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固革命根据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一卷》 图书
唯一号: 140320020210000035
颗粒名称: 东固革命根据地
分类号: D02
页数: 16
摘要: 东固革命根据地,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最早创建的革命根据地之一。东固位于赣中南,以吉安县东固为中心,北至吉水县水南、白沙、永丰县罗坊;西至吉安县富田、泰和县中洞、桥市; 南至兴国县崇贤、枫边;东至永丰县潭头、沙溪、上固、龙冈、君埠,形成五县交界地区的工农武装割据。全盛时期面积达2000平方公里,人口约15万。东固革命根据地从1927年9月开创至1929年11月成立赣西临时苏维埃政府止。为期两年零三个月,经历了创建、巩固和发展三个阶段。这不仅在红四军发展史上有重大作用,而且是东固革命根据地在中国革命发展史上的重大贡献。决定成立中共东龙支部, 以确立领导核心,为开展革命活动奠定组织基础。
关键词: 革命根据地 革命理论

内容

东固革命根据地,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最早创建的革命根据地之一。东固位于赣中南,以吉安县东固为中心,北至吉水县水南、白沙、永丰县罗坊;西至吉安县富田、泰和县中洞、桥市; 南至兴国县崇贤、枫边;东至永丰县潭头、沙溪、上固、龙冈、君埠,形成五县交界地区的工农武装割据。 全盛时期面积达2000平方公里,人口约15万。东固革命根据地从1927年9月开创至1929年11月成立赣西临时苏维埃政府止。为期两年零三个月,经历了创建、巩固和发展三个阶段。
  东固革命根据地独立存在的时间不太长,地域范围也比较小,但东固革命根据地独特的斗争形势却丰富了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宝库,是与“朱德毛泽东式”、“贺龙式”、“方志敏式”齐名的“李文林式”的革命根据地。是创建赣西南革命根据地和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奠基石。尤其是1929年1月红四军游击赣南累战失利最为困难的时刻,毛泽东、朱德率红军转战到东固革命根据地,得到东固人民及红二、 四团的掩护,有一周以上的休息整顿,补充给养,使红四军重起雄威。这不仅在红四军发展史上有重大作用,而且是东固革命根据地在中国革命发展史上的重大贡献。
  东固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和形成根据地的确定东固位于吉安的东南部,介吉安、吉水、永丰、泰和、兴国五县之交。以东固号这个盆地为中心,纵横 30多千米。全境崇山峻岭,地势险要。东有雄踞三县之边的太乌山、难于攀援的仙平峰,南有高大如屏的方石岭、险峻峭拔的鸟仙岭,西有高插云端的白云山、怪石嶙峋的观音崖,北有形势险要的东固岭。西南有富有神话色彩的天马山、人称“一步只能爬九寸”的九寸岭。东南有“狐狸十八歇”,更是山陡难登, 传说狐狸过山也得歇上十八次,故有此名。鸟瞰东固,群山环抱,峰峦重叠,地势十分险要。就在这崇山峻岭之中,分布着南龙、黄沙、三采、安东、六渡、螺坑、大龙等十多个小村落。其中,养军山是个大山中的小盆地,住有二十多户人家,垦有一二百亩田地,名副其实,是个屯军养马的好地方。东固地区山高路陡,关隘甚多,交通很不便利。周围仅有五条羊肠小道通向山外,无论通过哪一条道进山,都要攀越大山,穿过隘口,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天险,形成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山高路险官府远,反动统治往往鞭长难及。东固具备创建革命根据的地理条件。
  东固人口 15万人,土地22000余亩,盛产粮食,茶油和竹木,堪称粮油之乡。但是,绝大部分田和山都被豪绅地主霸占,豪绅地主利用地租和高利贷残酷盘剥农民。这里穷苦农民的祖先大多是从闽粤逃荒要饭过来的客籍,耕种地主的土地,受尽豪绅地主的剥削掠夺,被逼得饥寒交迫,走投无路。广大贫苦农民挣扎在死亡线上,迫切要求改变现状。而且,东固地区内部的阶级构成比较单一,阶级矛盾比较集中,容易形成农民团结一致的战斗群体。更重要的是大革命时期吉安蓬勃发展的革命形势为东固造就了一批土生土长的革命知识分子,这些知识分子在东固人民群众中享有很高的威信。大革命后,东固成为邻近几县革命斗争的联络点,特别是城乡暴动失败后革命处于低潮时,东固成为革命力量的储存地。 因为东固具备了这些优越条件,所以赣西南特委选择东固作为革命斗争的中心之一。在赣西南,东固是最早开辟的一个得到巩固发展的革命根据地。
  建立党组织东固地区早在大革命时就有党的活动。1925年党的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后,吉安、兴国就有了党领导的总工会和农会等组织。1926年,东固籍共产党员赖经邦受党组织委派以吉安县教育局巡学员身份和另一位东固籍的共产党员高克念,以巡学为名回到东固,进行秘密建党工作。他们以涧东书院为据点,向青年教员和学生宣传革命思想,先后吸收了教员刘经化、汪安国、汪云从和蔑工李会风等人入党, 于1927年2月秘密建立了东固第一个中共党小组,同时成立了九区农民协会。从此党小组通过农会这一合法组织开展革命活动,用县农协拨给九区农会的九支长枪组织了农民自卫队,积极领导农民向豪绅地主展开斗争,斗争锋芒直指作恶多端的富田大土豪王初曦。农会向吉安县政府控告,请求严惩王初曦,农协的正义要求得到了吉安县县长周庭藩(共产党员)和当时驻吉安国民革命军新编第二师代理师长叶剑英的支持,立即将王初曦捕押送县,囚禁一月余。这一行动有力地打击了地主豪绅的威风,大长了贫苦农民的志气。与此同时,东固邻近的永丰、吉水、泰和、兴国等县都建立了共产党组织,广大农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相继成立农民协会、农民自卫军等组织,掀起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1926年11月, 吉水县水南区农协带领四五千农民捣毁了水南天主堂,痛打意大利神父雷元照,罚款5000元银洋;白沙区农协组织农民捉拿大土豪罗广森、周仁游街示众,罚款3400元银洋。1927年5月,永丰、吉水两县农民武装联合行动,消灭了盘踞在吉水冠山一带的北洋军残部,俘敌8名,缴获银洋600多元。7月,方志敏来到吉安指导农民运动,号召农民坚决与国民党右派作斗争。这些斗争为建立东固革命根据地打下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全国陷于白色恐怖之中。8月6日,吉安反革命政变, 国民党驻吉安第八师师长朱世贵,诱捕共产党员和革命组织负责人,惨杀中共党员、吉安县总工会委员长梁一清,农民自卫队队长钟祥钦和县商会会长晏燃三人,同时封闭工会、农会等各种革命群众团体,大肆搜捕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革命受到挫折。然而,共产党人并没有被吓倒、被征服,纷纷从城市秘密转入农村和山区,坚持斗争。东固的赖经邦、高克念、曾炳春、刘经化、汪安国等人,几经曲折,由吉安潜回家乡东固,继续进行秘密革命活动。
  1927年9月,遵照上级党的指示精神,赖经邦、高克念、曾炳春等人经过二十余天的秘密准备,在东固敖上段蔚林家中召开了党的积极分子会议。到会的有赖经邦、高克念、刘经化、汪安国、曾炳春、汪云从、段蔚林、胡鸣岗、罗东天、戴希贤、黄启绶、李会风等十二人。会议由赖经邦主持,会上大家激昂慷慨, 坚决表示:“不做怕死鬼、要当革命人” o大家分析了当前形势,摆明了东固的有利条件:1 •东固的地势险要,有高山峻岭,易守难攻;2.这里离反动势力中心吉安城很远,易于积蓄革命力量,发展革命势力;3•东固处于兴国、泰和、永丰、吉水等县交界处,便于沟通邻近各县革命力量;4.东固地区的群众是被人歧视的弱小民众,有强烈的革命要求和革命愿望;5.本地的反动力量薄弱;6.有斗争经验丰富、工作能力过硬的坚贞的革命知识分子作领导骨干、能与劳动人民融洽为一体;7.东固地区范围内有大小山沟山窝千多个,可以隐蔽革命力量,又可以同反革命武装周旋;8.“天下敌我者是辅我也”,有大敌王初曦在东固的大门口,可以时时促使我们提高警惕,加强斗志。这些都是有利于对敌斗争,有利于发展红色政权,巩固红色政权的优越条件。最后会议作出了以下决定:第一,恢复和发展党的组织。决定成立中共东龙支部, 以确立领导核心,为开展革命活动奠定组织基础。会上选举赖经邦为支部书记,支部之下暂设立五个党小组:敖上小组,由段蔚林负责;东固小组,由刘经化负责;江口小组,由戴希贤负责;南龙小组,由罗乐天负责;安乐小组,由汪安国负责。各小组在支部领导下,深入群众,物色可靠对象,各自向四周发展壮大党的组织,开展政治宣传,组织群众起来打土豪,筹款子。第二,恢复和发展农民协会。决定在党支部领导下,由赖经邦、曾炳春、刘经化、汪云从、李会风等五人负责,在原九区农民协会的基础上,尽快组织起来成立东固农民协会,以便通过农民协会,发动群众,团结广大农民,组织领导抗粮、抗债、支援革命军, 并通过农民协会的活动,培养和考察入党对象。第三,建立革命武装。决定收集大革命时期原九区农民协会的九支枪,成立工农军,归东龙支部领导,派段蔚林前往永丰县丝茅坪争取“劫富济贫”的段月泉、段月忠兄弟的武装全部带来东固,并以段月泉为副队长,增强革命武装力量,开展游击活动。会议结束的当晚就开始行动,贴出了“打倒土豪劣绅”、“抗租抗债抗税抗息”等标语,并将敖上的一个反动地主和一个公开反对农协的地主狗腿子立即捕来处决,以此显示农协的威力,大力鼓舞了贫苦农民的革命斗志, 打击了统治阶级的反革命嚣张气焰。敖上会议高举武装斗争的旗帜,为东固暴动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作了全面的准备和部署,是开创东固革命根据地的起点。
