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民族风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一卷》 图书
唯一号: 140320020210000189
颗粒名称: 第四节 民族风俗
分类号: K89
页数: 2
摘要: 境内少数民族千百年间杂居于汉民族中,久而久之,本民族特有的风俗习惯在其聚居的地方才得以传承。有的少数民族有其古老的语言文字,但难与别族通用,因此,各少数民族通用汉语言文字。
关键词: 风俗习惯 民族节日

内容

境内少数民族千百年间杂居于汉民族中,久而久之,本民族特有的风俗习惯在其聚居的地方才得以传承。有的少数民族有其古老的语言文字,但难与别族通用,因此,各少数民族通用汉语言文字。
  畲族,在境内人数最多且居住相对集中。他们没有本民族的文字,但有自己的语言与独特的风俗。 他们最爱唱山歌,日常作息歌不离口,春节期间的最大活动便是对歌,男女对唱,老少助兴,往往几天几夜。每年阴历十月,他们用糯米酿红酒,用黄檀树烧灰或禾草灰碱水掺粳米做黄年糕。除夕之夜(畲语叫“州晚”),家家户户煨隔年火种,零点以前,走家串户,相互祝贺;下半夜,点香烛,鸣鞭炮,吃年饭,年饭中的麻楼吃一半,留一半到元宵节后吃,谓之“有吃有余” 0天刚亮,男人绕着屋前屋后,拍响毛竹片,表示驱逐瘟神,除病消灾;小孩摇动竹园毛竹,象征竹笋般快快长大。正月初八举行祭祖会,同姓的畲族宗亲都集中起来,祭祀盘瓠(俗称狗头王)。厅堂正中悬挂着彩色宗图像32幅,在祭祖会上要演唱祭祖歌, 如《盘古歌》、《封金山》、《高皇歌》等。祭祀后,合族人在一起聚餐。清明、冬至,家族子弟携带鸡、肉、鱼三牲和香纸、蜡烛到祖坟前祭拜,其程序为:首先铲除杂草,挂上墓纸,然后烧香、点烛,在墓前摆上三杯茶、三杯酒,再摆上三牲果品,行三叩首礼,最后鸣放鞭炮。清明祭,谓之扫墓;冬至祭,谓之年坟。畲族人民很尊敬老人,从50岁开始,不分男女,年龄每逢十的,晚辈和亲戚都要“送十”礼物,表示祝贺。
  回族,信奉伊斯兰教,做祈祷前要沐身,餐前须祷告,禁食猪肉。早期,结婚有写“以扎布(婚书)”的习惯,结婚日,男方准备车轿,邀请介绍人、证婚人及亲友新郎宾朋等,携带核桃一盘,大家同往女家,就座后当由教长问明聘礼手续是否清楚,得到圆满答复后,即宣读天经,然后由教长向新郎三掷。现在,先向阿匍交验政府颁发的结婚证书,阿匍方给念经。结婚时,屋内张灯结彩,房门口贴对联。行礼时,阿匍念《米提孩经》,新郎须跪在地上,念罢,阿匍以波斯语问“革不里克尔地”(你接受吧),新郎答“革不里克尔旦”(我接受了)。
  哈萨克族,信奉伊斯兰教,举办婚事,要请两次阿匍:第一次在男女双方订婚时,仪式在男方家举行, 请毛拉来念《尼卡经》,是证婚。第二次在行结婚大礼时,再请毛拉来念经,祈祷新婚夫妇幸福美满,白头到老。
  傣族,傣历六七月(清明节后十日左右)为傣族新年。人们不分男女老少,不论尊卑,相互向对方、人群泼水以示祝福,并举行拜佛、赛龙舟等活动,场面欢快激越,相互追逐嬉戏,以水会友,以水传情,淋漓尽致猛闹一番,尽显傣族民族乐观豪情。现在增加了文艺演出、展览和物资交流等新内容。
  苗族,在婚丧嫁娶中有一种颇具民族特色的礼仪——腊烟礼(苗族生产的一种烟草),在喜庆婚礼上,腊烟礼是情意的象征。如果男方看上哪家姑娘后,父母要让儿子带上一撮腊烟去请媒人说合。这一撮腊烟有四层含义:一是表示儿子已到了娶妻的年龄;二是男方父母同意儿子去说亲;三是儿子的父母同意这个媒人领他去;四是希望这个媒人尽力帮着说好这门亲事。说亲时,男方要先给姑娘的父母各敬一撮腊烟,以表示对姑娘及其家人的诚意和敬意。如果女方家接受了这撮腊烟,那么,这门亲事基本上就定了。在丧葬中,腊烟礼是必不可少的礼节。来帮忙和祭奠的人,不管男女老少,不管抽烟与否,表家都要向他们敬烟,表示感谢。尤其是对任命在丧礼中各负其责的人时,上至“家长”,下到一般的“差使”,都要先敬一撮腊烟后再行任命。向献祭的亲朋好友敬的腊烟是表示人情;“差使”去喊逝者的亲人朋友来吊丧而敬的腊烟是表示认亲;向吹喷呐、芦笙和敲锣打鼓的人敬的腊烟是表示大家要共同出力帮助安葬老人;把祭牛交给“厨司”而向他敬的腊烟则表示责任,也就是要“厨司”看好牛;杀祭牛时,向屠夫敬的腊烟则表示主人希望屠夫把牛迅速杀死,以示吉利;把代表逝者福分的牛肉分给逝者的女儿和舅舅,并向他们敬的腊烟表示联亲,也就是说逝者虽逝,但逝者的儿子依然认他们做亲戚,今后仍然来往, 患难与共。“家长”与“总管”互相敬烟则表示感谢互相配合,顺利完成对老人的安葬。
  各个少数民族的传统服饰文化,五彩缤纷,各有特色。男的多戴本民族帽或裹以布巾,有的插羽翎; 女的头戴凤冠或帽,银串或彩丝缀之;衣着,男的有穿挽袖彩缎长袍,高靴,显得雍容典雅,有的短装束腿,携弓佩刀,神采奕奕,显得燎悍;女的衣着色彩鲜艳,伴以幸福吉祥装饰图案,富有艺术性;头、颈、足部饰物多是银质,胸(背)佩带元宝形银饰。男女有背挎绣包习惯。

知识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一卷

《吉安地区志 第一卷》

出版者:复旦大学出版社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实事求实地、系统记述安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