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冻害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一卷》 图书
唯一号: 140320020210000168
颗粒名称: 低温冻害
分类号: R129
页数: 2
摘要: 低温冻害是农作物生长期内因温度偏低、热量不足,从而影响其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灾害。冻害还会影响交通、通讯、输电,影响建筑工程质量,损坏林木,危害人体健康。境内低温冻害主要有春季低温阴雨,寒露风,寒潮冰冻等。
关键词: 天气灾害 冻伤

内容

低温冻害是农作物生长期内因温度偏低、热量不足,从而影响其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灾害。冻害还会影响交通、通讯、输电,影响建筑工程质量,损坏林木,危害人体健康。境内低温冻害主要有春季低温阴雨,寒露风,寒潮冰冻等。
  春季低温阴雨如果3月上半月天气一度回暖,而3月下半月至4月上旬出现连续低温阴雨,这种连续低温阴雨天气俗称“倒春寒”。其中出现在“春分”前后的叫春分寒,出现在“清明”前后的叫清明寒,春分寒和清明寒连着出现,就叫长春寒。倒春寒对早稻播种育秧非常不利,严重影响秧苗质量,甚至造成烂种烂秧现象。
  从1954年至2000年的47年间,吉安出现重度春分寒的年份有24年,出观重度清明寒的年份有9 年,出现长春寒的年份有8年。倒春寒灾害严重的年份有:1955、1966、1972、1976、1987年。出现倒春寒的概率为62% o 寒露风9月起第一次日平均气温连续3天或3天以上低于或等于22七的降温过程称为轻度寒露风;连续3天或3天以上低于或等于20P ,或日平均气温连续2天低于或等于20T,且其中有1天日最低气温低于或等于16咒的降温过程称为重度寒露风。寒露风是境内双季晚稻抽穗扬花期的主要气象灾害。轻度寒露风在9月上旬就可能会出现,但它对农业生产影响不大;重度寒露风一般在10月上旬出现,它会使水稻灌浆受到影响,使千粒重下降,影响二晚产量,严重时会使二晚绝收。
  寒潮冰冻当北方冷空气侵入境内,24小时内降温达10T以上,并且过程最低气温达5T以下称为寒潮。吉安境内的寒潮过程平均每年有2次,多的一年有5次。寒潮最早出现在11月份,最晚在次年3 月份,但主要出现在12月至翌年2月。寒潮往往带来霜冻,冻雨,发生冻害。
  冻害是冬作物和果树林木在越冬期间遇到0T以下低温或剧烈变温所造成的一种农业气象灾害。
  当地面和物体表面的温度下降到0T或以下时,空气中的水汽就会在地面和近地面物体表面上凝结成白色的小冰晶,这种冰晶叫做“霜”,也称“白霜”。有时虽然没有出现“白霜”,但作物由于低温的影响仍然受到冻伤。这种现象叫“暗霜”或“黑霜”。霜冻是指作物表面及近地面空气层的气温迅速下降到作物生存的临界温度以下,足以引起作物枯萎或死亡的现象。“白霜”和“黑霜”都会引发“霜冻”的出现。
  冻雨俗称“冰凌”,气象上又称“雨淞” ₀当近地层和地面温度下降到0T以下时,雨滴落到地面或地面物体上,便迅速结冰,形成“冻雨”。吉安冻雨多岀现在元月下旬和2月上、中旬。严重的冻雨会造成地面、树枝、电杆、电线、房顶积冰,压塌房屋,压断树木,中断电信,影响供电,停顿交通,冻死农作物和耕牛等灾害。境内低温冻害最早见于史料的是南宋庆元四年(1198)。

知识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一卷

《吉安地区志 第一卷》

出版者:复旦大学出版社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实事求实地、系统记述安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