  东固暴动 1927年10月,东龙党支部根据敖上会议的决定,着手组建一支工农革命武装,在敖上成立了东固最早的革命武装工农革命军,赖经邦任队长。接着,进行争取以段月泉为首的“三点会”绿林武装的工作。 段月泉又名段起风,永丰县芹菜坑丝茅坪人,岀身贫苦,做过长工,读过三四年书,学过武艺,力大惊人, 因受地主迫害,参加“三点会”,当上头领。段月泉的三哥段月亮是赖经邦的姐夫,段月泉又是段蔚林的堂弟。因此,东龙党支部通过段月亮和段蔚林几次劝说段月泉改弦易辙,参加革命,赖经邦用革命道理开导段月泉,申明大义,把这位“只服天管”的绿林好汉说服了。10月底,段月泉率部20余人从兴国县娱蚣山到东固参加工农革命军,段月泉被任命为工农革命军副队长。东龙党支部,在建立和扩大工农革命军的同时,积极准备暴动。11月初,曾炳春探得吉安城国民党驻军调防,城内空虚,东龙党支部当机立断,抓住有利战机,举行暴动。1927年11月12日,由赖经邦、曾炳春、段蔚林、段月泉等率领60多名工农革命军连夜奔袭富田,捉拿罪恶昭著的大豪绅王初曦,暴动队伍到达富田王家村时,王初曦早已闻风而逃,仅抓获其弟王良照。工农革命军抄了王初曦的家,把财产分给当地的贫苦农民,宣传贫苦农民要团结起来,跟共产党闹革命,打倒土豪劣绅。这一行动震撼了靠近东固的邻县,特别是富田到吉安城的新安、新号、陂头、值夏、永和等地。暴动队伍大胆地挺进到距吉安城仅20千米的永和坏,筹得军饷近万元。接着又游击到吉水县水南,收缴吉水豪绅地主枪支16支,于26日返回富田。暴动队伍在富田宣传工农革命的伟大意义,控诉反动派王初曦的罪恶,发动富田群众起来革命。同时还召集富田地区的缝纫工给暴动队伍做了百余套军服,然后凯旋回师东固。
  武装割据扩展东固暴动胜利,使东固工农革命军声威大震,邻近绿林首领纷纷投奔。泰和县紫瑶山的孙道发、永丰县良村民团首领梁一杰、东固三彩“三点会”头人曾金山都先后带人带枪参加了工农革命军。东固工农革命军不断在邻县边沿山区开展游击斗争,组织农协,打土豪筹款,发展了这一地区的农村武装斗争。 东固根据地的创建成了周围革命人民的依靠和希望。1928年上半年,四周附近的农民纷纷组织起来,开展斗争,不断前往东固取经求教。东固工农革命军对各地农民武装有求必应,主动支援,大大加强了东固与边界各县的联系,推动了附近各县武装斗争的开展。在东固北面,工农革命军的武装活动扩展到吉水县的罗沆坑、水南、白沙和富田花岩等地,帮助地方建立秘密党小组,参加了白沙、水南暴动和捕杀反动武装红枪会的斗争。在东固南面,工农革命军的武装活动扩展到了兴国枫边、西林、崇贤、大龙等地, 进行了抗租、抗粮、抗税、抗债、抗息的武装斗争,将武装暴动引入兴国党的重要议事日程,从此兴国武装斗争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革命很快影响到兴国、于都、宁都广大地区。1928年3月,第七纵队应于都党组织邀请,派出詹天龙、梁人杰带领队伍前往于都桥头支援农民暴动。在东固东面,工农革命军在永丰县的潭头、芹溪、沙溪一带秘密组织农会,帮助建立党小组,组织了芹溪、潭头和沙溪暴动。在东固西南,工农革命军在泰和中洞的伯佐、诸贤坑、桥市等地成立了农协,制定了“三抗”、“五抗”斗争策略。 与此同时,于都桥头、万安等地党组织领导的暴动失败后,将这两支革命武装的部分人员都转移到东固进行休整,学习东固革命武装经验。东固党组织和东固工农革命军通过几个月的英勇奋战,在以东固为中心的周边地区取得了极大成功,发展党的组织、建立乡村农协、扩大革命武装,使这块五县交界之处, 变成了革命的红色区域挺然屹立,标志着东固革命根据地的形式。
  东固革命根据地的巩固三上井冈山东固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紧密联系在一起。从组建江西工农革命军第三师第七、第九纵队到红二团成立,东固革命根据地的领导人一直想方设法打通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联系。从1928年初春开始,先后三次派人送信到井冈山给毛泽东和朱德,介绍东固革命根据地的情况,每次都胜利完成任务,并带了回信到东固。这是促成1929年2月红四军与红二、红四团在东固会师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东固革命根据地联络员刘岱后来在《东固送信到井冈》一文中回忆:“1928年初开始,我随东固游击队的一个排长和一名战士曾先后三次送信上井冈山给毛委员,并且每次都取了回信带回东固。 第一次是在1928年2月,我们一行3人,都穿老百姓便服,每人随身带上枪和手榴弹,从东固出发,结果胜利完成任务后回到东固。第二次是1928年农历6月间,我们一行装扮成卖牛的,那时因我年纪最小、 穿上便服、牵头小牛,样子像极了,一点破绽也看不出来。我们从泰和桥头岗出发,把信送给了井冈山上的朱毛等领导人。1928年农历10月,东固领导人第三次吩咐我们送信上井冈,任务照样完成得不错。” 毛泽东就是从刘岱等人的口信中对东固革命根据地有了初步的了解,因而在部队危急之中,选择了东固革命根据地作为休养生息之地。
  组建地方红军 1928年1月,江西省委为加强赣西南武装暴动,决定撤销赣西、赣南特委,在赣州成立赣西南特委, 王为宪任书记,并成立赣西南革命委员会。2月,新成立的赣西南特委根据省委指示,决定将东固工农革命军与永丰、吉水的农军合并,并吸收吉安、吉水、永丰等地工农群众参加,成立江西工农革命军第三师七纵队,赖经邦任党代表,吴江任纵队长,曾炳春、柏金善任秘书长。下设三个区队和宣传队、运输队等。 第一区队指导员朱继武,区队长梁人杰;第二区队指导员郭梅,区队长肖大鹏;第四区队指导员邓知非, 区队长杨金芳,全纵队150余人,80多支枪。与此同时,经赣西南特委批准,以吉安县延福地区李锦云等人组建的油田、塘东的工农游击队为基础,吸收吉安、吉水、分宜等县部分游击队和赤卫队,组建江西工农革命军第三师第九纵队,李育青任纵队长。3月,第九纵队奉特委之命调入东固整训。第七、第九纵队在永丰岭村会师,省委派詹天龙、叶天雷、金万邦等人前来加强东固革命的领导,成立七、九纵队总指挥部。叶天雷任总指挥,詹天龙任党代表,赖经邦任参谋长。七纵队队长段月泉,党代表詹天龙(兼),九纵队队长李韶九,党代表金万邦。七、九纵队以东固为据点并肩作战,不断扩大游击区域,东到南龙,西到南沆、三彩,南到螺坑及兴国的大龙、白石,北至九寸岭、大坑、富田,纵横三四十里,都是七、九纵队的活动范围。继七、九纵队组建后,特委于吉水白沙一带收编原北洋军残部何金山等近百人,成立江西工农革命军第三师第八纵队,何金山任纵队长。但何金山对革命没有认识,打家劫舍恶习未改。5月,何金山勾结土豪劣绅叛变革命,被部下打死。经特委批准,以武力处决其首领,分编部队,取消番号。1928年9 月,七、九纵队奉令调往吉水阜田整训。在整训期间,在赣西特委负责人鄢日新、李文林主持下,两纵队合并,正式编为江西工农红军独立第二团,李文林任团长兼党代表,段月泉任副团长,袁振亚任政治部主任,刘泽民(即刘沛云)任参谋长。下辖四个连队、一个政治宣传队,全团共300余人。红二团成立党委, 隶属赣西特委。自红二团成立后,赣西特委以东固为后方根据地,将笨重的东西和粮草等放在东固,李文林率领主力部队,向50千米以外的地方出击,进一步扩大活动范围,战斗目标是大力扫除周围大镇子与县城的靖卫团。一部西出吉安、吉水、赣江沿岸城镇,其他或东向龙冈到广昌及福建边界一带,或南往兴国、于都、宁都到石城,或北去永丰、乐安,部队每到一个地方就帮助建立地方武装,组织帮助发展区乡政权与农民协会。1928年12月底,红二团回到东固,进驻养军山。到1929年1月初,红二团发展到800 多人。与此同时,在赣南地区建立了几支革命武装。1928年3月,赣南特委负责人肖韶、钟声楼、朱学玖等,在于都北部的桥头地区建立一支赤卫队。6月,赣南特委以桥头赤卫队为基础,在兴国东村建立江西红军第十五纵队,钟声楼任队长,朱学玖任党代表。