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雹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一卷》 图书
唯一号: 140320020210000166
颗粒名称: 冰雹
分类号: R129
页数: 2
摘要: 冰雹俗称“雹子”,是从发展非常旺盛的雷雨云中形成和降落的,常伴有大风暴雨。冰雹下降时,以其强大的冲击力冲击地面物体,砸毁庄稼,损坏房屋,危害人畜安全。吉安境内最早见于史书记载的冰雹灾害是南宋庆元六年。由于冰雹多发生于丘陵山区,平原地区较少出现,因而史书上关于冰雹记载不多。自1959年各县正式开始进行气象观测之后,也因气象站均设在城镇,山区局域性的冰雹难以观测,因此冰雹的记录也较少。吉安境内冰雹主要发生在9月至翌年5月;以井冈山和安福县出现较多,大部分县(市)冰雹出现概率为2至5年一遇。
关键词: 天气灾害 冰雹

内容

冰雹俗称“雹子”,是从发展非常旺盛的雷雨云中形成和降落的,常伴有大风暴雨。冰雹直径一般为 5 ~10毫米,大的可达10毫米以上;影响范围多呈“线状”,宽为几米到几千米,长为20 ~ 30公里;持续时间一般为10分钟左右,有的可长达30分钟以上。冰雹下降时,以其强大的冲击力冲击地面物体,砸毁庄稼,损坏房屋,危害人畜安全。吉安境内最早见于史书记载的冰雹灾害是南宋庆元六年(1200)。由于冰雹多发生于丘陵山区,平原地区较少出现,因而史书上关于冰雹记载不多。自1959年各县正式开始进行气象观测之后,也因气象站均设在城镇,山区局域性的冰雹难以观测,因此冰雹的记录也较少。
  吉安境内冰雹主要发生在9月至翌年5月;以井冈山和安福县出现较多,大部分县(市)冰雹出现概率为2至5年一遇。

知识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一卷

《吉安地区志 第一卷》

出版者:复旦大学出版社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实事求实地、系统记述安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