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古生代岩浆岩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一卷》 图书
唯一号: 140320020210000130
颗粒名称: 晚古生代岩浆岩类
分类号: P54
页数: 2
摘要: 晚古生代岩浆岩类晚古生代境内既有岩浆侵入活动同时还有地台型海相火山活动。 侵入岩类境内仅见二叠纪侵入岩类。
关键词: 地质构造 岩浆

内容

晚古生代岩浆岩类晚古生代境内既有岩浆侵入活动同时还有地台型海相火山活动。 侵入岩类境内仅见二叠纪侵入岩类。
  二叠纪侵入岩二叠纪(华力西晚期)侵入岩的特征是岩体呈侵入接触关系,岩体与围岩界限清楚, 接触面多呈波状和树枝状,其形状多向外倾,倾角30°〜50。,与沉积岩接触地段有硅化、角岩化、绢云母化,部分为红柱石和堇青石角岩化。该时期的侵入岩在境内主要有以下三个岩体:岩体名称岩石类型出露分布范围境内规模麦壑细粒石英闪长岩新干县麦鉛乡至七琴乡一带 150平方公里英云闪长岩金滩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峡江县西面的金江乡城上、金滩及罗田乡一带 164平方公里芳洲中细粒黑云母峡江县戈坪乡芳洲一带 9平方公里花岗闪长岩火山岩类晚古生代火山活动在境内规模不大,范围不广,分布零星,但活动时间延续较长。在泥盆纪、石炭纪发现有属台地型间歇性的海相火山活动。它们多分布在坳陷扩张的地区,一般受深断裂控制。在二叠纪未发现火山活动。
  1. 泥盆纪火山岩在泥盆纪由陆相向海陆交互和海相转变时,升降运动最为频繁,扩展最为激烈, 一般都有火山活动。在遂川草林、禾源、珠田乡之间和泰和桥头乡、马市与早禾市镇之间的中泥盆统棋子桥底部,均夹有一层至多层火山岩,岩性为凝灰岩和英安岩。
  2. 石炭纪火山岩永丰藤田于梓山组中见安山玄武岩及安山玲岩。

知识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一卷

《吉安地区志 第一卷》

出版者:复旦大学出版社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实事求实地、系统记述安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