有清同治年间知县欧阳竣主持建筑的为纪念欧阳修、文天祥、刘辰翁、解缙、刘玉、罗洪先、欧阳德、闵子林、郭简斋九位名士曾在百嘉贤居寺和昂溪书院讲学的九贤祠。南街头有明代刑部尚书刘士祯建的望江楼,北街头下源村有明清古民居16栋。2000年8集电视连续剧《井冈山》的主要外景在此拍摄。
百嘉镇镇域面积103.33平方公里,人口 1.9万人,镇区面积2. 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 0. 3万人。
第四节村庄建设民居村庄,受社会、政治、生产条件和自然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分布广而散,差异很大,数千年来属自发建设状况。历史留给村庄的是:富庶的河谷、平原地区大都是老式砖木结构民居;边远山区,则木板房、土坯房、干打垒房和棚舍居多。新中国建立后,特别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 结束了数千年来的自发建设状况,逐步纳入有领导、有规划、有步骤的建设轨道,农民的居住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全区村庄的农房建设的形式和结构,一般都遵照古代八卦理念和风水理论选址布局,遵守传统的规范制度,注意吸收当时的先进建筑技术。但由于农民的生活方式和风土人情的差异,各有不同。从村落布局来看,多能依地理条件不同而采用不同的形式。从屋面结构来看,有硬山防火墙、二坡顶,此类房屋在吉安、吉水、永丰、泰和、新干、永新等县(市)居多;有悬山二坡屋顶,此类房屋在井冈山、遂川、宁冈等县(市)居多;有歇山内天井屋顶,此类房屋在遂川、宁冈、井冈山三县(市)交界之地最多。在安福等县一带,明代住房的特征为屋面二层滴水,大门朝南不在正中,多为偏右开设。清代的住房主要特征屋面垛角增多,大门正中开设,窗户稍大。其住房的结构为正方形,长宽各12米,面积约144平方米,整个住房分三直,中间设前后二厅,两边各设三间厢房,窗户较小而且开得较高,住房光线暗淡,谓之光厅暗房。 就其墙体结构大致可分:(1)外砖内土(亦称外熟内生或称金包银),即外墙为青砖砌筑,内墙为土坯或生土夯实。(2)内外土坯墙,此类结构在全区居多。(3)干打垒,内外墙为生土夯实,此类结构在山区特多。(4)三合土砌筑,即用箱格固定一层石灰砂浆,一层乱砖或鹅卵石、小块石砌,此类结构在永丰荐田一带甚多。(5)外砖内木,此类结构在全区比较普遍。此外,由于过去农民生活苦,经济承受能力差,住房用木板、竹篱或树枝、藤条编织,用稻草和稀泥粉刷,茅草或树皮盖顶的木板房和茅棚随处可见。绝大多数农房居室阴暗潮湿,而且居室、厨房、厅堂、牛猪舍连在一起,环境卫生状况极差。在农村尚有极少数官邸和富豪住宅,居室铺有地板,厨房、猪舍与正房分开;房屋装饰重点放在垛子和檐口上,用工较多, 以显示富贵吉祥。
20世纪50年代以后,逐渐结合治山、治水粗线条规划建设,农民居住条件有了很大改善,但指导思想、规划原则不科学,随意性大,布局零乱,用地浪费。:1980年行署和各县(市)人民政府遵照省人民政府的部署,贯彻了第一次全国农房建设工作会议关于“全面规划,正确引导,依靠群众,自力更生,因地制宜,逐步建设”的要求,全区把农房建设列入议事日程。各县(市)着重抓农房建设机构的建立和农房建筑水泥预制构件生产及推广使用等工作。1981年又转发了省人民政府批转省建委、省农委《关于迅速制止农村建房乱占耕地的请示报告》,强调“农村建房必须统一规划,合理布局,节约用地”,“从现在起就要根据实际情况和农业生产的需要,及早作出村镇发展规划。每个生产队都要搞好具体的建房规划。” 1982年,传达贯彻了全省村镇建设工作会议和第二次全国农房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农房建设从只抓单幢农房建设转向全面抓村庄、集镇规划建设。为指导农村建房,引导农民从传统单一的建设格调中走出来,1987年组织了全区农房设计方案竞赛,编制了农房设计图集,对评比入选的农房方案,进行了建筑、 结构的配套设计,下发到每个乡镇,以作农村建房参考。从此,农房建设发生了量和质的明显变化,讲究功能齐全,追求生活时尚,设有厅堂、卧室、储藏室、阳台及晒场、屋顶花园、生态庭院等,做到生产用房与卧室分开。大多数建楼房或改平房为楼房。在农房建设过程中,有的利用本地丰富的建材资源,就地取材,内外墙用砂浆、鹅卵石夹箱砌筑,内粉纸布石灰。有的农房内外墙仍用生土夯实,但装饰却完全不同,一般都是木层架青瓦屋面,内外石灰浆粉面,既保留了浓厚的乡土气息,又达到了美观、适用、牢固且冬暖夏凉的效果。有的农房建设还十分重视吸收传统民居建筑艺术,庭门装饰别致,布局典雅,房前是花圃,屋后有厨房,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90年代初起,农村遍地可见设计新颖,做工精致的砖混结构的楼层式民居。这种民居,外墙用瓷板、大理石装饰,内墙用仿瓷涂料加墙漆装饰,窗户安装铝合金, 地(楼)面铺地砖。还有不少农户用液化气或沼气烧饭,用电或沼气照明,还安装了电话和有线电视,农家住房可与城市的别墅相媲美,使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呈现着现代化新农村的气派。
至2000年底,全区有村庄28737个,其中行政村3074个,村庄用地面积为58102公顷。住户81.36 万户,其中农业户78.05万户,非农业户2.01万户。人口 356. 6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 353.67万人,非农业人口 6.01万人。村庄住宅建筑面积9709. 61万平方米,其中楼房3991.3万平方米。按住宅结构分类:混合结构建筑面积3821万平方米,砖木结构建筑面积4959.5万平方米,其他结构建筑面积929.1万平方米,住房使用面积达7582.53万平方米,住房居住面积5698.92万平方米,人均使用面积21.26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15. 98平方米。在2000年度全区村庄有1.59万户建房,占村庄总户数的1.95%,全年村民投资64317.6万元建造住宅建筑面积270.9万平方米,其中建造楼房建筑面积达207. 64万平方米,全年村庄建造住宅建筑面积按结构分类分别是:混合结构228.2万平方米,其中楼房181.54万平方米;砖木结构42. 52万平方米,其中楼房26.1万平方米;其他结构0.18万平方米。
公用房、村道巷道新中国建立前,吉安地区村庄的公共建筑和生产性建筑,一般小村庄只有支离破碎的碾房、碓屋、厕所、灰间等简易公共生产性用房;大点的村庄也仅有祠堂、庙宇、书院、戏台、碾房和磨房,虽有小学校也多用祠堂为校舍。村道巷道普遍是原土路面,只有极少数村庄有鹅卵石或青石板路面。