1929年1月,又在兴国的寨脑将兴国、于都的游击队组建为江西红军第十六纵队,钟先桐任队长,张文焕任政委。2月初,赣南特委领导的红十五、红十六纵队和赣西特委领导的红二团在兴国莲塘会师,根据斗争形势需要,赣西、赣南两特委决定,以红十五、红十六纵队为基础,加上周围部分红色地方武装,由红二团抽出100多名干部战士,组建了江西工农红军独立第四团,团长段月泉,政委金万邦,参谋长黄志道(即刘沛云)。红二、四团成立后,在李文林的领导下,创建了秘密割据的形式,采取飘忽不定的游击战术,以东固、延福根据地为依托,用波浪式的推进策略,把军事斗争和群众工作结合起来,把游击战争和根据地结合起来,丰富了毛泽东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为人民军队发展和根据地的巩固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粉碎“五县会剿” 东固革命根据地的崛起,严重地威胁着国民党在赣西南的统治。国民党军及地方反动武装无比憎恨,企图消灭东固革命根据地。大土豪王初曦纠集富田、新安、新坏、陂头、值夏等地豪绅地主,购买武器,组织100多人的“五市联防”反动武装,几次进扰东固革命根据地,但找不到红军七、九纵队和革命组织的踪影,只能烧屋抢劫搞破坏。此时,永丰石马、吉水水南的地主武装“红枪会”相继侵犯东固。1928 年5月,兴国枫边、崇贤靖卫团和泰和天符庙靖卫团几次联合进袭东固,大肆抢劫民财,屠杀工农。正值东固革命根据地赤白斗争日益尖锐残酷,七、九纵队保卫东固革命根据地处于艰苦斗争之际,为了保卫和巩固东固革命根据地,加强对赣西南武装暴动的领导,江西省委把赣西南定为全省暴动的重点区域, 派出不少军事政治干部加强东固根据地领导。1928年5月,在东固专门成立了赣西南行动委员会,刘士英任书记,肖韶、丘倜、詹天龙、赖经邦等人任委员,专门指导赣西南各地的武装暴动。东固根据地军民面对“进剿”,严加防范,东西南北各隘口均设紧哨,一有情况,即鸣号报警。1928年6月30日,赖经邦率领第七纵队和东固数百名群众攻打兴国枫边靖卫团,捣毁靖卫团的巢穴,但在追歼残敌中遭遇伏兵,赖经邦不幸被捕,惨遭杀害。这位东固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者壮烈牺牲时年仅29岁。赖经邦牺牲后,段月泉率队伍痛歼了枫边靖卫团,枫边贫苦农民纷纷起来组织农民协会,举行暴动。1928年7月初,延福地区油田靖卫团为非作乱,第九纵队奉令调回延福保卫红色政权,油田靖卫团首恶彭家瑶、周芝梅等恐慌万分,纠集安福枫田靖卫团与朱世贵一部敌军共几百人,企图消灭九纵队。九纵队在延福党组织配合下,依靠当地人民,在洪塘村背松林与敌交战,当场击毙彭家瑶,缴枪几十支,旋即攻打固江靖卫团获胜, 缴枪30多支,部队得到扩大。九纵队返回延福不久,兴国大龙、崇贤支部负责人谢云龙派李挺到东固求援,党代表曾炳春率领第七纵队前往协助崇贤暴动。崇贤人民在七纵队密切配合下,公开举行武装暴动,活捉并处决了恶霸罗爵高、罗镰扬,击毙了靖卫团长曾文绚,没收了恶霸地主邹瑞槐的浮财分给贫苦农民,取得了崇贤暴动的胜利,从而拔掉了东固南面这个反动据点,进一步加强了东固与兴国之间的联系。侵犯东固革命根据地的靖卫团,一个个被东固军民合力击败,东固革命根据地不仅没有压垮而且愈加强大。于是,反动派更加丧心病狂地拼凑力量“会剿”东固。发动了所谓“五县会剿”,大规模地向东固进攻,吉安、吉水、永丰、泰和、兴国五县反动派组织联合指挥部,由吉安县县长邹松任总指挥,兵分四路,同时向东固扑来。七纵队见敌人众多,来势凶猛,退驻养军山,待机歼敌。敌人进入东固骚扰了 20 余天,毫无收获,便玩弄“招抚”阴谋,企图诱骗七纵队出山,一举消灭。党组织当机立断,将计就计,一面派些老年下山与邹松谈判,佯言接受改编,约定下山时间和接洽地点,一面积极部署兵力。下山那天,第七纵队兵分三路临近东固坏时,敌人正在吹号集合列队迎接。第七纵队发起猛攻把敌人重重包围,敌人乱成一团,纷纷争先逃命。邹松与吉水靖卫团长郭子高被地主孙修伦兄弟营救逃出,其余敌人被歼灭, 所谓“五县会剿”以敌人彻底失败而告终。从此,国民党军再不敢贸然侵犯东固革命根据地。第七、第九纵队积极地游击在根据地周围的边沿山区,打击敌人,发动群众,帮助群众建立革命组织和地方武装,使得东固革命根据地不断巩固和发展,成为赣西南人民斗争的一面旗帜。
  党组织和政权壮大 1927年9月,敖上会议决定成立东龙党支部后,东固党组织的建设也随着革命根据地的扩展而不断巩固发展。江西省委和赣西特委、吉安县委也密切关注东固党组织的建设,从政治上、思想上给予各方面的指导和关心。1928年2月,在东固党支部的基础上,成立了中共东龙区委,高克念任书记,下辖东固、敖上、江口、南龙、安乐、六渡、三彩七个支部,有党员50余名。1928年10月,东龙区委改为东固区委,刘经化任书记,下辖东固、富田、水南、白沙、崇贤、枫边、潭头、沙溪等20多个党支部,党员300余名。 到1929年初,整个赣西地区党组的建设,东固区委居首位。东固革命根据地的范围,东西宽34千米,南北长60千米。东起永丰沙溪,西至富田陂下,南起兴国崇贤,北至吉水白沙;还包括兴国、宁都、于都、永丰、乐安、吉安、泰和等地的游击区域,东固革命根据地进入全盛发展时期。1929年5月,赣西第一次党代会在东固召开,大会为贯彻党的“六大”精神,作出了《加强政权建设和加速土地革命大纲》的政治决议,选举产生了新的特委,冯任当选为书记。赣西特委进一步加强了东固革命根据地的领导和红二、红四团的政治、军事建设。在中共东龙区委成立的同时,农会组织也迅速发展,先后成立了东固、南龙、敖上等24个农协,发展会员4000余人。“一切权力归农会”,党组织通过农会行使政权机关的一切权力, 管理农村一切行政事务。1929年7月,根据赣西特委的指示,东固成立革命委员会,傅月照任主席。从此东固红色政权由秘密走向公开。一些群众组织,少共委员会、拥护红军委员会、妇女工作委员会、职工联合会等应运而生;成立了赤卫队,下设快枪队、土枪队、土炮队、给养队、侦探队、交通队、救护队等。10 月,在东固革命委员会的基础上又成立了东固区苏维埃政府,罗宗清任主席,下设财政、军事、社会保险、 教育四部和土地、人民审判委员会。三彩、安乐、南龙、江口等23个乡也建立了苏维埃政府。同时,赣西革命委员会成立。11月召开赣西临时工农兵代表会议,出席会议代表100余人,成立赣西临时苏维埃政府。1930年2月又召开赣西县区苏维埃代表联席会议,正式成立赣西苏维埃政府,曾山先后担任赣西革命委员会主席、赣西临时苏维埃政府主席、赣西苏维埃政府主席。至此,以东固为中心的赣西红色区域连成一片,赣西革命根据地已经形成。
  经济和文化建设反动派对东固革命根据地不仅进行频繁的军事“进剿”,而且进行严密的经济封锁。东固党组织和苏维埃政府十分注重加强根据地的经济和文化建设,采取各种措施,建立和完善相关经济服务机构,创办和完善文化教育卫生设施,使东固革命根据地的经济建设有声有色,成效显著。
  土地革命东固红色区域的土地革命,从“三抗”、“五抗”开始。1927年10月,在共产党员赖经邦、曾炳春、刘经化等领导下,在九区农协的基础上重建了东固农民协会,发展了大批农协会。东龙党支部通过农民协会把广大农民群众团结在自己周围,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打土豪分浮财、烧地契、创建工农武装割据的斗争,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1929年7月,东固革命委员会成立后,在革命委员会领导下,进行分配土地。当时东固农民“已相当认识土地革命之意义”,不断提出对土地的要求。革命委员会通过各群众团体,广泛宣传土地革命的意义和政策,大造声势,深入发动群众、组织群众。根据《兴国土地法》没收一切地主阶级和公共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土地分配的原则是:以乡为单位,按土地肥瘦分甲乙丙三等拉平。凡本乡区人民,不分性别,三岁以上的均为一人头,按人头平分,土地所有权则归乡苏维埃政府。在土地分配方针确定以后,革命委员会下设的土地委员会负责查实登记土地数量,划分土地肥瘦等级,调查统计人口数目,计算分田标准,酌量肥瘦,分配到户。从事手工业的工人分半份,码头工人、矿山工人不分田。分田的结果,最少的乡每人分田3 •亩以上。竹木、山林则归乡苏维埃政府管理, 农民每年作一次无代价的修山;收获的茶油,廉价卖给根据地区域内的人民。孤儿寡妇,由所在乡负责其全部生活费用,但寡妇年在30岁以下者,劝其择配;31 ~50岁者,劝其学习工业。土地革命使东固人民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的夙愿,进一步激发了农民的革命热情,解放了生产力。农民分得土地后精耕细作,施足肥料。农会干部带头搞生产,农会奖励发展农业生产者,各自然村组织生产小组进行互助互耕, 并且开展组与组之间竞赛,大大推动了农业生产,产量不断增长,亩产增至300斤以上,平均增产幅度达 50%。
