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措施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一卷》 图书
唯一号: 140320020210000215
颗粒名称: 第三节 措施
分类号: C923
页数: 3
摘要: 全区各县(市)普遍举办避孕节育知识培训班,对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宣传骨干、妇女干部、扫盲教师、药店避孕药柜营业员和群众中的骨干等进行培训。在医院、妇保所(站)及部队卫生所、厂矿医院设立避孕指导门诊。各地还通过广播、放映幻灯、妇女代表会、 避孕展览、科普讲座、印发宣传资料等方法,在育龄群众中作广泛宣传。1978年11月,全区认真组织开展第一次计划生育宣传月活动,声势浩大, 规模空前。此后,每年春节、元旦期间均要举办一次。此外,每年均要开展春、夏、秋、 冬四季计划生育宣传技术服务活动,深受群众欢迎。至此,全区再次掀起计划生育宣传高潮。
关键词: 计划生育 相关措施

内容

经常性宣传与宣传月活动 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主要对城市卫生人员进行避孕节育知识宣传,对实行避孕节育对象进行个别辅导,尔后逐步扩大宣传教育对象。全区各县(市)普遍举办避孕节育知识培训班,对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宣传骨干、妇女干部、扫盲教师、药店避孕药柜营业员和群众中的骨干等进行培训。在医院、妇保所(站)及部队卫生所、厂矿医院设立避孕指导门诊。各地还通过广播、放映幻灯、妇女代表会、 避孕展览、科普讲座、印发宣传资料等方法,在育龄群众中作广泛宣传。:1957年至“文化大革命”期间, 计划生育宣传教育一度被削弱,直到70年代后期才得到加强。1971年7月,国务院转发《关于做好计划生育工作的报告》提出:“一个不少,两个正好,三个多了”的生育政策,各地及时进行宣传。1971年12 月,中共江西省委发出《关于加强计划生育工作的通知》,指出:提倡晚婚和计划生育是一场破旧立新、移风易俗的社会革命,要求“大力宣传,认真落实党中央关于计划生育的指示,树立以晚婚、计划生育为荣的新风尚”。全区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工、青、妇等组织和宣传、卫生、教育等部门和单位,充分利用标语、墙报、宣传栏、有线广播、幻灯片等形式,围绕提倡晚婚、晚育、节制生育等内容开展公众宣传,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正面宣传教育。1978年11月,全区认真组织开展第一次计划生育宣传月活动,声势浩大, 规模空前。此后,每年春节、元旦期间均要举办一次。80年代起,吉安地区积极组织各县(市)参与全国性的宣传活动,主要有1980年的《中共中央关于控制人口增长问题致全国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宣传,1983年的实施计划生育“三为主”工作方针的宣传,1987年的世界“五十亿人口日”宣传,1988 年的亚洲“三十亿人口日”宣传,1989年的全国“十一亿人口日”宣传等。此外,每年均要开展春、夏、秋、 冬四季计划生育宣传技术服务活动,深受群众欢迎。
  1990年9月1日,《江西省计划生育条例》正式实施后,全区各县(市)贯彻执行《条例》的若干规定也相继出台。至此,全区再次掀起计划生育宣传高潮。据统计,全区共举办各类宣传活动1266次,参加活动186.2万人次,刊出宣传栏、简报、黑板报等1.68万多期,刷写宣传标语12万多条,出动宣传车286 辆(次),广播和幻灯宣传达2656次,印发各种计生宣传品达200多万份(张)。
  人口与计划生育基础知识教育 1988年,按照国家计生委和省计生委的统一部署,全区开展人口与计划生育基础知识教育,并把基础知识教育纳入目标管理。各县(市)均成立了“基教”领导小组,制定了方案和实施计划,成立了县、乡两级婚育学校(1994年后村也成立婚育学校,1997年均改为人口学校)。全区以人口学校为宣教阵地, 开展人口与计划生育基础知识教育,从关心群众的切身利益出发,以广大育龄群众为主要教育对象,针对不同年龄和不同婚育状况群众的实际需要,分层次,有计划、多形式,比较系统地进行人口理论知识、 计划生育政策法规知识以及晚婚晚育、优生优育、避孕节育等知识教育,使广大育龄群众在提高科学文化知识的基础上,加深对现行计划生育政策的理解,提高实行计划生育的自觉性。1990年10月,国家计生委在江西省召开全国基础知识教育汇报会。会后各地认真贯彻会议精神,进而把加强基础知识教育作为计划生育工作打基础、上水平的根本措施之一。至此,全区百分之百的县(市)、乡(镇、街办),95%的村(居)委会开展了基础知识教育;210多万育龄群众接受了教育,受教育率达到91. 7%。1992年10 月,根据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省委党校、团省委、省教委、省计生委等六部门《关于在各级党校、干校、团校及各类高、中等学校增设人口和计划生育教育课的通知》精神,已在全区272所党校、428所中学和部分小学开设了人口理论课程,加强对党政领导干部和青少年学生的人口与国情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新型婚姻观、生育观。通过传播人口知识、生命科学、避孕节育知识和妇女“五期”卫生保健常识等,既有效地促进了广大育龄群众婚育观念的转变,又促进了育龄妇女避孕节育措施的落实,更促进了计生宣教工作的开展和党群关系的改善。“基教”期间,全区自编并发行《人口与婚育知识读本》6万多册,购置录像带&2万多盒,印发计划生育各种宣传资料160多万份,播发、刊发宣传稿件2500多篇,开办人口学校 270多所,建校率达98.5%,举办各类培训班12200人次;全区育龄群众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基础知识教育普及率达90%以上。