新中国建立初期没有多大变化,“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时期,一部分生产大队新建了粮油加工厂房、农机修理站、养殖场等生产性建筑。大队驻地的村庄,有条件的先后建有大队部办公用房与会议场所,以及广播站、医疗点、代销点、小学教室等公共建筑。那时一哄而起办的公共食堂、敬老院、托儿所, 其场所大部分是占用社员住房,小部分是新盖的简易房屋。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和十二大召开以后,全区农村的公共建筑、生产性建筑和街巷建设有了显著变化和长足发展,不仅数量有增加,而且质量有提高。至2000年底,全区村庄的公共建筑面积达435.37万平方米,其中混合结构公共建筑达232.97万平方米;生产性建筑面积271.16万平方米,其中混合结构达105.33万平方米。本年度全区村庄投资2943.65万元,兴建公共建筑面积9. 58万平方米,其中混合结构达& 83万平方米;本年度全区村庄投资1666. 45万元,兴建生产性建筑面积达5. 34万平方米,其中混合结构的达4.27万平方米。村庄的巷道状况大有改善,有的在泥土上加铺了砂石;有的用砖石或三合土或煤渣铺筑;有的铺筑了混凝土路面。至2000年,全区实有村道、巷道9077千米,其中高级和次高级道路659千米,实有道路面积9625. 68万平方米.其中高级和次高级路面621.47万平方米,分别占 7. 26%、6.46%。
移民村落据史志记载,境内移民流入时间最早的在隋大业间(605 - 617),此后唐、宋、元、明、清、民国各个时期均时有流入。新中国建立后,主要是政府从国家建设需要出发安排的移民。移民的流入常常自然形成一些村落,如隋朝大业年间邱姓从宁都,南宋绍兴间郭姓从河南省开封瓦子角迁入永丰县石马乡层山村。繁衍至今,有773户分为4个行政村,30个自然村共3792人「 又如清末,自丰城县迁入新干县桃溪乡的有黄家村、七琴乡的有上燥石村、塘头乡的有园门口村。 1932年自新余市迁入新干县桃溪乡的有老下村。
1956年4月初,接收上海市志愿垦荒群众安置到全区各县(市)农村,其中永丰县接收了 194户762 人,分配在潭城乡69户、遇源乡59户、七都乡66户安家落户.但当年返回上海的就有63户230人,迁出 7户32人。峡江县也接受了 106户451人。
1967 ~ 2000年,先后接收浙江移民1498户,8353人。其中,万安县在1967 ~ 1970年间接收了浙江移民力户480人,分配在韶口公社战坑村13户93人、觇头公社建村36户200人、麻源垦殖场白马洲村 11户117人、麻源垦殖场棉津坑村17户70人。永丰县在1970〜1971年间接收浙江移民443户2386 人,安置在佐龙、鹿冈、富溪、藤田公社的12个生产大队22个生产队,其中有391户2094人新建14个生产队,52户292人分别插在当地8个生产队中。新干县接收浙江移民579户3221人,安置在桃溪公社的陂山、江头、窑背、苍坑、西边、南宋、小坑,麦公社的巷口、岭山、下保、邹家排,神政桥公社的胡家、大排、玉山庵、亭子上,漂江乡的毛叶坑、金村城,潭丘公社的航凤,塘头公社的胡家等村。据不完全统计, 三县24个移民村共建房屋745幢,建筑面积5. 69万平方米;生活水平提高后,有20个移民村建新房677 幢,占建房总幢数的90.87%,建筑面积4. 69万平方米,占建筑总面积的82.43%。安福县在1970 ~ 1973年接收浙江移民399户2166人,安置在平都镇向阳村85户416人,新建房屋108幢建筑面积2. 51 万平方米;瓜畲公社新安和前村新村77户395人,新建房屋121幢建筑面积12.3万平方米;严田公社的严田、青桥、花桥、山背、岭溪大队的214户1322人,新建了民主、柳塘、杨塘等8个新村,新建房屋282幢建筑面积18. 33万平方米。
峡江县1967〜1969年接收湖南、浙江移民,另建新村65个。新干县在1977年接收来自湖南省鄢县移民安置在界埠公社陆来村。
1984年9月至1990年12月31日,开展了万安水库淹没区的移民工作。库区内96米高程以下之居民迁出4263户24821人。万安县境移民分别安置在百嘉乡石前坑、窑头乡何家等10个村庄,潞口乡狮形、高陂乡台形等7个村庄;观头乡三里头等9个村庄,韶口乡高陂坑等15个村庄。移民接收点择地建房,多以坐北朝南或坐西北朝东南,或依山避风沙。其建筑形式多以“四扇三间”(中间厅堂,两边为卧室),铺盖片瓦之楼房为主,平房次之。房屋结构有三种:第一种是以土木结构为主,这种结构中又以黄泥筑墙居多,土砖筑墙次之;第二种是砖木结构,其中分两类,一类是全部用青(红)砖筑墙,另一类是四周墙体使用青砖,内之隔墙以土砖筑成,俗称“金包银”。第三种结构是钢筋混凝土,但数量极少。每户建筑面积均在100〜200平方米之间。据统计,至1990年底,移民点已建房2753幢16641间,面积22. 8 万平方米。
移民新村的房屋建筑比较简陋,但房屋排列整齐,村中间留有主干道,巷路间距8米,房屋格式均为一幢三间,占地面积50〜200平方米之间,土筑墙,木桁瓦顶,内外墙面粉白,屋进深5 ~7米,厨房与正房左端相连,厕所与猪牛栏等附属设施建筑统一建在村旁,排列有序,方便又卫生,并建有混凝土晒场等。富裕了的移民在改建、扩建和新建房屋时,做到规划先行,布局考究,讲究功能齐全,追求生活时尚, 大多为钢筋混凝土楼房。
古村淒陂村淒陂村位于吉安县东部的文陂乡,离吉安城区30千米。南宋初年梁氏从庐陵县纯化乡七十六都甲村徙此建村,距今有800余年,从基祖绅公至今历传33代,全村有600余户2800多人。淺陂村山环水绕,占地1平方公里,布局错落有致,八卦巷道,卵石路面,排水设施完善。富水河绕村而过,又形成溪流穿村绕屋,村中遍布大大小小28 口池塘与溪流江水串成一串,汩汩而流。村内外绿树遍布,古樟成荫,形态各异。鳞次栉比的民居,掩映在绿荫丛中,呈现出别具一格的田园风貌。
全村民居大部分为清代和民国初的建筑,有583幢,其中保存基本完整的清代建筑367幢,占 62. 9% ₒ除民居外,有祠堂7座、书院3座,地藏阁(养源书院)、文昌阁、贞节坊、节孝坊、节孝祠、忠烈祠、义仓各1座。古民居为典型的赣式建筑;穿斗构架,青砖灰瓦,庄重典雅,俭朴实用是其总体风格;墙体青砖平叠眠砌;室内地面和有的楼板上以青条砖平铺;多为五直三间式,并在山面和中缝梁架处省柱以墙代之,后檐步增加一柱形成拖步,加大后厢房面积以求实用;平面作“口”字形,少量带凹入式门廊者呈倒凹字形;尚有一种组合式民居,在主体建筑的一侧或两侧建花厅,花厅以主体建筑一面山墙为照壁, 明间檐步,仅有半月状挂落式花罩,次间以隔扇板壁代墙;大部分有精美木雕、雕屏以及大量隽秀的石刻工艺,构筑了该村古民居的鲜明地方特点。
宗祠是淒陂全村建筑的精华,具有宽敞高大、巍峨壮观、抬梁构架、用料粗硕、工艺精湛、装饰华丽、 悬匾镌联、品味较高等特色。其中梁氏宗祠永慕堂为三进式建筑,占地1220平方米,大门悬挂“翰林弟” 大匾,上为牌楼,如意斗拱,翘角飞檐;中堂为四角亭式抱厦,上堂天井牌楼高耸,题额“对越在天”,堂上大匾“永墓堂”。整个三大堂内梁柱林立,雕梁画栋,雄伟壮观。村中有一条古街,其店铺建筑,平面为纵向长方,面阔6 ~10米不等,两山墙砖砌,硬山式;前有一两级台阶和深不及一米的门廊,前墙为板壁,中辟双开门;板壁为可自由装卸的“响板”;进深一般10米处横向有隔断,形成前为店面,后为仓库或作坊的格局;古街北侧店铺后门通富水河,便于货船停靠,并在主体建筑后另建专供货船装卸货物的仓储屋, 店铺建筑突出其实用功能。
