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固革命根据地的历史作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一卷》 图书
唯一号: 140320020210000050
颗粒名称: 东固革命根据地的历史作用
分类号: D02
页数: 2
摘要: 大革命失败后,根据“八七”会议精神,江西党组织在赣西南领导了多起武装暴动,大多由于敌强我弱而先后失败,唯有东固暴动胜利后适时转入游击战争,开始了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兴国地区革命的发展,最典型地说明了东固革命根据地对兴国的影响。兴国离东固最近,两地革命力量一直来往密切。东固革命根据地斗争经验,吸引了众多的革命者前来学习。1928年 5月,赣西南行动委员会成立后,省委利用东固的有利条件举办训练班,培训革命骨干力量。东固革命根据地虽然面积不大,但在大革命失败后反动气焰十分嚣张的血腥日子里,保存了革命力量培训了骨干,成为赣西南革命斗争的中心与立足点。
关键词: 革命根据地 革命理论

内容

(一)东固革命根据地是土地革命初期赣西南斗争的中心与立足点。大革命失败后,根据“八七”会议精神,江西党组织在赣西南领导了多起武装暴动,大多由于敌强我弱而先后失败,唯有东固暴动胜利后适时转入游击战争,开始了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东固暴动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邻近各县的革命者,东固暴动的斗争经验迅速传播到于都、永丰、宁都、泰和等赣西南广阔的农村,使革命武装斗争如火如荼蓬勃发展起来,使赣西南成为红色的世界。兴国地区革命的发展,最典型地说明了东固革命根据地对兴国的影响。兴国离东固最近,两地革命力量一直来往密切。1928年红七纵队与红二团在兴国地方党组织的配合下,多次在兴国境内活动,打击枫边、崇贤等地反动靖卫团。1929年初,红二团又一次进入兴国与红十五纵队会合,一举攻占兴国县城,对兴国革命斗争的开展起了促进作用。东固革命根据地斗争经验,吸引了众多的革命者前来学习。尤其是1927年下半年至1928年,邻近各县暴动失败后,一批革命者在本地无法开展工作,纷纷聚集到东固地区参加武装斗争,学习革命经验。万安暴动后,河东一部分农军肖玉成、肖子龙部队游击到东固,于都县里仁暴动领导者丘倜、桥头暴动领导者肖大鹏和吉水县水南的郭梅、龚荣等,都先后转移到东固。东固革命根据地又是赣西南革命力量的基训地。1928年 5月,赣西南行动委员会成立后,省委利用东固的有利条件举办训练班,培训革命骨干力量。经过学习,这些同志陆续潜回本地,将东固革命根据地斗争的经验迅速传播开来,有力地推动了赣西南革命形势的发展。东固革命根据地虽然面积不大,但在大革命失败后反动气焰十分嚣张的血腥日子里,保存了革命力量培训了骨干,成为赣西南革命斗争的中心与立足点。
  (二) 东固革命根据地为红四军解救了危难,为红四军东进赣南、闽西创造了条件。1929年1月,毛泽东、朱德率红四军自井冈山向赣南、闽西进军,途中受国民党军李文彬部跟踪追击,又遇反动民团威胁。红军人生地不熟,难以找到向导,后面敌军紧紧追赶,地方土豪劣绅的武装又很强,一走错路便有全军覆没的危险。这是红四军离开井冈山后最困难的时刻。为了寻求一个有党有群众的地方休整部队,2 月3日在寻乌罗福嶂召开的前委扩大会上,毛泽东决策前往东固。2月17日,红四军到达东固根据地。 朱德曾回忆:“向东固进军的队伍活像凯旋游行,农民们从每个村子涌出来帮助运送伤病员和补给,东固山下的龙冈镇原是农民运动的强大中心,家家户户出来迎接红军,要求在家中款待他们。”红四军受到红二、四团的热烈欢迎。2月22日,在螺坑的河填上举行了盛大的会师。会后,红二、四团和东固人民向红四军赠送银元4000块、子弹及大批衣服、粮食、大大缓解了红四军给养紧张的困难。红四军利用东固的有利条件进行休整,将部队建制改为纵队,同时在东固人民的帮助下建立医院、留守处,安置伤病员300 余人,毛泽覃、谢唯俊、陈东日等同志留下养伤并参加东固革命根据地的领导工作。红四军在东固得到红二、四团及根据地人民的掩护,有一周以上时间休息整顿,为日后进军赣南、闽西奠定了基础。
  (三) 东固革命根据地的斗争经验丰富了毛泽东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为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作出了积极贡献。“八七”会议后,各地相继举行了工农武装暴动。东固革命根据地首先在这种斗争风暴中诞生。在敌人“进剿”的极端困难条件下,东固根据地得到坚持、巩固和发展壮大,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创造出独特的斗争形式。1929年4月13日,毛泽东以红四军前委的名义,在致湘赣边界特委的信中指出:“在全国或一省总暴动以前政权的形式和武装的组织大须讨论,依照两年的经验,在全国至少有一省用总暴动的方法推翻统治阶级的政权以前,小区域苏维埃政权公开割据是有害无益的,如湘潭、醴陵、平江、永新、莲花、遂川不仅失掉群众,连党也几乎失掉完了,不仅不能解脱群众若干的经济痛苦,农村城市的经济基础一起毁败完了,即此问题即是使群众失掉而有余。这番我们到了东固则另是一种形式,反动势力已驱逐了,权利完全是我们的,但公开的政权机关和固定的赤卫队都没有,邮路是照常的,商业贸易是照常的,边界所受到的痛苦,此地完全没有,敌军到来寻不到目标,党的组织和群众的组织(农民协会)完全秘密着。在接近总暴动之前,这种形式是最好的,因为这种组织取得群众不致失掉群众。武装群众不是守土的赤卫队而是游击队。由25支枪起手的七、九两纵队,现改为江西红军独立第二、四团。差不多抵得上四军的三十一团了。他的战术是飘忽不定的游击……敌人完全奈何他们不得,用这种方法,游击区域可以很广,即是说发动群众的地方可以很多,可以在许多地方建立党和群众的秘密组织。” 1929年5月10日,中共湘赣边界特委召开第四次执委扩大会议,根据红四军前委介绍的东固根据地经验,调整了部署,确定了新的斗争策略。毛泽东在1930年1月5日写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指出:“朱德毛泽东式、贺龙式、 李文林式、方志敏式之有根据地的,有计划地建设政权的,深入土地革命的,扩大人民武装的路线是经由乡赤卫队、区赤卫队、县赤卫总队、地方红军直至正规红军这样一套办法的,政权发展是波浪式地向前扩大的, 等等的政策无疑义地是正确的。”“必须这样,才能促进革命的高潮。”这是对东固革命根据地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对东固革命根据地历史作用的高度评价。

知识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一卷

《吉安地区志 第一卷》

出版者:复旦大学出版社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实事求实地、系统记述安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