  淘金坑兵工厂 1927年10月,在敖上建立东固第一支革命武装工农革命军。革命的武装队伍急需武器,但筹款购买“洋”式枪弹,或从敌人手上夺取枪支弹药,不甚容易,于是自己制造枪支弹药便成了当务之急。党组织派谢云龙负责筹建兵工厂,1928年春着手筹建。兴国、吉安、泰和三县交界的白云山下的淘金坑,属吉安县东固境内,地处偏僻,加上白云山高山峻岭,古木参天,道路崎岖,行人稀少,群众基础较好。经过再三研究,东龙区委和第七纵队决定将兵工厂设在淘金坑。经费的筹集,一是由筹建人和工作者自愿地无偿捐款;二是规劝或强制地主、豪绅“捐款”,这一项资金来源是主要的;三是由上级党组织拨款。资源的来源,除铁和硫黄从外地购买之外,硝和木炭都是就地取材自己制作。铁是收购当地农户的破铜烂铁和从外地购进的生铁;木炭是组织人员到附近深山密林中砍伐树木烧制而成;硝则是组织人员挨村挨户去打扫老年房屋的碱土,进行洗滤熬炼和提取。在简陋的条件下,建立了由铁工厂、熬硝制火药厂、木炭场以及采购、交通、外地联络点等组成的淘金坑兵工厂。淘金坑兵工厂的主要负责人是谢云龙,兵工厂的筹建与生产,自始至终是由谢云龙规划、组织和领导的。兴国县大龙小坑的毕雄飞和白石六门的雷贵鹏 (即李挺)协助谢云龙做具体工作。兵工厂厂长由赤卫队队长徐发松兼任,谢芳繁任经理,徐发松兼任铁工厂负责人;陈绍唐任熬硝、火药厂负责人,谢芳规任木炭场负责人,欧阳科辉、温家修为采购员,凌晓古、谢德清为交通员,谢式初、徐丽洁、罗礼修、曾树骏为外地联络员。淘金坑兵工厂起初以制造土枪和土炮为重点,同时兼制梭镖和大刀,大大充实了第七、第九纵队的军事装备;接着又在东固街上办了贫农工艺厂,专门为第七、第九纵队生产军队被服、绑腿、袜子等制品,供应军队需要。
  东固平民银行反动派企图以经济封锁,扼杀红色政权。在这样极端困难的环境下,为了沟通东固根据地与白区的经济联系,活跃东固的市场,解决东固人民和部队的给养问题,发展根据地的生产,东固区委领导和根据地军民积极开展反经济封锁斗争,同时决定成立东固平民银行。东固平民银行在东固区委的领导下工作。为使银行工作尽快开展起来,成立了平民银行工作委员会,委员会由黄启绶、刘经化、汪安国、王金享、邱有文、李文连和两个外地人组成,黄启绶任行长。平民银行创办时,筹集银洋4000元作为基金,同时印发纸币。到1928年春又扩大基金为8000元银洋,发行纸币2万元。基金的来源:1.向东固地区的党员、干部借一部分;2.由当地的社会公堂及富有之家捐助一部分;3•在区委的革命活动经费中借一部分;4.开展银行储蓄,宣传动员革命群众向银行存款。当时根据地党员、干部的生活非常艰苦,可是他们对建立平民银行的信心十足。广大党员、干部在省吃俭用的情况下,向银行捐助资金,使银行工作开展得很顺利。创办银行主要是建立信用,取得群众的信任,尤其对外地来东固做生意的人特别守信用。在资金不十分充裕的情况下,为了做到群众随时兑换,每逢东固街土于时,银行派专人到各店铺、货摊调查摸底当日交易的现金情况,掌握资金流动的规律,做到心中有数。银行刚开办时,外地来做买卖的生意人收到纸币,离开东固时要到银行兑换现洋。这时银行做到随到随兑,有多少兑多少,时间久了,信用建立起来了,群众就不像以前那样急于挤到银行去兑换银洋了。外地来做生意的商人,都认为东固平民银行的纸币过得硬、靠得住,携带方便,有的还将银洋兑换成纸币,以便携带。 东固平民银行开始发行的纸币,原面值有四种,为1元、5角、200文、100文。1929年扩大基金8000 银元,发行纸币2万元,增印了 2元的纸币。1929年春,红四军到达东固,与红二、红四团会师后,毛泽东对东固平民银行很关心,在工作上给予指导,使得东固平民银行的威信又有提高,随着红色区域的不断扩大,东固平民银行发行的纸币的流通范围扩大到兴国、泰和、吉水、永丰等地。1930年秋,红军攻下吉安退回东固时,给东固平民银行拨来了两台石印机,配备了石印工人。东固平民银行的纸币也全部换成石印,能够添上彩色,纸币比以前油印的美观大方多了。有的农民为了送亲友“贺礼”,要到平民银行兑换几张新纸币,以示对亲友的诚意和尊敬。东固平民银行的创立和发展,为巩固东固革命根据地,粉碎敌人的经济封锁,活跃红色区域人民的经济,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东固消费合作社反动派沿途设兵置关,阻止商人进东固山区经商,严禁食盐、布匹、药品等群众日常必需物资进山。 山里山外的物资交流被卡断了,日用物资供应紧张。加上一些私商乘机敲诈盘剥,使根据地的日用必需品严重缺乏,价格十分昂贵。面对这样一种艰难的局面,东固区委决定创办东固消费合作社,以缓解日常用品供应紧张的困难,方便山区人民的生活,打破敌人的经济封锁。1928年底成立东固消费合作社, 1929年冬由东固区苏维埃政府拨款六七千银洋和群众集资建立了东固消费合作总社。东固消费合作总社下设东固、南龙两个分社,总社社长欧阳坚泉,1931年郑传辉接任。东固、南龙两分社均受总社领导, 各有工作人员2人。两分社负责人由社员选举,如有不称职者,随时召开社员大会罢免。东固消费合作总社经营的项目有:布匹、茶油、食盐、红白塘、黄烟、火柴、棉带、套鞋、草鞋、斗笠等南北杂货。后来不断扩大业务,加工生产农具,收购山货,帮助农民发展生产。分社的经营项目大致与总社相同,除布匹由总社批发外,其余则自行购销。当时东固四周都是白色政权,敌人封锁非常严密,购运物资进山相当困难。 东固区委领导山区人民开展艰苦的反经济封锁斗争,在东固以外的富田、新安、新坏、陂头、值夏等重要土于口都设立了秘密收购站,采取各种方式,冒着生命危险,千方百计把一些根据地奇缺的物资运进山来, 保障了群众生活的需要。合作社的工作条件十分艰苦,工作人员发扬“一双草鞋一副担,艰苦朴素为人民”的革命精神,风里来雨里去,坚持公平买卖。有时因陋就简摆摊进行营业,有时挑起货担穿山林、走村寨,送货上门。每人每月只有3元钱的伙食费,从不闹待遇,不计报酬,也不利用职权多买一两盐,多扯一尺布。晚上办公只用一盏小油灯,两三人挤在一张床上睡觉。钱柜自己做,货架、货担坏了自己修, 始终坚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工作人员除了做好本职工作外,还经常自带干粮,自觉地参加拥军优属活动。晚上清货结账后,主动帮助东固平民银行工作到深夜。这种无私无畏,勤勤恳恳,艰苦奋斗,一心为人民的精神,受到区苏维埃政府的鼓励和表扬,受到人民群众的尊敬。
  东固消费合作总社还兴办了东固锅炉厂、六渡铁厂和油墨蜡纸厂。东固锅炉厂专造犁头、犁壁、铁锅、铁罐等生产和生活用品。六渡铁厂专炼生铁,产品自行销售,有时也由合作总社代售。油墨蜡纸厂生产的油墨、蜡纸,除了能满足东固苏区各机关办公、宣传需要外,还外销到邻近县区的红色区域。1930 年冬,油墨蜡纸厂被中央印刷厂接管,迁到瑞金。东固消费合作社一直坚持到1934年底才停办。在开办的六年时间内,为支援革命战争,打破敌人的经济封锁,活跃苏区经济,保障苏区人民供给,发挥了很大作用。
  东固赤色邮政分局 1929年3月冻固赤色邮政分局成立,钟声侑任局长。通过赤色邮局与外地传递了信息,沟通了联络。1930年3月,赣西特委在吉安富田召开第一次党代会,会议决定“加紧交通工作,开办赤色邮政”。 随后,在东固赤色邮政分局的基础上在富田匡家村中心开办了苏区第一个邮政管理机构一一赣西南赤色邮政总局,营业所设在富田街东面的“普德庙”。同年5月18日,赣西南特委颁发通告《目前组织上中心任务》,指岀各级党部应该注意建立组织交通工作,规定“东路之永丰、宁都以东固为交通中心”。赣西南特委颁发了苏区第一个赤色邮政简章及工作大纲,总局发行了苏区第一枚“赤色邮政”邮票。10月,又发行了第二套邮票,全套共3枚。面值和刷色分别为1分蓝色、3分黄绿色、8分蓝色。邮票主图案为 “8”字形花框内直列“赣西南赤色邮政”字样,上端左右两角圆框内为中文面值,下端左右两角圆框内,1 分票、3分票、8分票分别印有“邮政”二字。邮票图幅约为24毫米x 19. 5毫米,无齿孔,白纸石版印刷。 这套邮票仅在赣西南苏区30多个县内流通使用。到1931年上半年,总局管辖的县局已发展到20多个, 标志着苏区邮政事业进入到一个新阶段,为后来统一邮政打下了基础。赣西南赤色邮政总局不断随军迁移,1931年5月迁移至永丰龙冈时,改为江西省邮务总局。
  东固红军医院红二团频繁地向东固周边县乡游击,急需一所医院治疗伤员。1928年10月,红二团在三彩山坑筹建了一所红军医院,只有几十张病床,医疗条件差。由于敌人的经济封锁,药品奇缺,大多是用草药。 1929年3月,医院迁到东固瑶下后改为赣西第一后方医院。医院虽小,对红军伤员的康复却起了很大作用。国民党军队发动一至五次“围剿”期间,东固人民遭受很大困难,饥寒贫病。为了抵抗各种疾病,保障人民健康,1929年春,东固区委和东固苏维埃政府决定在东固街设立药材部,地址选在东固街原赵光远店内。药材部经理杜仁藻,医师詹小春、胡世拨,司药员邱祖贻、唐思遵、刘波平。药材部成立后,每天都有不少的人前来求医求药,医师极端负责,精心治疗,为人民治愈了各种疾病,保障了东固人民的身体健康,有力地支援了生产和革命。