书院和牌坊建筑与民居和宗祠建筑一样精良,并按其功能增添了特色装饰,使建筑于古朴典雅金碧辉煌中显露出几分活泼的气氛。地藏阁(养源书院),明万历四十年(1612)僧人朗然在此结庵;明天启三年(1623)重修,后又在庵旁增建观音堂、地藏阁;嘉庆年间地藏阁毁于火,同治四年(1865)重建并更名为 “养源书院”;江西最后一位状元刘绎曾作《淒陂养源书院记》记之;至今地藏阁仍在。万寿宫,在江西乡村万寿宫建筑中首屈一指,建于清嘉庆四年(1799) ,1987年改建成学校,仅存入口牌坊门、部分院墙和半截前墙。文昌阁,清光绪八年(1882)兴建,楼为平面近正方形的重檐歇山式建筑,砖木结构,明二暗三层,此楼朽坏严重,亟待维修。义仓,光绪四年兴建,三进的砖木建筑,山墙砖砌成垛子烽火式的五花墙, 青砖叠砌至顶,上覆青灰瓦,凹入式门,红石框,甚宽且高,今毁。翰林第门楼和故居,门楼为梁家璋恩赐翰林的纪念性建筑,建于清末;横长方的凹入式门廊,作二进三间式;砖砌倚柱,上书对联,明间辟一字门,框、楣、槛皆红石为之,门楣上方石刻题额“翰林第”,周框浮雕游龙,次间榜部开光,灰塑山水、人物、 花鸟、博古图案,两侧花杭、穿桁亦然;后门拱形,上有书卷式题额“爽气宜人”;故居,穿过门楼循巷而进可达翰林故居,五树三间的砖木结构建筑,建于清代中期,梁杭构架穿斗式,但前额檢作成月梁式,隔扇的隔心绦环板均为精致繁缚的透雕,漏花窗亦为透雕万不断和人物故事,皆描金;整幢建筑保存良好。
澡陂古街长达900米,坐落在富水河西岸。始建于宋末元初,至明宣德年间街市日趋完善,店铺鳞次栉比。清光绪时古街臻于鼎盛,有145家店铺,还建有规模宏大的建筑。街市上经营棉布土产、竹木粮油,还经营南北海鲜,后来洋布、洋纱、洋药、洋油也纷纷流入这小小的市场。万寿宫内外,地方小吃,土特摊点愈百,每当夜幕降临,街市路灯通宵照明,常有戏班登台演出,现存于万寿宫前院两侧拱门上 “天不夜”、“月常明”字匾就是对当时陂头古街真实而生动的写照。残留至今的古街仍有一段保留了清末至民国时的原貌。
1929 - 1934年土地革命时,处于“东井冈”的淺陂村就曾设有江西省苏维埃政府、赣西南苏维埃政府、红四军总部、苏维埃总工会、红军医院,并创办了列宁小学。村中尚能辨认的红色标语83条,有江西省苏维埃政府、赣西南苏维埃政府、红四军总部、苏维埃总工会、红军医院和“二七”会议旧址,有毛泽东、 朱德、彭德怀、黄公略、罗炳辉、曾山、贺子珍、毛泽覃、梁兴初、梁必业旧居,构成了一道亮丽的红色风景线。当年参加红四军的淒陂人梁兴初、梁必业于1955年授予中将军衔、梁仁芥授予少将军衔。新中国建立后土生土长的梁必驶投身共和国国防事业,1999年授少将军衔。
淒陂村既保存了大量的古代建筑,又保存着众多级别较高的革命遗址,“古色”和“红色”相得益彰, 其中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积淀已久的庐陵文化气质遍及这里的每个角落。电影《闪闪红星》、《决裂》、《陈毅出山》、《井冈山》等的部分镜头,即在此村拍摄,充分展示了淒陂古村的人文、自然景观和庐陵文化底蕴。• 钓源村欧阳氏钓源村位于吉安市兴桥镇,始建于北宋末年,距今已有870多年的历史,由渭溪和庄山两个自然村组成,有180余户,800多人。明清时期在外经商者特多。
古村建筑独特。整个村落依山就水,规划布局蕴藏风水玄机,至今仍保存较好的明清古建筑150 多处。
古村建筑风格丰富多样,形成“村隐太极八卦形,户朝北南西东向,路尽歪门斜道连”的独特村落布局,成为研究中国南方古代民间建筑发展历史的理想村址,被在国际建筑界享有盛名的香港城市大学列为“中国南方古建筑教学示范点”。
钓源村民居一扫农村传统的纵成行、横成列的格局,几乎每栋都有各自的风格特点,各依地形,各有讲究,朝向不一,形制不一。一进两厢,二进四厢,多进多厢组成院落;单檐式,重檐式,垂檐式,歇山顶, 二坡水;四坡水;墙体并非一律平直,或折,或切,或弯,或曲。其他建筑功能不一,形制不一,祠堂、庙宇、 书舍、牌坊、商铺一应俱全,各有特点。所有的建筑大都是明清建筑,也有极少为民国时期建筑,一律为清水墙、瓦屋面,形制各异,风格各异,汇集了南方古民居的基本类型,浓缩了古民居的各种风韵。有一座被称为“宁国府”的别墅,建于乾隆年间,占地2亩,院内为花园,一座中西合璧的别墅在花园的后部, 别墅成正方形二层,上为翘角重檐,窗为上圆下方,楼后为青石铺就的楼梯,楼前为骑楼。楼内顶部为八角形藻顶,门窗雕饰精美。由于民居各有特点,所以街巷也形制不一,顺着一栋栋民居,成喇叭形、楔形、 矩形,或斜或正,或弯或曲,但是一律以青石板铺就,进了村子就见不到泥土。更神奇的是整个村子的排水系统,表面见不到沟流,即使瓢泼大雨,村中也见不到积水,雨水都通过隐设于青石板路面下的下水槽顺畅地排入到分布于村中的七口池塘中。而村中金碧辉煌的精工雕饰,奇绝幽秘的神异色彩,精美秀绝的文物瑰宝,以及古樟古柏环村掩映的优雅自然环境,更凸显钓源的文化底蕴。钓源村集“生态美、村落秀、建筑巧、民风淳”的特点于一身。
中洲村位于新干县东南部的潭丘乡,自南宋嘉熙四年(1240)肇基,历经760余年的繁衍,已成为一个拥有3000余人的大村落,被誉为远近闻名的“五老邹”(即邹姓五房支系的村庄)。
该村的建筑大多坐东朝西,房屋错落有致,规划整齐。今仍保存着70幢、1万平方米的明清建筑——民居、祠堂、门楼、古亭等,尽显其悠久之历史。民居面积适中,厅房结合,注重实用,大部分房屋保存有雕刻精美的板壁、神几、桌椅、楹联牌匾、石刻窗等;祠堂面积较大,既有全族总祠,又有各房支祠, 是村民祭祀聚会场所。中洲邹氏祠堂为该村最大最古老的建筑,始建于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面积为 1350平方米,为三进两厅,有木、石柱台100根,大小天井两个,厅前有200平方米的大花园院子,院前为特制砖砌的大方牌门楼,门前正面上方书写有“中洲邹氏宗祠”,背面上方书写有“孝友聚贤”,门楼大门两侧设有一对康熙时期雕刻的大红珠宝石狮。5处门楼格式一样,为牌楼式门楼,保存较好,另有石亭、 砖木亭等古建筑,作为村民劳作歇息之处,古色古香。 卢家洲村位于吉安县曲瀨乡境内,禾水、泸水交汇于此。古为庐陵之腹地,有600余年的历史。 现有140余户,600余人。
该村村落形态保存完好,环村有一条来自万硕垄的溪流,近有水,远有山,还有绿荫簇拥,是一座村在水中,水绕村流,村水相映的古村。有古井、塔、桥等,有明清时代建筑103幢,分别为祠堂5座,书院4 座,庙宇4座,古民居90栋。建筑风格均为江南硬山式,防火墙高耸,码头墙起翘,屋内装饰华丽,有金雕藻井、描金花卉、人文故事、描金家训。卢氏宗祠是具有代表性的建筑,汉白玉祠堂是国内较为罕见的民间祠堂,其称奇之处是结构宏大,用材考究,大量使用汉白玉构件,其中大厅的汉白玉块是全国最长的汉白玉块。禾水河边遗存明代斜塔一座,其型制在省内罕见,塔高21.3米,倾斜度23度,塔身扭曲度6 度,无论从哪个方向看它都是斜的,并且从不同方向看斜向也不同。村内保存一座全国罕见的享堂,考古专家称其是全国目前发现的唯一完整的享堂。村西还有一棵千年罗汉松,树高28米,树围5.02米,据园林学家估测树龄在1600年以上。该树还流传有许多美好、迷离的传说。汉白玉祠堂、明代斜塔、千年罗汉松被称为“三奇”。
柘溪村刘氏柘溪村位于安福县金田乡,距县城约42千米,公路相通,交通方便。有农户238户,村民1100余人,占地面积1800公顷。
柘溪村原名柘木村,元中期改为今名,始建于北宋大中祥符间(1008〜1016),距今千年。其始迁祖为刘楚,至今已繁衍36代。古村格局严整,古风依然。
柘溪村位于罗霄山脉中段天平岭的南麓,坐北朝南,三面傍山,面对平坦的田畴。自然环境十分优美。村内有两道泉水长年流淌,有古樟30余株,古柏80余株。村旁有成片的杉、松、竹,油茶林,森林覆盖率达80%,可谓山清水秀。
