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城乡分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一卷》 图书
唯一号: 140320020210000182
颗粒名称: 人口城乡分布
分类号: C922
页数: 1
摘要: 吉安地区是农业为主的地区,乡村人口相对较多。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表明,乡村人口为304. 51 万人,占总人口数的78.06% ;市镇人口为95.72万人,占总人口的21.94%。城乡人口分布主要受城乡经济发展快慢的制约。1956年至1957年农业合作化中,城乡经济发展较快,商品流通略有扩大,城镇人口比重相应上升。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随着改革开放,城乡经济快速发展,城镇人口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城镇人口增长最快为吉安县,由1982年占全县总人口的3.73%± 升到1990年的39.02%,上升了 35.29个百分点,其次为吉水县。但乡村人口在各县市人口中的比重仍然较大,均在90%以上。吉安地区城镇发展起点低,但尚属均衡,小城镇多。
关键词: 人口分布 人口流动

内容

吉安地区是农业为主的地区,乡村人口相对较多。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表明,乡村人口为304. 51 万人,占总人口数的78.06% ;市镇人口为95.72万人,占总人口的21.94%。城乡人口分布主要受城乡经济发展快慢的制约。1956年至1957年农业合作化中,城乡经济发展较快,商品流通略有扩大,城镇人口比重相应上升。1958年以后,连续三年的自然灾害及1966 ~ 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经济发展受到一定的影响,城镇人口比重下降。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随着改革开放,城乡经济快速发展,城镇人口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城镇人口增长最快为吉安县,由1982年占全县总人口的3.73%± 升到1990年的39.02%,上升了 35.29个百分点,其次为吉水县。但乡村人口在各县市人口中的比重仍然较大,均在90%以上。吉安地区城镇发展起点低,但尚属均衡,小城镇多。

知识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一卷

《吉安地区志 第一卷》

出版者:复旦大学出版社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实事求实地、系统记述安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