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水文特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一卷》 图书
唯一号: 140320020210000161
颗粒名称: 第二节 水文特征
分类号: P33
页数: 3
摘要: 降水降水形成境内降水形式以降雨为主,雪、雹极少。降水类型主要是锋面雨,其次是地形雨、对流雨。每年春季和初夏(大致3月下旬?6月),由于先后受西南暖湿气流和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的影响,境内普遍多锋面雨,特别是6月份,冷、暖气流在江南交绥,形成丰富的梅雨,是境内降雨最多的时节。盛夏,由于锋带移到北方,境内普遍少雨,常造成伏旱。秋季,境内基本被副热带高气压所控制,普遍少雨,只有深秋时冬季风南下与夏季风相遇,才形成一些秋雨。冬季,境内基本由干冷的气团控制.普遍少雨。
关键词: 水文特征 水文

内容

降水降水形成境内降水形式以降雨为主,雪、雹极少。降水类型主要是锋面雨,其次是地形雨、对流雨。每年春季和初夏(大致3月下旬〜6月),由于先后受西南暖湿气流(由西风南下与亚洲南部的西南季风北上形成)和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的影响,境内普遍多锋面雨,特别是6月份,冷、暖气流在江南交绥,形成丰富的梅雨,是境内降雨最多的时节。盛夏(7 ~8月),由于锋带移到北方,境内普遍少雨,常造成伏旱。秋季,境内基本被副热带高气压所控制,普遍少雨,只有深秋时冬季风南下与夏季风相遇,才形成一些秋雨。冬季,境内基本由干冷的气团控制.普遍少雨。
  降水量由于降水量的地区性差异很大,境内共设有129个雨量站观测降水量,其中有123站用自记雨量计观测,占总站数的96%。多年平均降水量(选101站资料统计),全区为1603. 1毫米;最大的上洞站 2155.8毫米,最小的万安涧田站1371.3毫米。最大年降水量为遂川淋洋站2940.0毫米,最小的为吉水螺田站625.9毫米;最大1日降水量遂川高坪站337.4毫米;最大1个月降水量遂川七岭站879.7毫米。
  降水天数年平均降水天数156天(以45站资料统计);最多为遂川小夏站206天,最少为新干桑庄站仅有130天。
  水面蒸发量境内共有7个蒸发站用E601型蒸发皿观测水面蒸发量,各站多年平均的年蒸发量为789.8毫米, 最大的吉安县上沙兰站达958.5毫米,最小的遂川滁洲站为653.3毫米。历年最大1日蒸发量为万安栋背站,达9. 8毫米;最大一个月的蒸发量为吉安县上沙兰站,达202. 3毫米。
  流量境内共有16处水文站,观测境内7条主要河流的流量。测得多年平均径流深为887. 2毫米,最大的右溪河的代表站滁洲站达1215.2毫米,最小的禾水的代表站上沙兰站为703. 2毫米。多年平均径流模数为29.0立方分米/秒•平方公里。最大的右溪河的代表站滁洲站达38. 5立方分米/秒•平方公里,最小的同江的代表站鹤洲站为26.1立方分米/秒•平方公里。
  含沙量境内共有4处水文站观测3条主要河流的悬移质输沙量。实测各站多年平均的年平均含沙量为 0. 14千克/立方米,最大的赣江的代表站吉安站为0. 18千克/立方米,最小的禾水的代表站上沙兰站为 0. 078千克/立方米,各站多年平均的侵蚀模数为120. 8吨/平方公里;最大的赣江的代表站吉安站达143 吨/平方公里;最小的禾水的代表站上沙兰站为70.2吨/平方公里。
  至2000年只有赣江的代表站吉安站和乌江的代表站新田站,分别观测赣江和乌江的悬移质泥沙颗粒级配。实际测得多年平均的平均中数粒径为0.0175毫米,最大的吉安站为0.018毫米,最小的新田站为 0.017毫米;平均最大粒径为1.745毫米,最大的为1.94毫米(新田站),最小的为1.55毫米(吉安站)。
  水温、水质水温境内共有4个水文站分别观测赣江(峡江)、禾水(上沙兰)、泸水(塞塘)、同江(鹤洲)的水温。多年平均的年平均水温为18. 9咒;历年中的全年最高水温为赣江的代表站峡江站34. 6七;最低水温也是峡江站1.2T。
  水质境内有36处水质监测站,分布于各主要河流上。各监测站测得水的多年平均pH值均在 7.0-7.5之间。符合一级标准,水质良好。但部分河段仍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赣江吉安段的主要污染物为氨氮,其他污染物还有高猛酸盐指数,挥发性酚等。
  境内主要水文(水位)站水文特征值,见表2-4-2ₒ

知识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一卷

《吉安地区志 第一卷》

出版者:复旦大学出版社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实事求实地、系统记述安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