柘溪现存古建筑,包括民居、祠堂、寺庙、书院、义仓、书舍、进士亭等,共有73处,占地面积11000平方米。这里有一幢建于明洪武年间的古民居,系刘瑜洁所建,距今有600余年,是安福县现存最古老的建筑,具有较高的人文价值。居村子中央的刘氏宗祠,始建于元,重建于清乾隆四十五年(1708),占地 438平方米,气宇轩昂。村前的三角书院建于清咸丰间,占地486平方米,二楼为文昌阁,三楼为魁星楼。 这些建筑都十分精美。其他古建筑大部分是属清朝各个时期的建筑。古村的格局得当:公益性建筑坐落在村中心或村头要道的重要位置,支祠与民居分散围绕在四周,巷道式院落与厅房相接,封闭性能突出。这些古建筑,具有人居、教学、宗教、祭祀、仓储救助等功能,保存较好。古建筑内的石、木装饰,体现了清朝民居的特色,纹饰精美,风格多样,具有珍贵的文物价值。柘溪的习俗风尚,勤于耕读,诗礼传家, 古风俨然,也是不可失缺的无形遗产。
大江村欧阳氏大江村坐落于泰和县马市镇蜀口洲,始建于南宋建炎间(1127 - 1130)ₒ原名蜀江村,清代中期改名大江村。虽经800多年的历史沧桑,大江古村依然绰约其姿,尽显其无穷魅力。
大江古村自古以来文风鼎盛,人才辈出,代有名人:从明永乐二年(1404)至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 的357年间共出了 21名进士。龙凤锦绣,科第蝉联,盛誉当时。宗祠中保存的“五经科第”“宫保尚书” “进士题名”等十多块牌匾便是例证。
该村文化内涵丰富深厚,其建筑格局自明清以后未变,风格独特,尤以宗祠建筑最具特色。宗祠主体结构独特,富有明代建筑特色,体现出名宗望族,人文鼎盛之风范。
在该村大大小小十几座祠堂中,最具明朝典型特色的两座古祠是崇德堂和复亨堂。崇德堂占地面积为625平方米,由探花解元台、村道、前院、门廊鹊巢宫、正祠、敕书阁六个部分连成一整体,气势恢宏, 巍巍壮观。复亨堂堂名乃系王阳明手书真迹。该祠占地面积为575平方米,祠内有54根大木柱,柱梁楚楚,古朴庄重。木质镂雕雀替,石雕柱础,雕工精湛,剔透有致,具有较高的观赏和艺术价值。另外祠内还珍藏了十多块名贵的牌匾和全宗的事史、族谱资料。这为研究明清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明清古居也是蜀江文化古村一大特色。38座清代民居保存完整,布局错落有致,古民居为青砖青瓦,建有风火墙,多为二道门,有小院落,厅堂内是木质框架结构,木板上雕有精美花卉图案和规训格言。 民居院落、村中巷道铺卵石,蜿蜒曲折,曲径通幽,别有一番风趣。 石边村刘氏石边村位于吉安市兴桥镇西南。明嘉靖间(1522 - 1565)由吉安县梅塘小灌迁此,原名石壁,俗写作石边。
村中民居多为清代及民国期间建造,刘家祠当地称之为“蟠桃百寿祠”。据《庐陵石壁刘氏六修旅谱》记载,家祠由在湖南湘潭经营盐业的巨商刘棋占出资营造,清同治三年( 1864)始建,光绪二年 (1876)竣工,历时15年。
刘家祠是一座颇具特色的建筑群落。整座建筑群落组合成桃形,坐西朝东,占地面积约1800平方米,由兼作书院的主体建筑根本堂、供举办文事商务之用的文昌院、供玩赏休憩之用的涉趣园及供杂役餐厨之用的后房组成。南部为根本堂和文昌院,北部为涉趣园及馆舍,整个院落围成大桃形,而涉趣园又单独围成小桃形,桃尖、桃腹、桃底,婉曲逶迤,十分逼真。更有趣的是所有建筑构件的雕饰不离“蟠桃百寿”的主题,所有梁柱、门窗、天花板等处都雕刻有蟠桃,计一百余只;根本堂各处木构件突面雕刻有写法各异、无一雷同的“寿”字;根本堂大厅顶棚巨大的长桁上有宽约2米、高约40厘米的鉴金浮雕《郭子仪祝寿图》;文昌院及其他馆舍中另有四处表示长寿富贵的《双凤拱寿图》、《竹节梅花图》、《龙首凤双双萦寿图》、《龙首凤蟠桃石榴花瓶图》。
文石村李氏文石村坐落在吉安市樟山镇,肇基于南宋端平元年(1234),现有128户663人。
村中民居大多为清代建筑,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紧紧连在一起的当地人称为:“九栋屋”、“三栋屋”、“二栋屋”的大型建筑群落。整个群落占地总面积约7000平方米,有厅、堂、房300多间。
“九栋屋”建于乾隆年间,为村中巨商李彩章所建。据《吉安文石李氏三修族谱》记载,李彩章岀身贫寒,自小在商铺帮工,几经磨砺,终成巨富,在湖北沙市开设“义兴号”钱庄,在重庆、宜昌、汉口等商埠设有分号。晚年回乡建筑“九栋屋”。整个建筑群由方正的院墙围绕,每向院墙长约60米。院墙东北、 西北、西南各设一门,西南为正门,东北为后门,西北为边门。硬山顶砖木结构,风火马头墙高翘,宽深各 12米的一进二厢式的主屋,九栋形制相同,大小一样,呈“井”字形排列;有书厅6座,沿东院墙排列;又有带阁楼的一进二厢式客厅3座,沿西院墙排列;号称“九栋十八厅”。此外,专供厨役佣工居住的青砖摩顶单间十余间沿南院墙排列。所有建筑外墙及檐口装饰简洁明快,屋内雕饰婉约细腻。地面一律青砖铺就,院内空地、道路一律鹅卵石铺面。整个“九栋屋”规整方严,井然有序。
“三栋屋”由李彩章之孙李之信主持建造。据《族谱》载,李彩章有三子,次子李巨华,李之信为李巨华之子,排行第三。李之信在兄弟辈中成就最大,“援例诰授奉政大夫,晋阶中宪大夫道衔加三级”,请封三代,赐封胞伯父母。已故祖父李彩章也援例晋赠通奉大夫,并追赠二品衔。道光二十五年(1845),李彩章去世六十周年,为纪念祖父,李之信主持对“九栋屋”的扩建工程,在北墙外兴建了占地800多平方米的李彩章祠。李彩章祠气势宏大,雕梁画栋,分前后二厅,中有天井,其后厅“文德堂”为族人祭祀、议事的地方,庄严肃穆。又改建膳食堂、库房、舂臼碾槽房等附属建筑。在东墙外兴建了花园、书院、长工屋等建筑,并以院墙围绕,与“九栋屋”连在一起,内外分隔,形成总面积达10.2亩(合6800平方米)的多座大型院落。与此同时,李之信按照“九栋屋”的格局和形制,遵循尊祖崇先的原则,采用“减量、降顶、缩尺”的方法,建造了自己的私第“三栋屋”,将主屋减至三栋,一字排开,客厅删去阁楼,二层降为一层,院墙四周附设建筑的数量也相应递减,尺度也相应缩小,院墙南北长51米,东西长33米,分别是“九栋屋” 的 93% 和 51%。
“二栋屋”。李之信堂弟李之宽于同治间也按李之信私第的减缩原则,建造了自己的私第“二栋屋”,格局和形制一如“九栋屋”、“三栋屋”,只是将主层减为二栋,其他建筑和院墙依例减缩。
这三座院落组合在一起所形成的围院建筑群落,气势恢宏,庭院深锁,显示了这个巨大家族的威严。 其建筑形式既传承了江南民居建筑的传统,又吸收了北方四合院、客家围屋的优点,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既有北方传统民居的宏阔大气,又具南方传统民居的典雅灵秀,堪称中国古代民居建筑中的一朵奇葩。
栗下村彭氏栗下村位于吉水县尚贤乡东南隅,掩映于古松、古柏、古樟、古枫、古桂绿荫中的古祠、 古民居、古亭、古塔、古井,显得十分古老而幽深。 该村肇基于南宋绍兴间(1131〜1162),距今800多年。村里遗存有明清建筑40多栋,清一色的青砖黑瓦,清一色的红木排山结构,清一色的翅角风火马头墙,清一色的木雕彩绘。除彭氏宗祠和两处别墅外,所有古民居规制、高矮、进宽完全一致,排列整齐,气势恢弘。宽窄基本相同的前街清一色的青石板铺就,侧巷清一色的鹅卵石铺就,屋沟整齐划一,排水顺畅,路面雨停即干。