  红军学校 1928年10月,东固区委在东坑祠堂开办了活动分子学习班,培养政治、军事干部。1929年2月,毛泽东、朱德率红四军到达东固与红二、红四团胜利会师,并留下毛泽覃和曾任红四军三十二团党代表的陈东日等一批红四军伤病员在东固养伤,同时帮助指导东固区委和红二、四团的工作。3月,按照红四军在井冈山宁冈龙江书院举办红军教导队的方式方法,以东固干训班学员为基础,在东固螺坑办起了红二团教导队,又称东固教导队,由陈东日担任队长,有学员100多人。每天三操两课,学军事、学文化、学政治。1929年6月,按照赣西南特委的指示,红二、四团教导队由李介恩任队长,肖龙章任党支部书记,陈东日任政治部主任,不久由金万邦接任。1929年9月,红二、四团教导队由东固螺坑迁到富田陂下,开始称红军学校。1930年2月,在“二七”会议上,根据红军发展的需要,决定建一所规模较大的红军学校。 当时陈东日向毛泽东提出要求回红四军工作,毛泽东说:“赣西南现在是我们的家,你就在家里办好这所红军学校吧。”这所学校正式称中国工农红军学校,校长毛泽东,陈东日任教育长。教育长下设军事主任和政治主任两种教官,教官大多是黄埔军校毕业的。学员有100多人,成立了步枪、迫击炮、特种三个军事大队,大队下设中队、分队、小队。党内组织为校委会,直接受赣西南特委领导。课程的设置主要是两门:一门是政治课,一门是军事课。红军学校还配有枪支200多支,除了上课外,学员要参加战斗。红军学校的学员和地方红军部队一起,分别参加了第三、第四、第六、第八次攻打吉安的战斗,学员表现得非常英勇。1930年6月,中国工农红军学校由富田陂下迁至陂头永慕堂,改称为赣西南红军军官学校第三分校,前期朱德任校长,毛泽东任政委,陈奇涵任教育长,陈东日为学生总队长。学员有600多人,设有五个军事大队、一个政治大队,开设了军事、政治、医学三个专业。红四军离开赣西南后,李文林继任校长,金万邦继任校委书记,后由陈东日任校长兼校委书记。不久,红三分校迁至吉安青原山阳明书院旧址。10月,红军攻下吉安后,红三分校迁到城内吉安五中,在撤离吉安时迁永阳。1931年7月红三分校解散,学员编为红一方面军教导总队。
  学习教育运动 1928年9月初,东龙区委在东固街兴办了一所平民小学,宋振育任校长,招收学生100人,后改名为列宁小学,编写了《农民讲话》、《工人讲话》、《妇女讲话》、《战士讲话》等课本。随后,各乡也陆续办起了列宁小学,各村开办了农民夜校和识字班,组织农民学习政治和文化知识。工农群众学习热情非常高,以祠堂、庙宇做教室,利用生产之余及饭后休息时间在田头空地习文识字。各乡村还开展生动活泼的文化娱乐活动,工农群众自编自导自演文艺节目。东固区委和红二、红四团均成立了演出队,各乡村有“三角班”等民间演出团体,在显眼的房屋墙上刷写革命标语.用钢板刻印标语、口号、歌谣、布告、宣传单等。 东固苏区的文化建设,被朱德称为“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学习运动” o在学习教育运动中,废除封建买办婚姻,倡导男女平等,禁止打骂妇女和虐待童养媳;严禁吸鸦片、赌博、抢劫、偷盗;教育改造二流子、懒汉, 使之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由于群众工作和宣传鼓动工作的深入人心,苏区范围内的农民无论男女老幼,都能理解国际歌、红军歌、少先歌和十骂反革命、十骂国民党、十骂蒋介石,都痛恨地主阶级和帝国主义,拥护苏维埃、共产党的主张。一些不认识字的工农分子能做很长的演说,解释国民党与共产党、国民政府与苏维埃、白军与红军的根本不同。在残酷的斗争中,农民群众为保障土地革命胜利果实,配合红军作战,慰劳红军,扩大红军和地方武装做出了贡献。苏区实现了“没有一个窃盗乞丐”,“夜不闭户, 道不拾遗”,“园无荒圭,野无游民”。党和苏维埃政府在群众中有极高的威信,以至于敌人的报纸发出了 “共产党可恶,其教育群众的方法可学”的哀叹。
  东固革命根据地的发展东固会师 1929年1月,毛泽东、朱德、陈毅率红四军离开井冈山出击赣南,一路与敌军屡战失利,处于建军以来最困难的时期。为了寻求一个有党有群众的地方休整部队,补充给养,安置伤员,2月3日在寻乌罗福嶂召开的前委扩大会上,毛泽东决策:经瑞金、宁都到达东固,与红二团联系,先在东固找个安身之地,再寻机西渡赣江打回井冈山。2月8日,红四军在瑞金大柏地一仗,大获全胜,2月13日进驻宁都县城,2月16日到达永丰龙冈。此时正在兴国莲塘的红二团长李文林得到宁都党组织送来毛泽东关于“调队会师东固”的亲笔信后,即刻带了一连人马赶到永丰龙冈,迎接毛泽东、朱德和红四军,并于18日到达东固南龙。次日中午, 在南龙水西河坝上召开军民大会,毛泽东在会上强调了“三大纪律、六项注意”,要求部队搞好军民团结。当天下午,红四军到达东固,东固地方党组织负责人刘经化、高克念等人到红四军总部会见了毛泽东、朱德,商议了两军会师事宜。2月20日,红四军与红二、红四团在东固螺坑坝上胜利会师。螺坑群众热烈欢迎,宰牛杀猪,送肉送粮,盛情慰劳子弟兵。红四军在螺坑召开了会师后团以上干部和东固地方党组织负责人联席会议。会上,毛泽东询问了红二、四团的政治、军事、组织等情况,同时介绍了红四军的军队建设情况。22 日,红四军和红二、四团在东固螺坑石古丘河坝上召开胜利会师大会。毛泽东在会上高度赞扬了东固根据地的成就,说:“东固山很好,是第二个井冈山。东固山是我们走出井冈山又到了新的革命根据地,现在,东固山与井冈山终于连接起来了,最终要连接全中国冲国革命一定要胜利! ” “红四军是铁军,红二、四团是钢军! ”朱德则风趣地说:“国民党反动派天天喊打倒'朱毛’,’朱毛'越打越多,现在你们也成了 '朱毛'了! ” 23 日,毛泽东在螺坑新石古丘村云汉堂召开了红二、四团干部和东固地方干部会议。吉安、兴国、泰和、宁都等地的负责人也参加了会议。毛泽东在会上详细传达了党的“六大”精神,对根据地政权建设和土地分配作了明确的指示,交流了实行工农武装割据、开展游击斗争等经验。同时决定留下毛泽覃、谢唯俊、陈东日参加东固革命根据地的领导工作。红四军在东固安全地休整了一个星期,改善了战士的生活,消除了疲劳,安置了 300多伤病员在东固治疗。在此期间,红二、四团和东固群众向红四军赠送了 4000银元和大批子弹及物资,红四军也向红二、四团赠送了 4挺机关枪和1门迫击炮。在得悉井冈山失守和敌军又要大举进犯东固消息后,经前委会议集体讨论,“乃决定抛弃了固定区域之公开割据政策,而采取变定不居的游击政策,以对付敌人之跟踪穷追政策”。为此,毛泽东决策放弃回师井冈山,率红四军离开东固继续向赣南、闽西游击。 2月25日,红四军离开东固东进赣南闽西开辟根据地,红二、四团则继续游击兴国等地。东固会师,使红四军摆脱了建军以来最为困难的时期,促进了红二、四团的建设,交流了井冈山和东固两块革命根据地的斗争经验,为赣西南和中央苏区的创建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两支重要红军部队的发展壮大提供了保障。 东固会师,使东固军民进一步了解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党、建政、建军和土地革命的经验,把东固根据地斗争推向一个新的阶段。
  红二、红四团东固整训东固会师,带来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党和军队建设的新经验。在5月召开赣西第一次党代会和新的赣西特委成立后,进一步加强了对红二、红四团的政治、军事建设。6月初成立红二、四团行动委员会, 统一指挥两团行动,李文林任书记兼政委,鄢日新任总指挥。并对红二、四团进行整训,加强了红二、四团党组织建设,团建党委、连有支部,健全各级政治工作机构;成立士兵委员会,实行官兵平等;加强政治教育、军事训练和文化学习,提高政治、军事素质。整顿后,红二团又一次开赴乐安、南丰、宜春、广昌等地游击,先后攻克广昌、乐安、南丰三县城。9月30日,红二团成功地策动了张英率乐安靖卫团起义。红二、四团的游击区域进一步扩大,东固革命根据地相应得到发展和巩固。10月初,红二、四团接赣西特委指示返回东固革命根据地,支援万安、吉水、泰和、永丰等地农民秋收斗争。
  罗炳辉起义 1926年6月,吉安县县长冷照升及驻吉安滇军十二师师长金汉鼎为对付赣西日益高涨的土地革命运动,电召罗炳辉来吉协助。罗炳辉早有拉队伍投奔红军的念头,于是利用这个机会应召前来吉安,担任江西省吉安县八乡联防队改编的靖卫大队大队长。罗炳辉到吉安上任后,利用工作之便,多方打听共产党和红军的情况。赣西特委分析了罗炳辉的历史和表现,决定争取罗炳辉参加革命队伍。特委得到上级的帮助, 找到罗炳辉的同乡好友共产党员赵醒吾,首先通过赵醒吾对罗炳辉进行争取教育工作。1929年7月,赵醒吾以中共江西省委特派员身份,从南昌专程来到吉安会见了罗炳辉,启发他的觉悟,忠告他靠近共产党。通过促膝谈心,罗炳辉表示愿意跟共产党干革命。接着,中共赣西特委常委、组织部长刘士奇和江西省委军事巡视员蔡申熙找罗炳辉谈话,秘密发展罗炳辉为中共党员,在党内改名为“罗南煌”。要他设法把邻县靖卫队抓到自己手里,做好起义的准备。罗炳辉完全接受党的指示、忠实地进行党的工作,并将峡江靖卫大队长杨必恭争取过来参加革命。通过罗炳辉的秘密串联,使永新、泰和、吉水、永丰等县的靖卫队消极地应付上司命令,大大减少了对各县农民武装的压力,有力地支援了革命形势的发展。