  节育新技术推广吉安地区于50年代初期提倡避孕节育,大多数育龄妇女避孕采用安全期、中草药和延长哺乳期等方法。1954年后开始供应避孕药具,包括子宫帽、避孕套、避孕药膏、避孕栓等,其中避孕套使用方便、安全,颇受欢迎。节育指导始于1956年,大部分县(市)在人民医院或保健站内设立避孕技术指导室,开展指导服务。1964年后,吉安专区及县(市)人民医院、保健站内附设避孕指导站,配备专职人员和必要的医疗设备,开展计划生育四项手术等。当时采取节育自愿,有偿供应避孕药具的办法。1975年后,节育工作坚持国家指导和群众自愿原则,按每对夫妇一生生育两个孩子,两胎间隔4〜5年的要求,免费供应避孕药具,并推广服药或针剂避孕。1975年全区共有394509名已婚育龄妇女接受节育措施,节育率为 31.61% ₀ 70年代后期,对已生育两胎以上的育龄夫妇实施长效节育措施;1983年起,全区普遍采取综合性避孕节育措施。是年,全区累计实施计划生育手术360923例。
  1988年6月,地区计划生育药具管理站成立后,药具管理工作加强。县、乡配有药具专(兼)职药管员,村配有发药员,药管队伍达3600多人。是年秋,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全省推广上饶县湖村乡农村避孕药具计划调拨与有价供应“双轨制”合同制管理试点经验。自1990年底起,全区普遍推行避孕药具城(镇)、机关单位凭证有价供应,农村实行合同制管理办法。全区药具使用率也从1979年的 0.04%,提高到2000年的3.96%,提高了 3.92个百分点。
  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初,全区开展以推广节育新技术,全面落实可靠节育措施为主的避孕节育工作。随着计划生育整体工作水平的提高,2000年全区已婚育龄妇女累计节育人数786628人,节育率为 92.01% ;在实施过程中,根据不同对象,因人制宜,采用不同形式的节育方法。此外,对节育后因子女夭折,要求再生育的经过批准,分别施行恢复生育手术。
  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 1998年底,由国家计生委倡导的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在全区城乡广泛深入地开展。该活动旨在依托社区、面向家庭,建设以树立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新型生育文化。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其主要内容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生男生女一样好、女儿也是传后人、男女平等和计划生育丈夫有责。整个活动分为试点、总结、推广三个步骤,以稳定低生育水平为目标,立足计划生育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两个转变”(即努力实现由仅就计划生育抓计划生育向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采取综合措施解决人口问题转变;由以社会制约为主向逐步建立利益导向和社会制约相结合,宣传教育、综合服务、科学管理相统一的机制转变),按照“适应新形势,面向新世纪,迎接新挑战”的要求,在 “新”字上做文章,在“进”字上下工夫,在“家”字上讲服务,在“实”字上求效益,让婚育新风进入、送入、 影响和服务到千家万户,切实转变群众的婚育观念。2000年春,吉安电视台“吉安人口与计划生育”专题栏目开播,各县(市、区)电视台也先后开设计划生育专栏,充分运用电视大众传媒为计划生育服务。 严格实行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 90年代初,地区建立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严格实行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和“一票否决权”制度,加强协调,综合治理,从而平抑了第三次生育高峰,人口过快增长得到有效控制。1991年 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加强计划生育工作严格控制人口增长的决定》后,地委、行署作出了 《关于进一步加强计划生育工作的决定》,为顺利完成十年规划和八五期间人口控制目标提出了实施意见和具体要求。1993年6月,地委、行署又下发《关于加强计划生育孕前管理工作的意见》,要求各地认真贯彻落实计划生育“三为主”(宣传教育为主、避孕为主、经常工作为主)的工作方针,夯实基层基础工作,把计划生育工作的出发点、着力点放在育龄妇女计划外怀孕之前,依靠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和综合避孕节育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计划外怀孕。至此,全区计划生育工作已开始由孕后补救型向孕前管理型转变。
  1993年以后,按照省计生委《关于开展计划生育“创先争优”的通知》精神,在全区范围内大张旗鼓地开展以“一无”(无多胎生育)县、“二无”(无多胎生育、无大月份引产)乡、“三无一好”(无多胎生育、 无大月份引产、无早育,计划生育工作管理好)村为主要内容的“创先争优”活动。这项活动使计划生育工作达到既有效地控制人口,又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促进社会安定团结的目的。据统计,整个活动已落实创“一无”县2个,创“二无”乡147个,创“三无一好”村336个。1996年后,地区又加强对计划生育后进乡镇的管理和创建计划生育“合格村”活动,抓两头,带中间,创特色,促进计划生育工作平衡发展。 1998年全区已创建计划生育“合格村”2126个,创建率达67.6% ;峡江县戈坪乡小坑村、安福县严田镇横屋村、吉水县丁江乡丁江村、吉安市河东镇红光村、井冈山市下七乡汉头村连续三年达标,被省计生委授予“计划生育合格村”称号,受到省表彰。全区推行计划生育孕前管理和开展计划生育“创先争优”及创建计划生育“合格村”活动,有效地促进了农村基层计划生育工作质量的提高。

知识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一卷

《吉安地区志 第一卷》

出版者:复旦大学出版社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实事求实地、系统记述安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