气势宏大的彭氏宗祠,是村中最大的清代建筑,是由村中巨商彭佐庭出资兴建的。据《栗下彭氏族谱》记载,彭佐庭在清嘉庆间年方十七八岁,只身到汉口一家钱庄学徒,由于精明能干,很得钱庄老板器重,后交给他一个分号,由他主持经营。不几年略有积累,便独资经营鹄金,顿成巨富,名震江汉,后因寿满百岁,清廷特加旌表,钦赐“升平人瑞”匾,诰授奉政大夫,晋授朝议大夫,晋级资政大夫。彭佐庭乐善好施,孝友睦邻,被同治皇帝赐予“义士”“孝子”称号。同治间,回乡为其本房伯叔兄弟一连建起24幢青砖黑瓦住房,又于光绪二十年(1894)左右开始筹备建造彭氏宗祠,从筹集上等建筑材料,到木料雕刻,到动土兴建,经十余年,于光绪三十年(1904)或稍后建造成功。这座大宗祠突破一般宗祠“三进二开”的规制,扩充为“三进六开” o大门进入下厅,往里依次为中厅、后厅,层层增高,层层递进;以上、中、下三厅为• 中轴线,往左右均衡扩延,各建三栋形制略小的附堂,各有二厅,加上附堂后的三个侧厅,形成所谓“九栋十八厅”,规模巨大,气势宏伟。这些建筑,四周为青砖山墙,扁砖到栋,墙内所有架构柱、梁、板、根等一色的上等红心木,整栋建筑有一人合抱十余米高的红心木大柱100根,直径近约0.6 ~0.8米的红心木大梁80根。有好事者用点香计数的方法点数木柱,只数到99根,还有一根嵌入墙体,没有露出墙外。这正是按古人盈百为满,而九为阳,为数之极,为至尊之数的理念加以构建。宗祠内梁、柱、板、根、藻井雕龙画凤,刻画精美,金碧辉煌。
彭佐庭又给自家建了“咏香别墅”,精巧富丽。别墅由三栋各有风格、各具功能的房屋成品字形排列而成,围有院墙。两座主房并排而立,门洞相连,门洞上方匾额刻有挺拔秀气的“咏香别墅”四字;主房后是工具房。主房建筑材料、构建、雕饰均属上乘,美观别致。工具房也建造得特别精致。别墅后是后花园,几株名贵花木至今生机勃勃,可以想见当年的美丽精巧。可惜有一栋主房在1945年6月毁于日本侵略者,仅留残基。
村中另一处别墅是“锡明别墅”,是由族人彭嘉中建造。据《族谱》记载,彭嘉中略晚于彭佐庭,在庐陵城(今吉安市)开设布匹、织造、印染作坊,并开设布匹店,成为巨富。清光绪间回乡为其伯叔兄弟建造住房16幢,规制略逊于彭佐庭所建,但也不失精致古朴。他为自家建造的“锡明别墅”,宽敞明亮,正门首为“锡明别墅”匾额。山墙壁立,风火马头墙高翘,十分壮丽。屋内天井、照壁、板墙、梁柱十分精致,雕饰精美。大门前为青石板路,两旁鹅卵石铺就。“锡明别墅”自建成之日起即没有人居住过,成为村里的私塾校舍。
此外,村头的古堤、古亭、古井、古桥、古塔、古庙、古牌坊,也保存完好。栗下村地势东高西低,从后山流出的溪水汩汩西流,按古代风水观念,栗下的财气、运气、风气会随水西流而去。彭佐庭为保住栗下村已有的财气、运气、风气,使栗下村永远繁荣昌盛,在村头西流的小溪上修筑一条人工堤坝,堵住西流的水溪,又沿堤开挖一条水渠,将溪水引向南流。在小溪上建一座单孔石拱桥,溪边建了一个凉亭,名为 “风月亭”,亭上南北两横匾上分别雕刻“共赏风月”、“曲水流觞”八个隽秀的行书。在亭边一箭之地开凿了一口名为“甘泉”的水井,井水至今清澈可饮。同治间皇帝为表彰彭佐庭,敕建的两座牌坊就在亭前两边,一为“义士坊”,一为“孝子坊”,全用汉白玉砌成,但“文化大革命”中被毁。牌坊旁建有“惜字塔”, 五层六角,高十余米,玲珑剔透。塔侧又建有一座两进的庙宇,供奉比丘尼菩萨,至今香火不断。彭佐庭又在新修的堤坝上错落有致的栽种了松、柏、樟、桂、枫、栗各种树木数千棵。直到今天,走进栗下村口, 近千株树龄二百年以上的古松、古柏、古樟、古桂、古枫、古栗掩映下的古堤、古亭、古井、古桥、古塔、古庙以及村里成片的古民居,宁静幽深,一种古意苍茫的感觉油然而生。
唐贤坊村南宋嘉定十六年(1224),庐陵滩头村(今吉安县横江镇江边村)基祖萧懋爵按“以世之贤漠盛于唐”命意,在村之东偏立“唐贤坊”,并建房数栋,命次子萧澄分居于此,名“唐贤坊村”,迄今已历28世770余年。此后逐渐繁衍,代有人才,为官的,经商的,村子也逐渐扩大。 气势雄伟的萧氏宗祠屹立在村庄正中前部,高大的门楣上挂着“萧氏宗祠”金字大匾。宗祠为“三进六栋”,宽阔敞亮。步入中厅,当厅上方一块刻着“敦伦堂”大字的横匾高高悬挂着,庄严威重。整座祠堂为砖木硬山墙结构,始建于宋,后经元明清屡毁屡建,现存为清乾隆三十年(1765)重建,光绪三十二年 (1906)修葺。
宗祠的两翼和后部,五排三十栋占地约2万平方米的古民居,都是清代建筑。村中所有房屋都是青砖黑瓦,都是整齐划一的风火马头墙。所有巷道都是整齐的鹅卵石铺就。每栋民居的四个墙角一律砌入一块高三尺六寸,宽八寸的红石条以保护墙角,外墙所有的门窗框子也一律用红石条为构件,白灰勾边,整齐划一,别具风致。五排民居中的前排面积较小,高度略低,每幢的内部结构完全相同;二至五排则高大宽敞,每幢的内部结构也几乎完全相同。前排为前后二厅,中有天井,后四排为前、中、后三厅,前厅、中厅之间有天井。所有这些房子的内装修也大致相同,前厅照壁中为图案,两边是对联;厅内各种木质构件的表面,特别是装饰板、橘格上都有精美的雕刻和绘画,或龙凤,或麒麟,或蝙蝠,或人物花鸟,或山水风光,或书法题额,大都鑒金,也有彩绘,光彩夺目。排列整齐的民居,每栋都有前门后门,两侧都有侧门,通过鹅卵石巷道,前后贯通,左右相连,构成一体。
村东和村西各建有一座书院,形制构造基本相同,都是一厅四厢两层的砖木结构小楼,二楼建有阳台,楼前是小院。室内装修一如村内民居,不过更有书香气息。进入院内,别是一个天地,舒适幽静,确实是读书的好场所。
离村西约200米是江边村,基祖便是唐贤坊村基祖的父亲,建村略早于唐贤坊村。在那里也有三排二十多栋古色古香的民居,形制略同于唐贤坊村。还有两座萧氏宗祠,宏伟富丽,不亚于唐贤坊村“萧氏宗祠”。这两座父子村相互辉映,蔚为大观。
这两座古村,面对诸峰高耸的吴仙岩,背依众山绵亘的太极山,后有百舸争流的禾水河,身处平缓肥沃的河谷地,地理条件优越,人文历史悠久。清末进士、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太子少保莲花朱益藩进村畅游之后,曾撰文赞叹道:“余尝溯金牛渡滩头上流,见夫阳台太极诸山枫其背,吴仙南岩诸峰列其前,屏障森列如玉茹。然禾川涟漪,清流交汇,水色迥环映带,望而知为石阳之名胜。” 下矶村位于安福县洋溪镇桥下,刘姓肇基于元代。
下矶村被人们称作“蟹形村”,其民居及其他建筑、街巷、水渠、水井的布局构建无不体现其“蟹”的特点。
据传,元代建村时按当地其他村庄的习惯构建房屋。明代初年,有风水先生观察之后,劝村民应将村子建成蟹形,方有利于村子的发达繁盛。于是大兴土木,将整个村子改建成蟹形。从此,村民视蟹为吉祥物,将“敢争天下风气之先”,“螃蟹无路,一横一步”奉为族训。
整个村落坐南朝北,民居匍匐于一个南高北低的缓坡之上,今存民居100多幢,明清建筑居多。每幢自成一个长方略正的院落,俨然一个蟹背形。所有民居组合起来,也成一个长方略正的蟹背形,再配以中南部略高,东西北三面略低的地势,俨然一个巨型蟹背。更有趣的是,每座民居的门一律偏左开,右翼一律不开门,寓意“蟹左横行”。村里两条纵巷,八条横巷,又有两条纵沟、八条横沟伴行,组成整个村落的交通、排水系统,八条横沟在村两边汇为四条沟,出村不远汇入两旁的小溪,两条纵沟出村北合并汇入村前小溪,其形状正像螃蟹的四对蟹脚,正应了当地古谣:“一只螃蟹八只脚,一弯一曲爬下坡。”村子东北角和西北角沿溪筑有两条古道,蜿蜒伸向村前300米开外,并交叉于一口面积约10亩的大水塘中, 正像巨蟹的两只鳌剪。村东北角和西北角古道旁相对各开凿一口古井,恰似螃蟹的两只眼睛,村民分别称两口井称为“左眼井”“右眼井” O 三舍村刘姓三舍村坐落在安福县甘洛乡南部,肇基于南唐。原名谷木塘上井。宋代刘慰、刘员、 刘知刚“三世皆贡成均,为上舍生,乡人荣之”,故改名“三舍”,谷木塘改名“进士塘”。在明代曾达“一千烟”。元末明初,因战乱,民不堪其苦,村中“童仆乘衅肆叛”,与官军“相持六昼夜”,死伤累累,“村几复”。至明代末年,村人扬州知府刘铎被魏忠贤杀害,株连九族,三舍村民纷纷外迁。清初,刘铎之女刘淑英召集乡民组织义军,武装抗清失败后,村民又一次外迁。清代末期战乱不断,民国时期又属苏区,时有战火燃及,人口锐减,至当地解放前夕已不足百户。新中国建立后,三舍获得一些恢复和发展,现有 128户740余人。
