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仁河

知识类型: 实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崇仁县志》
唯一号: 140236020230000091
实物名称: 崇仁河
文件路径: 1402/01/object/PDF/140210020230000004/001
起始页: 108.pdf
类型: 河流
分类号: P941.77
主题词: 河流

实物简介

崇仁河由宝唐、西宁2水在石庄乡桥头村附近距县城约2公里处汇合而成。顺流经郊西乡、巴山镇,以及沙堤、六家桥、孙坊、白鹭等乡境,于临川县西廨渡汇合宜黄河,称临水,至抚州市注入抚河。县内流程27公里,河面宽度200—350米,纵坡(县城以下)二千分之一至二千五百分之一。淤积严重,河床渐高。1982年8月实测南门河段,自1963—1982年共抬高0.5米,平均年抬高0.025米。1969年7月1日,发生大洪水灾害,最大洪峰流量达5670立米/秒。其主要支流有: 宝唐水,流域面积1071平方公里。发源于乐安县大盆山,在马鞍乡谢坊进入我县县境。经过郊西、石庄乡境,在桥头村附近汇合西宁水而成崇仁河,长23公里(县内),宽30—150米,落差小,夏季洪水猛涨,夹沙多,秋冬水枯,流量小,洪枯差距大,水土流失,泥沙淤积,下游河岸冲割严重。 西宁水,即相水,又名凤岗水,流域面积600平方公里。发源于乐安县小金竹,流经该县谷岗乡及我县山斜、相山、桃源、张坊、石庄等乡境,至桥头村附近与宝唐水汇合后名崇仁河。长65公里(县内),宽50—100米,为沙卵石河床,流域内植被较完好,水资源丰富,落差大,坡降五十分之一至四百分之一。多年平均流量11.91立米/秒,最枯时平均流量2.01立米/秒,水能理论蕴藏量19175千瓦,可开发量1万千瓦

知识出处

崇仁县志

《崇仁县志》

出版者:江西人民出版社

崇仁县志采用志、记、述、传、录、图、表等多种形式,而以志为主来充分表达内容。除《大事记》以编年体为主,以记事本末体为辅外,其它各篇,均按照“横排门类,纵写史实”的方法,组织资料,横向展开,顺次记叙。崇仁县志首列概述、大事记。以概述总摄全书,大事记纵贯古今。正文分设7篇,依次为地理、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社会、人物。篇下设章,章下设节,共49章,189节。附录殿后,共十部分组成。解放后的历次政治运动,散见于《大事记》和有关章节,不另立专章,以免领属失当,记叙重复。崇仁县志某些章节,正文之余,尾加“附记”、“简介”,借以辑录有重要参考价值的资料,而补正文之不足。有些内容似嫌枝蔓,缺而不记,读者难明,则于文后加“附”或“注”以阐发之。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