  1929年9月,国民党江西省政府改组,湘系军阀鲁涤入主江西,湘系排斥滇系,由“在湖南宰割工农的老屠夫”成光耀的148旅接替金汉鼎部进驻吉安。成光耀接防后,一方面加强内部“绥靖”,一方面加强进攻红军游击队,破坏中共在吉安城内的地下党组织。中共赣西特委为反击敌人的进攻,于10月25 日作出了 “攻取吉安”的决定,计划以江西红军独立第二、四团为攻吉安主力,罗炳辉的靖卫大队做内应。 罗炳辉在接到中共赣西特委的指示信后,积极准备起义工作。正当罗炳辉起义工作紧锣密鼓地进行时, 发生了一件意外的事情。11月8日吉安城内地下党、团机关遭到敌人的严重破坏,赣西团特委书记曾道懿被敌人逮捕后叛变,供出吉安城全部组织和文件,致使省委特派员赵醒吾、赣西特委常委黄义、申中三位领导人和40多名党员、70多名团员不幸被捕,惨遭杀害。敌人在缴获江西省委文件中发现罗炳辉与共产党有联系,掌握了罗炳辉等部准备起义的确凿证据,就以补发欠饷为诱饵,命令罗炳辉率部回城,乘机予以缴械。在这紧要关头,赣西特委常委曾山一面组织赣西特委机关转移到南路的陂头,调整攻吉安计划;一面亲自送信给已经暴露地下党员身份的罗炳辉,告知党的重要机关被破坏,令其提前率部起义。 罗炳辉接到曾山送来的信后,当机立断举行起义,宣布全大队180余人开往苏区。1929年11月15日, 起义队伍由值夏开往东固革命根据地的新坏,受到省委、赣西特委领导蔡申熙、江汉波、刘士奇、曾山等人的热烈欢迎。16日,开进富田。所经各村,受到苏区军民及群众团体的隆重欢迎和亲切慰劳。在富田,赣西特委书记刘士奇、省军委书记蔡申熙及曾山、曾炳春等带领苏区革命武装和广大群众举行了隆重热烈的欢迎大会。刘士奇代表党组织宣布:起义的吉安靖卫大队改编为江西工农红军独立第五团,罗炳辉任团长。不久,罗炳辉领导的红五团与红四团合并,改称红四团,罗炳辉仍任团长。罗炳辉在吉安起义,是中国革命处于低潮时,起义部队从强大的敌人营垒中冲杀出来的一次壮举。罗炳辉起义不仅为红军增添了新的力量,配合了赣西南地方革命武装第一次攻打吉安的斗争,为配合“朱毛红军”创建赣西、闽南革命根据地,在吉安成立江西省苏维埃政府,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富田事变赣西南苏区1929年冬开始肃反。原本是肃清混进革命队伍中的地富豪绅和其他反革命分子,后扩大到肃清“AB团”分子的斗争。起因在于认为赣西南党团组织内部和各级政府内充满富农反革命分子, 需要全部改造,党的政策也是机会主义的。于是罗坊会议作岀在红军中开展肃反和打“AB团”运动的决定。1930年11月初,红一方面军开始从总部到下级连排进行肃反。短短几十天,就杀了几个“总团长”、 打了 4000多“AB团”。由于刑讯逼供,军内的“AB团”分子供认,江西省行委有江西“AB团”总团部。 因此,总前委派红一方面军肃反委员会主任李韶九(湖南嘉禾人)带红十二军一个连,于12月7日到江西省行委驻地富田,帮助地方和红二十军肃反。李韶九来时带有总前委写给地方领导人的密信,指名要抓段良弼、谢汉昌、李白芳三个“AB团”要犯,但李韶九却一下抓了 20多人,经突击审讯又供出金万邦、 丛允中、刘敌、刘经化、周冕、马铭、段起风、李文林、任心达等一大批“AB团”分子,到12月8日抓了 100 多人。此时,中央特派提款员易尔士也到达富田。11日在东固,李韶九与红二十军军长刘铁超商议,要抓红二十军中的“AB团”分子,特别要抓红一七二团的团长和政委。一七二团团长刘敌从藤田赶到东固时很快被扣押起来,刘敌与李韶九是嘉禾同乡,李韶九暗示刘敌,只要供出二十军的“AB团”分子就可以不受刑罚和杀害。刘敌则巧妙利用这一关系应付李韶九,在押送到东固独立营营部时,刘敌与营长周兴、政委梁学贻等人商议,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先下手为强,于是反过来带领部队赶到二十军军部富田陂下村,质问李韶九和刘铁超,未见效果后,就命部队包围军部,捆绑了刘铁超、李韶九、易尔士,放出了被关押的谢汉昌等人。随后又赶到富田王震祠堂,包围了省苏维埃政府驻地,缴了省警卫排的械,释放了段良弼、丛允中、李白芳等40多人。正在一所房子里开会的省行委负责人在混乱中趁夜逃脱。这就是震惊党内外和军内外的富田事变。
  东固革命根据地的特点及历史作用东固革命根据地的特点东固革命根据地是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奠基石,毛泽东称为“李文林式”根据地,陈毅称为“东井冈”。 东固革命根据地的斗争经验丰富了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宝库,其斗争业绩在中国革命斗争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东固革命根据地的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各级农民协会行使红色政权机构的职能。东固革命根据地从1928年春初步形成,到1929年 10月成立区苏维埃政府,在这一年零八个月的时间里,东固党组织通过农民协会管理农村一切行政事务,各级农民协会实际上行使红色政权机构的职能。实践证明,在赤白斗争十分尖锐的情况下,这种组织形式既能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的革命积极性,又能保护革命骨干与群众免遭敌人杀害。农民协会是东固革命根据地建立时间最早、人数最多的群众组织,农民协会有过光荣的斗争历史,在农民群众中享有很高的威信。早在大革命时期,东固就建立了九区农民协会,领导农民进行减租减息、禁吸鸦片,提倡男女平权等活动。1927年2月,东固农民协会在吉安县县长、共产党员周庭藩与驻吉安国民革命军新编第二师师长叶剑英的支持下,将东固人民最痛恨的富田大土豪劣绅王初曦扣押了一个月。这一革命行动极大鼓舞了东固人民的斗争热情。大革命失败后,1927年10月,在共产党员赖经邦、曾炳春、刘经化等领导下,很快重建了东固农民协会,发展了大批农协会员。东固党支部通过农民协会把广大农民群众团结在自己周围,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打土豪、分浮财、烧地契,创建工农武装割据的斗争。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到1928年夏季,农协会会员已达4000多人。东固地区的贫苦农民都被组织在农协之内,以自然村为单位建立了 24个村农民协会。东固农民协会扩大为东龙区农民协会,自上而下形成一张网络,管理农村一切事务,并大力进行根据地的军事、经济、文化建设。首先,建立各种群众性武装组织,保卫根据地。东固根据地的创建与发展离不开武装力量,但是红军“不是守土的赤卫队,而是游击队”,采取“飘忽不定的游击”战术,以东固革命根据地为依托,在游击中消灭敌人。这样,日常维护社会治安的任务必然落在农民协会身上,农民协会在地方建立赤卫队、少年先锋队、儿童团等亦农亦军的军事组织,平时维护社会治安,站岗、放哨、警戒敌人的进犯。其次,加强根据地经济建设,粉碎敌人的经济封锁。东固革命根据地创建时,敌人在武装“围剿”的同时,实行严密的经济封锁,给东固军民生活带来很大的困难。农民协会在党组织领导下采取种种措施,花大力气加强经济建设,有效地打破了敌人的经济封锁,保障了军民的物质供应。主要措施是:1.发展集市贸易,搞活流通。东固地区物产丰富,堪称粮油之乡。东固人素有建号赶集的习俗,每逢坏日,邻近县及远近山区农民携带土特产品前来赶集,外地商人也来贩卖东西。每年农历二月初二,鄂、湘、闽、粤、滇等省及省内各地商人纷纷赶来参加传统的东固庙会,经济十分活跃。此时,根据地周围虽然战事频繁,但为搞活经济、沟通物资交流,每月农历一、四、七照常逢坏开市,并采取保护商贩政策,鼓励中小商人从白区贩运物资到东固来经商。这样,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物质供应紧张的局面。2.创办“东固平民银行”、“消费合作社\ 1928年秋末,由农民协会出面集资创办了革命根据地历史上第一家人民银行“东固平民银行”,其资金主要来源是红二团资助4000银元;向地主筹款;革命同志捐赠等。为搞活根据地的金融流通,平民银行发行了我党金融史上第一张纸币,票额有1元、5角、200文、100文四种。纸币虽属油印制品,外观粗糙,但信用极好,投入市场流通后,深受东固根据地群众及外地商贩的欢迎。:1928年冬,反动派的经济封锁加剧,物资来源更为紧张,遂创办了以欧阳坚泉为社长的消费合作社。其主要任务是组织消费物资的供应,保障军民需求。对内禁止谷米出境,经营日用百货,稳定物价,对外通过白区党组织秘密调动紧缺物资,缓解消费物资供应紧张局面。平民银行与消费合作社为粉碎敌人的经济封锁,繁荣根据地经济作出了重要贡献。3.建立平民工厂,生产军民必需品。1928年春,为充实武器装备,在三彩淘金坑秘密建立了以谢云龙为经理的兵工厂,厂部下分熬硝、火药、木炭、采购、交通、对外联络等部门,制造大刀、梭镖、“来复枪”、土枪、土炮、火药等,同时也加工制造一些简易的农业生产工具。4.成立教育委员会.发展教育事业。在战事频繁、经济来源紧张的情况下,东固党组织与农民协会仍十分注意提高人民的文化教育水平,专门成立教育委员会领导文化教育事业。1928年上半年在东固坏创办平民小学,各村开办了农民夜校与识字班,在成人中开展扫盲识字教育,识字课本由教育委员会组织力量编写。这一时期东固革命根据地虽然没有建立公开的红色政权机构,但在党组织领导下,按照无产阶级政权建设的要求.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进行了重要的革命, 使这块红色区域的无产阶级政权已具雏形。