三舍村四面环山,横亘于山谷中,民居布局呈太极图形,左有青龙山,右有白虎岭,前岭似双狮戏珠, 下有狮泉喷涌,村与双狮之间为一片开阔地,有良田千亩,旱涝保收。相传村中宗祠雄伟壮观,中有百柱,清末毁于战乱。村口是明武宗皇帝(朱厚照)为表彰海洲知府刘戳而敕建的“邦伯坊”,通体为石柱石梁,三开四柱,三层石雕饰顶,整个牌坊气派大方。村中保存祠堂72幢,有忠义祠、怀德堂等;牌坊9 座,其中官坊3座,进士坊4座,贞节坊2座;尚有明代民居10幢,清代民居50多幢。其中建于明代的 “翰林第”为三进大屋,三厅二天井,两旁厢房排列,后有侧宅,大小72扇门,形制古朴,结构严谨,雕梁画栋,金碧辉煌。三舍还有一个特别的地方,村中从里到外,排列有致地分布着大小一百口水塘,这些水塘功能广泛,平时养鱼、洗涤,雨时受水,旱时储水,遇火灾可就近取水灭火,岸边修有码头,植有树木,又是游玩休憩之所。村内外还广植树木,尤其引人注目的是村中有四棵三四人合抱的古银杏,村边有四五棵七八人合抱的古樟,虽经千百年,至今仍枝叶繁茂,生机勃勃。
洛阳村彭氏洛阳村位于遂川县大汾乡,坐北朝南,四面环山。村边约百米有一条小河。清康熙三年(1664)彭氏由广西兴宁迁此,经营木材,积得钱财。乾隆年间,彭辉斗(客家人)按客家人习惯建造大屋。乾隆五十九年(1794)大屋即将完工,上梁时,突然有乌鸦落在大梁上,村人大喜,以为吉兆,称为“乌鸦落梁” o大屋落成后,“乌鸦落梁”谐音“乌鸦洛阳”,于是称之为“乌鸦洛阳大屋”,村前的小河称为“洛阳河”,村子也称为“洛阳村”。
大屋按客家传统民居风格建造,一排五幢,宽94米,中为“彭氏辉斗公祠”,进深51米,三进三厅,前厅为长方形藻井彩绘九星图,中厅穹隆顶天花板彩绘神鸟神兽神人故事,后厅正方形藻井彩绘五福图。 中、后厅之间精美雕饰木格相隔。后厅两旁有供存放祭品、司厨等用的子间五六间。厅内梁、柱、板、襦布满雕刻、彩绘,富丽堂皇。祠左右各两幢住房,为二层三进三堂,每幢有三个天井。祠堂中厅两边有一拱门与两旁住房相通,每幢住房又有偏门相连,足不出户,即可到达大屋内所有房间。住房内梁、柱、板、 橘、门、窗,一律雕刻、彩绘,精美异常。大屋全为青砖黑瓦,上为风火马头墙,内有房间240多间,14个天井,气势恢宏。大屋两侧建有垛子青砖墙炮楼,高出屋面约2米,前后围墙连接,将大屋围住。屋前围墙有内外两道,第一道沿大屋前宽阔的坪场砌筑,第二道为外围墙,与第一道之间是一口大池塘。整个大屋成为一座坚固的围子,洗漱、浇灌,防火、防盗,实用安全。围院占地约30亩,所有建筑历时300多年而不见裂痕,建造之精可见。大屋内居住人口最多时达300多人,现住20多户100多人。
《草汾辉斗公祠堂记》称:“其堂构尊严,门闾高大。后龙双峰,拥护前山,形如卦榜。左右仓库,二水交流……’草汾水如车,中间有一家。谁人住得着,富贵享荣华’,殆此处也。”其独特的客家建筑风格杂糅以江南民居的特色,堪称古民居建筑中的奇葩。
湖洲村习姓湖洲村西距峡江县水边镇4千米,号称峡江第一村。村东面是全县最高峰五朵梅花, 东北面是龙安得山、龙古山,沂江由西南逶迤而来,绕村西去。临江每隔200米有一个用宽阔的青石板铺就的码头,既便于舟楫载人运货,又便于村民汲水洗濯。由村里筹资建造的沂江大桥架设在村中央码头旁,沟通了与外界的联系。自北宋庆历五年(1045)习姓在此肇基,历经近千年繁衍生息,现有400余户2000余人。
整个村子沿沂江东西向展延,全长1000多米,像一条带子飘落在江边。村内三条东西向1000余米的大巷平行排列,大巷两旁挨挨挤挤全是民居;南北向有难记其数的小巷与三条大巷垂直交叉。大巷小巷的路面全用鹅卵石铺设,路面两旁沿民居墙脚一律有砖石混砌的排水明沟。整个村子显得整洁深幽。
村子中央是占地约5亩的中心广场。广场北面居中是天符寺,始建时间不详,今存为清雍正七年 (1729)重修。寺呈二进二厅,左右及厅后为5间房,二厅之间是天井,为砖木硬山顶建筑。寺左是长乐庵,属清乾隆十七年(1752)重修,二进三开,有月洞门与天符寺相通。其独特之处是第一进为两层楼房, 木板铺地,前有挑檐,檐下为长廊,外有护栏,据传专为村中尊长士绅观戏而设置。寺、庵内供奉着各种神像百余尊,释道杂陈。天符寺右是习氏大宗祠,其修建时间不详,但从建筑材料、雕刻图案及墙体砌法可以确认为明代建筑。宗祠为纵向长方形二进式建筑,进深约23米,面阔10余米,前有庭院,宽深各10 余米。宗祠今已残破,但主体尚存。据传祠内原有匾额100余块,“文化大革命”中被毁坏殆尽,仅余下 10余块堆放在天符寺耳房里,其中有乾隆间大学士纪旳和乾隆进士山东布政使村人习振翎的题匾。宗祠之右原是书院,已圮,现新建了一所小学。广场南端与北面寺、庵、祠遥遥相对是一个古朴典雅的大戏台。大戏台为方形砖木结构,台基近一米高,东西各两大砖柱,后部三面为砖墙,顶部为四面倒水,翘角飞檐,檐下方口整齐,檐板有彩绘。这样规制的戏台与北面寺、庵、祠组合完整,农村称为全台,北面建筑缺少一种便是半台。这样的全台保存如此完好,是很少见的。
以中心广场为界,村东多为民国及现代建筑,村西则多为旧式建筑。明清民居建筑尚有50余处,大都集中在建于乾隆二十九年(1764)的仁义坊以内。这些民居大都建有1米多高的台基,有台阶供登临, 多单进三间式,全为青水墙穿斗木构架,中为厅,两侧为正房、耳房。厅内梁柱、板墙、门扇、窗格都有精美的雕刻,厅中上柱、中柱、下柱多有书法雄健秀丽的楹联,中有明代书画家董其昌的手笔,弥足珍贵。
双元村夏氏双元村位于吉水县城北约6公里,明永乐间(1403 - 1424)夏伯时从县城北坊迁此。 原名桑园,后因明南京刑部郎中夏积连中解元、会元.又写作双元,地名普查规范为双元。
双元村的格局经过精心规划,用心建造而形成。整个村子被一条周长约五六里的护村围墙围住,护村围墙外紧挨着护村沟,只有前、后两道门出入。今围墙和沟虽有部分倒塌和堵塞,但就残留部分就可见其气派。村内成丁字形的3条大巷将民居分成三大块,原先大多是清代建筑,间以民国建筑。五六十年代以后,东西两块古建筑多被拆建,而北侧一块却保存完好。一色的清代建筑,横5幢,竖5排,非常整齐,青砖黑瓦,高矮划一,方矩划一,风火马头墙整齐划一,门、窗的设置雕饰整齐划一。巷道的长短宽窄整齐划一,而且一律鹅卵石铺成。排水沟的铺设也整齐划一,一律青石板盖面暗沟。民居的内部结构也整齐划一,都有大门、临门两道门进入,大厅套后厅,左右厢房、正房、偏房,临门前为宝壁,上部为天檐明瓦采光,甚至连厅、房的门楣、格板、窗根的规格、雕饰都完全一样。民居左侧的夏氏宗祠墙体结构、高矮与民居一样,但比民居更宽阔,三开大门,三个大厅,两个天井,一色的石质大柱成行成排,一色的木质梁楣层次分明,雕饰讲究,栩栩如生。村中桑园书院也建得气派非凡。
如此规划周密,建造划一的村庄建设由村中夏氏二十九世夏秉让、夏秉谦、夏秉和三兄弟出资筹建。 据族谱记载,夏秉让三兄弟在四川、云南等地做生意,钱财积累无计,回乡广置田产,多做善事,凡有利于一族一乡一邑事者,竭力为之,凡不利一族一乡一邑事者,竭力除之,种种捐资利济之举,十分感人,传为口碑。自清乾隆末期至嘉庆初近二十年,大兴土木,规划建设,将双元村建成世所罕见的围院大村。
谷村李姓谷村位于距吉水县城西北30公里的盘谷镇,是盘谷镇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村子蛰伏在盘龙山坡谷,延绵数里。整个村子纵深3里左右,宽号称10里,实际约6里,分上下两节,每节中又分各房各支聚居的小段落近20处,但段段相连,中无间断。公社化时期将这些小段组成6个大队,80年代农村行政改制,改成6个行政村。村中户口,村民口头说“上七下八,将近万人”,即上节700户,下节 800户,近万人口。这种说法大致接近事实。据2000年人口普查统计,全村共有1860户7800余人。
谷村李氏自五代十国杨吴乾贞元年(927)在此建村,经千余年,繁衍成一个巨大村落。村中三派十六房,除了基祖祠、始祖祠两个总祠外,各派各支又有支派祖祠,另有大量纪念性、表彰性的祠堂如;K孝祠、双烈祠、孝友堂、百桂堂、双桂第、翰林第等,还有各种牌坊、楼阁。据《谷村仰承集》记载,到清宣统间,谷村有祠堂51处,各种牌坊19处,各种楼阁亭第24处,寺观庙宇5处,庙坊18处。时至今日,这些建筑虽已有一部分已经坍塌,一部分已经破败,但也有相当一部分仍屹立于村落各处。如坐落在村中金瓯塘畔的李氏祖祠,始建于明正统间,为二进山墙式门楼建筑,正中大门为杭式门楼,天井中有一株古桂花树,正厅中央高挂“传承堂”大匾。又如专用于谷村人集会的护吉大庙,属清代建筑,还有相当一部分房祠,大都为清代建筑,也都保存完好。村中大部分民居属清代、民国建筑。
由于村子越来越大,人口日渐繁多,明永乐十二年(1414)在村中部开设墟市,形成一条大街,街两旁为店铺,每旬逢单日开市交易,数百年来成为吉水西部的一个大墟市。
塘边村刘姓塘边村位于安福县洲湖镇,离县城约30公里。因村内有十几口池塘,大的一二十亩,小的一二亩,民居环绕着这些池塘,故名塘边。五代十国南唐保大八年(950)刘赞自湘乡中村徙此,赞生五子,繁衍至今,已三十六世,全村336户1600余人。
自宋元时代开始,塘边人多外出经商,逐渐富裕起来。这些富裕起来了的塘边人,多回乡置买田产, 营造住宅。
塘边地形为“圆珠形”,奇特之处是整个村子的建筑成片成片环绕着十几口池塘而建,或成围院群落,或为单栋排列,朝向不一,形制不一,但团团聚集于“珠形”之上而成圆形,整体是圆形,局部也是圆形。据传整个村子是按阴阳八卦图的形状而建的。先祖们在村子的选址、定位、规划、布局等方面严格地按照古代风水学说中的阴阳理论,根据地形特点和本族发展需要确定下来并逐步完善。
整个村子分东西两团,现存古建筑100多栋,而其中围院群落式建筑90多栋,大都集中在西团,而这些围院群落式民居建筑便成为南方古民居中风格独具的珍品。其中,最古老的是建于明代末年的“七栋屋”,规模最大的是建于清代中期的“文明坊”,此外还有建于清代中期的“老八栋”、“大夫第”,建于清代末期的“新八栋”等。
这些民居群落既不像北方的大宅院,也不像闽赣客家的大围屋,而是各有高院墙围住自成系统的民居群落。每个群落中的建筑各不相同,各有各的布局,各有各的形制。但是各个群落中的建筑又是统一的,每栋民居的格式、大小、高矮,建筑材料的规格、质地、颜色,以至内外装修格式、门窗开向、巷道宽窄、 路面铺设等等,大体是一致的。这就形成了风格各异的群落,这些群落实际上成了大村中的小村。而每个群落的院墙一般有一丈多高,建筑得非常坚固。院墙一般不开窗,都只开前后两道门。后门较小,而且通常紧闭不开。最讲究的是前门,有两种形制,一种是牌楼式,两扇大门开启便进入院内;一种是门洞式,称为“马廊”,至门前下马落轿,经数丈远的马廊小厅步行入院,马廊两侧有耳房,供守门人居住。院墙外,是池塘,或在大门前,或在院墙侧,而左侧一般是祠堂,如文明坊左侧是慈德堂,八栋屋左侧是致美堂。围院中间的房屋全部是用来居住的,其他的杂用房如柴房、工具房等多附在院墙上,或前或后,或左或右。至于禽畜饲养用房、厕所等则是建在院外偏后。一个大院里居住着一个大家庭。
“文明坊”建于清代中期,是最大的群落,占地约3000平方米。从外面高处望去,青砖黑瓦,风火马头墙排列有致,黑压压一片。大门高大气派,上方青石匾镌有“文明”二字,两旁青石匾镌有“天官赐福”、“八仙献寿”图案。走过马廊进入院内,附在马廊两边的是十多间两层公用房,上层是书舍、储物间, 下层是杂役佣仆住房。高高的围院内整齐地排列着24栋主房,纵横十数条大小一致的巷道,一律鹅卵石铺就。每栋主房正面是照壁,主房均为青砖硬山顶建筑,内为上等木材支架,所有木材构件都有各种雕刻,或浮雕,或镂刻,精美异常。院内居住的全是建造者的后裔和近亲,多为商人或读书人,据说其中种地的只有三户半。建筑年代略早于文明坊的“老八栋”及“大夫第”也大致相仿。这两座群落由在吉安城永叔路开设钱庄的刘致美、刘继美兄弟所建,大约建于清雍乾间。刘致美所建老八栋占地约1280 平方米,刘继美所建大夫第占地约500平方米,砖木结构,硬山顶,工艺讲究。
塘边有祠堂十多座,总祠“统宗堂”,又有房祠、支祠,如“文明坊”的“慈德堂”、“老八栋”的“致美堂”等,或三开三进,或三开二进,规制不一,但建造都很讲究。
塘边民居还有一个不同寻常之处,虽然朝向不一,规制各异,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大门一律不朝南开,全村找不到一处大门直接朝南的建筑。所有建筑的大门虽然朝向不一,或东或西,或偏或斜,都不正面朝向,即使有少数由于房屋朝向的关系必须南面开门,门口也一定有照壁挡住,避开正南,从侧面进门。据说,是因为塘边村崇商重文,外出经商的特别多,而商人严守“商家大门不朝南”的古训,因为商属金,南属火,火克金,是商家大忌,必须回避。
曲山村吉安县永阳镇曲山村也是一个千年古村,自唐天祐年间(904〜907)萧文昌肇基至今已发展成为900多户4000多人的大村。
曲山,是一个同为萧姓的若干个小村的总称。该村北依绵亘十余里的廖仙岭,岭南是连绵不断的山地,山划低洼地便成为自然湖泊,最大的是平湖,至今尚有水面20余亩,其次是北湖,水面约10亩。还有东湖、南湖,现已经淤塞。曲山村民居便散处在廖仙岭南临湖的弯弯曲曲的山地里,形成一个个萧氏后裔的聚居点,形成大村中的若干个小村。唐代肇基之始是平湖北岸的霞边(今写作下边),此后,随着人口的繁衍,各房各支便沿湖选择地盘形成各房各支的聚居地。宋元时代已有霞边四村,即承恩、一经、仁存、石陂头;至明清,则又陆续增建长房、巷路、六易、坪田、柳园、长湖、南楼、呈雅、社下、上丹灶、集义等村,至清末总共有18个小村,后有3个小村迁往外地,至今尚有15个。
散处在湖边的萧氏民居依山临水,风景独特,别具风采,“廖岩时雨”、“平湖鱼舫”、“邓桥春涨”、“东山樵棋”、“赤壁风情”、“坊里弦歌”、“瓜州月朗”等等.等等,不一而足。也保存不少古代民居,而保存最多的是承恩、一经、仁存、石陂头,多为典型的清代南方民居建筑。