  (二) 实行暂缓平分土地与满足农民土地要求的土地政策。井冈山、海陆丰等革命根据地因受左倾盲动主义的影响,土地政策存在“左”的偏向,在没收地主阶级土地的同时,曾提出“没收一切土地”的过激口号,对自耕农的土地也不加区别地一概没收.侵犯了一部分自耕农利益,给革命带来损失。东固党组织在土地问题上处理得十分慎重。从当时东固根据地所处环境来看,赤白斗争十分尖锐,自身力量比较薄弱,内部急需稳定环境。因此,东固地区的党组织对于土地问题是区别不同情况分别对待。暴动胜利后,家在外地的土豪再也不敢回东固收租要粮,家住东固的地主也跑到吉安、南昌等地,对于这一部分地主的土地、山林,则采取“地主跑了,其田地生产大半归佃农,一部分归农会拿出来办公”的办法,即仍由原租种者耕种,产品大半归佃农,小部分用累进的方法征收农业税,供农协办公用。这样,在红色区域还未最后巩固之前,既暂时满足了农民对土地的迫切要求,又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另一方面,对自耕农的土地采取保护政策,土地所有权一律不变,农产品归己,只需缴纳少量的农业税。这在割据区域不很巩固的初创阶段,一部分群众对革命还持怀疑观望态度时,对争取群众,孤立反动派,保护农业生产的发展极为有利,对巩固革命根据地起了很大的作用。
  (三) 争取、教育、改造绿林武装为革命武装「东固革命根据地正式红军的构成区别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东固革命根据地的红军是在不断争取、教育、改造以“三点会”为首的绿林武装的基础上发展壮大起来的。以东固山为中心的兴国、泰和、永丰交界的边境地区,长期有不少散兵游勇结成的绿林草寇式武装占山为王,四处活动,其中尤以“三点会”势力最强。“三点会”又称“洪家帮”或“洪帮”,起源于明末清初,由广东、福建传入赣南一带。“三点会”有较多的工农成分,“劫富济贫”的口号对唤起劳动人民反抗富豪的统治起了一定的作用,但因没有共产党的领导,缺乏明确的政治目的,又无严密的组织纪律, 形成了对革命的危险性。出没于东固崇山峻岭中影响最大、势力最强的是以段月泉为首的“三点会”。 段月泉出身穷苦,不堪忍受地主欺压被迫参加洪帮,当了“三点会”头人,以兴国东村螟蚣山为据点四处活动。段月泉骁勇无比,熟知东固一带山林地势,善于游击作战,以其为首的绿林成员,如果引导得法, 可以改造成一种革命力量。东龙党组织经过认真分析,决定将这支力量引上革命道路,既壮大革命力量,又消除东固地区内部隐患。在东龙党支部的教育下,段月泉提高了阶级觉悟,决心跟共产党闹革命。 1927年10月段月泉率领“三点会”成员下山参加东固工农军,为东固暴动的胜利和东固革命根据地的开辟奠定了基础。在东固暴动胜利的影响下,不少“三点会”及其帮会组织成员纷纷投奔革命队伍。争取 “三点会”成员参加革命只是斗争的开展,更为艰巨、长期的工作是在频繁的游击战争中不断地对他们进行教育改造。段月泉在党的教育下成长为一名共产党员、红军指挥员,在创建和保卫东固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中作出了贡献。
  (四) 党的秘密工作与山区武装斗争相结合。东固革命根据地是在赤白斗争十分尖锐的情况下逐步建立起来的。为了有效地打击敌人,东固党组织在发展各种武装力量的同时,注意把秘密工作与山区武装斗争相结合起来,在根据地周围的新坏、值夏、陂头、新安等重要土于口设立秘密交通站,提供情报。 1929年2月,泰和天符庙朱国璋靖卫团袭击中洞农协,抓去许多群众。红七纵队得到群众报告后派曾金山率游击队连夜奔袭天符庙,救出被关押的贫苦百姓,缴获一批武器弹药。1928年7月,地下交通报告, 吉安县县长邹松和吉水县靖卫团团长郭子高纠集吉安、吉水、泰和、永丰、兴国等地反动武装近三百人, 发动对东固革命根据地的“五县会剿”。七纵队得知这一情报后,考虑到敌强我弱的形势,为保存实力, 决定隐蔽在山中与敌周旋,等待时机反攻。敌人窜到东固后扑了个空,又玩弄“招安”阴谋,党组织将计就计,粉碎了猖獗一时的“五县会剿”。由于东固革命根据地善于把党的秘密工作与武装斗争结合起来, 国民党多次派反动武装“围剿”,结果没有一次成功。即使平时打土豪、筹款,也有人事先把情况摸清楚, 使游击队便于取得给养。
  (五) 采取飘忽不定的游击战术。从第七纵队到独立二团,红军在频繁的战斗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们以东固革命根据地为依托,以广阔的赣西南农村为腹地,开展飘忽不定的游击战争。从东固工农军起,部队就不断在东固邻近的吉水、永丰、泰和、兴国等地游击,随着战斗力的增强,1928年8月,七纵队西渡赣江,游击于分宜、安福、新余、峡江等地,扩大红军影响的范围。红二团成立后,游击区域遍及赣西、赣南,纵横数百里,牵着敌人的鼻子走,采取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的战术,不怕艰苦,不恋乡土, 有效地保存自己,消灭敌人。
  东固革命根据地的历史作用 (一)东固革命根据地是土地革命初期赣西南斗争的中心与立足点。大革命失败后,根据“八七”会议精神,江西党组织在赣西南领导了多起武装暴动,大多由于敌强我弱而先后失败,唯有东固暴动胜利后适时转入游击战争,开始了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东固暴动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邻近各县的革命者,东固暴动的斗争经验迅速传播到于都、永丰、宁都、泰和等赣西南广阔的农村,使革命武装斗争如火如荼蓬勃发展起来,使赣西南成为红色的世界。兴国地区革命的发展,最典型地说明了东固革命根据地对兴国的影响。兴国离东固最近,两地革命力量一直来往密切。1928年红七纵队与红二团在兴国地方党组织的配合下,多次在兴国境内活动,打击枫边、崇贤等地反动靖卫团。1929年初,红二团又一次进入兴国与红十五纵队会合,一举攻占兴国县城,对兴国革命斗争的开展起了促进作用。东固革命根据地斗争经验,吸引了众多的革命者前来学习。尤其是1927年下半年至1928年,邻近各县暴动失败后,一批革命者在本地无法开展工作,纷纷聚集到东固地区参加武装斗争,学习革命经验。万安暴动后,河东一部分农军肖玉成、肖子龙部队游击到东固,于都县里仁暴动领导者丘倜、桥头暴动领导者肖大鹏和吉水县水南的郭梅、龚荣等,都先后转移到东固。东固革命根据地又是赣西南革命力量的基训地。1928年 5月,赣西南行动委员会成立后,省委利用东固的有利条件举办训练班,培训革命骨干力量。经过学习,这些同志陆续潜回本地,将东固革命根据地斗争的经验迅速传播开来,有力地推动了赣西南革命形势的发展。东固革命根据地虽然面积不大,但在大革命失败后反动气焰十分嚣张的血腥日子里,保存了革命力量培训了骨干,成为赣西南革命斗争的中心与立足点。
  (二) 东固革命根据地为红四军解救了危难,为红四军东进赣南、闽西创造了条件。1929年1月,毛泽东、朱德率红四军自井冈山向赣南、闽西进军,途中受国民党军李文彬部跟踪追击,又遇反动民团威胁。红军人生地不熟,难以找到向导,后面敌军紧紧追赶,地方土豪劣绅的武装又很强,一走错路便有全军覆没的危险。这是红四军离开井冈山后最困难的时刻。为了寻求一个有党有群众的地方休整部队,2 月3日在寻乌罗福嶂召开的前委扩大会上,毛泽东决策前往东固。2月17日,红四军到达东固根据地。 朱德曾回忆:“向东固进军的队伍活像凯旋游行,农民们从每个村子涌出来帮助运送伤病员和补给,东固山下的龙冈镇原是农民运动的强大中心,家家户户出来迎接红军,要求在家中款待他们。”红四军受到红二、四团的热烈欢迎。2月22日,在螺坑的河填上举行了盛大的会师。会后,红二、四团和东固人民向红四军赠送银元4000块、子弹及大批衣服、粮食、大大缓解了红四军给养紧张的困难。红四军利用东固的有利条件进行休整,将部队建制改为纵队,同时在东固人民的帮助下建立医院、留守处,安置伤病员300 余人,毛泽覃、谢唯俊、陈东日等同志留下养伤并参加东固革命根据地的领导工作。红四军在东固得到红二、四团及根据地人民的掩护,有一周以上时间休息整顿,为日后进军赣南、闽西奠定了基础。