曲山村以“忠孝儒俭为业”作为祖训,崇尚诗书传家,农耕之外就是读书做官,所以村里书院多、读书人多、业儒者多、由科举入仕者多。书院分布在各聚居点,如建于明代的廖阳书院、荆洲书院、惜阴书院, 建于清代的星灿书院、阳教书院、育才学堂等等。曲山人做官回乡后做得最多的除了建筑住房外,是与村人一起建祠堂、庵庙、亭榭,修道路、水渠。南宋绍兴二年(1152)萧廷殉建廖仙庵,种柏树,这些古柏至今已成为几人合抱的参天大树;永乐末年萧时中主持在吉安城严家巷建萧氏“朝宗堂”;萧时中又与其侄萧维祯主持在永阳筹建萧氏大宗祠“世德堂”,明正德十年(1515)建成,又在祠旁建“三元坊”、“司马坊”;萧维祯在观音阁侧建“木瓜亭”,村人合力修筑一条长达十多里的水渠,将山水引入禾水;清末柳园大夫第出资购买青石板数千块,铺设从曲山到永阳的路面,等等。这些建筑物大都保存完好。坐落在永阳街北端的“世德堂”为二进硬山顶建筑,十分壮观。
小康示范村改革开放以后,区内广大农村涌现了一批整体上富裕起来的村庄。这些村庄既注意抓生产经营,又注意抓思想教育,两个文明建设齐头并进,得以持续发展,既成为致富奔小康的典型,又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典型,在县、区内起了很好的示范作用,从而成为小康示范村。其中有代表性小康示范村有: 安福县平都镇向阳村安福县城南3公里的平都镇向阳村,是1970年从浙江淳安县排岭镇迁移到这片贫瘠的黄土坡上安家落户的移民村庄。全村128户,475人。总面积0.8平方公里,旱土 290亩,水田30亩,山林80亩,人均耕地0.67亩,水利条件较差。村民以种菜为主,兼有村办企业,另有15户在县城经商,2户从事建筑业,8户从事运输业;人均纯收入2300元,村级集体收入逐年增长。1994年被县委、县人民政府列为小康示范村,1998〜1999年连续两年被县委、县人民政府命名为“文明单位”。
向阳村选准高效农业和村办企业作为强村富民的路子,为发展公益事业奠定了物质基础。党支部、村委会发动群众艰苦创业,采石捞沙,平整荒坡废址,先后建起了学校、茶厂、养猪场、加工厂、机砖厂、自来水厂、办公楼。村民自筹资金,自投劳力,打水井2 口,其中1 口深达76米,采用地下水办自来水厂,1994年元月家家户户用上自来水。在新村建设上,坚持统一规划、节约用地、因地制宜、逐步建设的原则,至今该村建设用地60亩,从东至西13排建有住宅140多幢,建筑面积2. 8万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达20平方米。村道、巷道都铺上了水泥。房前屋后、村内村外、庭院道路、山冈土坡栽种桃树、梨树、 枣树、杉树、松树等果树和经济林,一年栽一批,包栽包活,向阳村掩映在绿树花丛之中,绿化覆盖达30% 以上,生态环境日渐优化。该村90%以上的农户订有科技报刊,10%的家庭修建了沼气池。
泰和县澄江镇南门村泰和县澄江镇南门行政村,地处县城边,紧邻赣江、319国道和105国道。全村16个村民小组,近4000名村民,人均不足5分地;是改革开放和党的富民政策,引导南门村人走上了致富路。
该村党支部、村委会一班人,紧紧抓住邻县城的地理优势,扬长避短,依靠科技,大力发展主导产业——蔬菜种植、乌骨鸡的培育和繁养,优质机蔗种植;依托如火如荼的城镇建设,兴办了砂石厂、彩色地板砖厂、燃煤加工厂、饲料加工厂等村办、户办、联办企业,解决了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至今,该村先后建成了可产千吨优质机蔗的生产基地;有培育、繁养世界珍禽——乌骨鸡的养殖基地,乌骨鸡年产量占全县的一半以上。2000年,全村工农业产值达1.58亿元,人均纯收入2360元, 在全县乃至全区名列前茅。 1999年9月,该村按照建设小康村的规划,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高、统一造型、统一装修”的原则兴建小康村,规划面积341万平方米,一期工程建成造型新颖、设计合理、美观实用的住房120多幢,入住92 户。村中建起了崭新的村委会大楼,大楼前开辟了村广场,村内设施齐全,道路硬化,村容美化,街巷亮化, 环境绿化已基本完成,水、电、电信、电视线路安装一应俱全,成为泰和县乃至全区农村小康示范村。
南门村为实现“全面小康”目标,已加紧实施二期小康村工程建设,预计到2005年竣工后,又有500 户村民入住小康村。该村配合县城创文明卫生城市活动,大力推广花卉草木种植,美化环境,正以崭新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
第五节乡村公共设施建设古代到近代的乡村道路大多是羊肠小道,原土路面,弯曲凸凹,路况极差。乡村环境卫生条件也很差,有的农户厅堂、房间、厨房、牛猪舍联在一起。不少厕所是四周用篱笆隔栈,上盖茅草遮阳避雨,土墙盖瓦的厕所不多。农户饮用塘水、溪水或江河水,条件稍好的饮用井水。农家照明点松脂或青油灯,后来富裕的用煤油灯。
新中国建立后,乡村公共设施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改善,乡村规划、建设、管理工作逐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环境卫生面貌有了根本改观。特别是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乡村公共设施建设进入了一个实质性的发展阶段。
乡道至2000年底,全区村庄实有道路长度9077千米,其中普通道路7591千米、高级和次高级道路659千米;实有道路面积9625.68万平方米,其中普通道路面积8789. 67万平方米,高级和次高级道路面积621.47万平方米。2000年度投入村庄道路建设资金达981.20万元。
供水至2000年底,全区有249个村庄的农家饮用清洁卫生的自来水,有供水设施的村庄208个, 受益人口达10万人;2000年度投资56万元用于村庄的供水设施建设,全区农村启动饮水解困工程。没有自来水的村庄,大多数农户打了手压式水井。
供电至2000年底,全区已有18519个村庄通了电,占全区村庄总数的64. 48%,其中在通电村庄中安装了路灯862盏。在边远的村庄农家推广沼气照明。随着农村电网改造不断深入,尚未通电的农户告别油灯照明的时代为期不远。
燃料全区村庄农户过去主要以禾草、茅草、杂柴以及其他植物的根、茎、叶作为燃料。自20世纪 70年代起,大部改用煤,不少村庄农家建造沼气池,改用沼气作燃料。80年代末有少数农家用上了液化气作燃料。
防洪排涝至2000年底,全区临江河、溪水旁和地势低洼的村庄修筑防洪堤长度达475千米,架设桥梁2352座,提高了防御洪水侵害的能力。
公共场所全区农村村委会普遍建造了办公楼房,内设有党员活动室、会议室、阅览室、娱乐室、广播室,有的还建有文化书屋、代销点、医疗站等公共场所。在不少文明村里还兴建了有草坪、花坛、休闲亭廊、假山水池等功能较全的小型广场。如新干县桃溪乡横江村委会,兴建了篮球场6个,其中标准篮球场1个,并装有灯光;娱乐活动室2处,面积150平方米,设有村广播站,有放像机1台。
环境卫生村庄环境卫生已有很大的改变,私人厕所变茅草为砖砌瓦盖,不少村庄盖了公厕;随着农村建成一排排砖混结构的农房,有的农户用上了水冲厕所。村庄的街巷随着铺设砖石或水泥路面等卫生条件大有改善,卫生保洁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加上宣传教育、互动对比工作的开展,大大提高了村民的环境卫生意识,养成良好卫生习惯,追求环境生态化,创造清洁、优美的生产和生活环境成为时尚,促进了农村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