  (三) 东固革命根据地的斗争经验丰富了毛泽东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为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作出了积极贡献。“八七”会议后,各地相继举行了工农武装暴动。东固革命根据地首先在这种斗争风暴中诞生。在敌人“进剿”的极端困难条件下,东固根据地得到坚持、巩固和发展壮大,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创造出独特的斗争形式。1929年4月13日,毛泽东以红四军前委的名义,在致湘赣边界特委的信中指出:“在全国或一省总暴动以前政权的形式和武装的组织大须讨论,依照两年的经验,在全国至少有一省用总暴动的方法推翻统治阶级的政权以前,小区域苏维埃政权公开割据是有害无益的,如湘潭、醴陵、平江、永新、莲花、遂川不仅失掉群众,连党也几乎失掉完了,不仅不能解脱群众若干的经济痛苦,农村城市的经济基础一起毁败完了,即此问题即是使群众失掉而有余。这番我们到了东固则另是一种形式,反动势力已驱逐了,权利完全是我们的,但公开的政权机关和固定的赤卫队都没有,邮路是照常的,商业贸易是照常的,边界所受到的痛苦,此地完全没有,敌军到来寻不到目标,党的组织和群众的组织(农民协会)完全秘密着。在接近总暴动之前,这种形式是最好的,因为这种组织取得群众不致失掉群众。武装群众不是守土的赤卫队而是游击队。由25支枪起手的七、九两纵队,现改为江西红军独立第二、四团。差不多抵得上四军的三十一团了。他的战术是飘忽不定的游击……敌人完全奈何他们不得,用这种方法,游击区域可以很广,即是说发动群众的地方可以很多,可以在许多地方建立党和群众的秘密组织。” 1929年5月10日,中共湘赣边界特委召开第四次执委扩大会议,根据红四军前委介绍的东固根据地经验,调整了部署,确定了新的斗争策略。毛泽东在1930年1月5日写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指出:“朱德毛泽东式、贺龙式、 李文林式、方志敏式之有根据地的,有计划地建设政权的,深入土地革命的,扩大人民武装的路线是经由乡赤卫队、区赤卫队、县赤卫总队、地方红军直至正规红军这样一套办法的,政权发展是波浪式地向前扩大的, 等等的政策无疑义地是正确的。”“必须这样,才能促进革命的高潮。”这是对东固革命根据地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对东固革命根据地历史作用的高度评价。
  东井冈精神东井冈精神是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领导东固革命根据地军民培养形成的一种具有鲜明特征的革命精神。主要内涵是:坚定信念、艰苦奋斗,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拥军爱民、合力共赢,因地制宜、争创第一。坚定信念、艰苦奋斗是灵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支柱;拥军爱民、合力共赢是核心;因地制宜、争创第一是追求。东井冈精神是井冈山精神的丰富和发展,与井冈山精神一脉相承。 东固山和井冈山的精神一样,永放光芒。
  坚定信念、艰苦奋斗是东井冈精神的灵魂在大革命失败后的白色恐怖中,以赖经邦、高克念、刘经化、曾炳春等为代表的东固籍共产党员和革命知识分子,以及以李文林、段月泉、曾山等东固红军、赣西和赣西南苏维埃政府的主要领导人,高举共产党的旗帜,践行共产党的宗旨,发动了震惊赣西的东固暴动,创建了工农革命军第七、九纵队和江西工农红军独立第二、四团,开展了游击战争,建立了革命政权, 创建和巩固了东固革命根据地,从而使革命形势经过暂时的低潮之后迅速高涨,开始了创建红军和革命根据地的新时期,党和红军的性质与宗旨、理想、信念在东固大地薪火相传,发扬光大。东固境内虽有地理条件、文化底蕴、党群基础的优势,但社会矛盾复杂,经济发展迟缓。党和苏维埃政府领导根据地军民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克服重重困难,办起了养军山修械处、淘金坑兵工厂、山坑印刷厂、山坑红军医院、 东固平民银行、东固消费合作社和东固油墨蜡纸厂等军事和经济实体,为军事斗争和根据地各项建设提供了后勤和物资保障。东固军民打破了敌人的“五市联防”和“五县会剿”,使东固革命根据地得以创建和发展,红二、四团得以创建和壮大,东固会师得以实现,反“围剿”战争取得伟大胜利,赣南、闽西和中央革命根据地得以开辟和发展。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东井冈精神的支柱东固革命根据地创建、巩固、发展、壮大的过程,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过程。尤其是东固革命根据地融入赣西、赣西南和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历程,更体现了一种紧跟形势、百折不挠、顽强拼搏、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革命精神。吉安“八六”事变后,东固举行暴动,第七、九纵队和红二、四团组建;东固党组织因势利导,将计就计粉碎了“五县会剿”;为了支援周边革命,拓展红色区域,第七、九纵队和红二、四团支援了于都、桥头暴动和兴国崇贤暴动,几次攻打永丰县城、兴国县城和乐安县城,还开赴安福、吉水、新余、宁都等地游击;为了打破敌人的经济封锁,活跃根据地经济,创办了东固平民银行和消费合作社;红四军主力从井冈山下山向赣南、闽西进军,途中受国民党军追击,沿途又遇反动民团威胁,红四军面临最困难的时候,为了寻求一个有党有群众的地方休整部队, 毛泽东决策前往东固,李文林立即率领一个连的部队迅速从宁都赶回,带领红四军上东固山,于是有了东固会师;为了融入赣西革命,成立了东固反革命委员会和东固区苏维埃政府。
  拥军爱民、合力共赢是东井冈精神的核心东固会师和反“围剿”战争的胜利,是拥军爱民、合力共赢的集中体现。红四军到达东固革命根据地,东固人民从每个村子涌出来帮助送伤员,家家户户出来迎接红军,要求在家中款待红军。东固原有的小医院无法安排红军的伤病员,许多人便应邀住在农民家里。毛泽东在东固从事革命活动曾经历了一次险情,幸得东固人民相救才化险为夷。东固地区老百姓在战争中遭敌人“三光”政策的摧残和毒气袭击,中毒生病的老百姓很多,生活困难,毛泽东得知后立即指派红军医务人员为东固群众看病治病,又拨一批钱、粮食、种子、耕牛、农具、衣服等,帮助东固人民渡过难关。特别是反动派对根据地实行经济封锁,食盐、药材都是禁品,东固人民有的装扮成货郎担,有的把竹筒的节打通,里面装上盐带回根据地;有的把尿桶做成夹层,装满药材挑回来,把食盐或药材藏在棺材里,装着吹吹打打送葬送上山来。东固人民就以这样的方式支援红军。由于红军与东固人民血肉般的联系,军民合力作战,中央苏区接连取得了第一、二、三、四次反“围剿”战争的胜利。
  因地制宜、争创第一是东井冈精神的追求东固革命根据地在中国革命史上创造了诸多的第一:赣西南地区的第一次革命武装暴动——东固暴动;江西第一支地方主力红军部队——江西工农红军独立第二、四团;第一家跨乡、区的区域性红色邮局——东固赤色邮政分局;第一家跨县、区的地区性红色邮政管理机构一赣西南赤色邮政总局;第一家红色贸易机构——东固平民消费合作社;第一家红军兵工厂一一东固养军山修械处、淘金坑兵工厂;第一家创办的平民学校——东固平民学校;第一家能够油印、 石印纸币的工厂一东固油墨蜡纸厂、山坑印刷厂;第一所正规红军学校一富田中国工农红军学校; 全国第一个存在时间最长的省级苏维埃政府——江西省苏维埃政府;第一个统一领导军队和地方党委组织的领导机构——“二七”会议选举产生的共同前委;第一张红色金融纸币——东固平民银行纸币;第一个无线电训练班——红一方面军在东固敖上村开办的无线电训练班;第一个在苏区成立的中共中央局——中共苏区中央局;第一个迁往苏区的工会中央机构一一全国总工会苏区执行局。此外,东固苏区是中央苏区“一等模范区”,是扩红军模范和支前模范乡等。这一系列的第一和创举,是因地制宜、争创第一的东井冈精神,具有永恒价值。

知识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一卷

《吉安地区志 第一卷》

出版者:复旦大学出版社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实事求实地、系统记述安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