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龙凤岩

知识类型: 实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广昌县志》
唯一号: 140236020210000144
实物名称: 一、龙凤岩
文件路径: 1402/01/object/PDF/011810020210000006/001
起始页: T00862_00.pdf
分类号: K928.7
主题词: 古建筑-名胜古迹-中国

实物简介

位县城偏西16公里的东华山下,主峰海拔240米。此岩方圆数平方公里,主要风景点有外岩(长工岩)、中岩(洞天府)、后岩(龙凤岩)、岩上岩(七星岩)以及茶厂岩、巷里岩等。 外岩,又名前岩,越小桥入岩内,岩高8~10米,宽30~53米,长5~10米。一座木结构的普通梵宇依岩而建。沿曲折山径和蜿蜒溪流进入峡谷,溪水清澈,游鱼可数,谷林幽深,鸟鸣可闻。行200米抵中岩,中岩洞高10~12米,宽50~93米,长10~50米,可容纳百余人。由中岩拾级而上,200余米处,古松关侧一株古“九月桂”立岩旁,到9月,以浓香迎游人。穿关越鸣春桥,便到后岩。 后岩为龙凤岩的主体,三峰鼎峙,势凌霄汉。岩在中峰(剪云峰)下面临溪壑,左似游龙,右像风翥,所以命名为龙凤。入春,岩顶水沥喷雪飞涛,晴天也散雨。顺治十二年(1655年)镇江司理沈宜游此,改题“青雨岩”。 后岩座西南,面东北,岩高30~40米,宽40~56米,长10~22米。岩内龙凤岩寺院——青雨古寺,建于明弘治年间,民国初年毁,民国23年(1934年)重建。三层佛殿,随洞而设,以天然岩壁当殿顶,别具一格,前殿以砖砌墙,有砖木飞檐,后进为梵宫,分正偏二殿,共有禅房100间,三楼正殿内塑像于“文化大革命”中毁。 卷里岩和制“龙凤贡茶”的茶厂岩位于后岩东侧,出正殿右后,越岩顶剪云峰,可抵岩上岩,因有7个不规则石洞而得名“七星岩”。 1980年,将在“文化大革命”中被占1500平方米房屋归还寺庙。整修大雄宝殿、弥勒殿、毗芦殿、观音殿和祖堂等建筑,重塑释迦牟尼、阿弥陀佛、十八罗汉等50多尊佛像,基本保持古代建筑、雕塑的艺术特色。1984年经省政府批准列为全省重点开放寺庙。1985年,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为龙凤岩山门题额。

知识出处

广昌县志

《广昌县志》

出版者:江西省广昌县县志编纂委员会

出版地:1994.12

广昌位赣东边陲,盱河上游,居阂粤赣交通要冲。境内气候温和,土地肥沃,资源丰富;三大特产(白莲、晒烟、泽泻)蜚声中外;文物古迹颇丰,风景名胜众多;代有人杰,名人志士迭起。于公元1138年建县。修志之举,源远流长,历代修志12次,始于元至大二年(1308),终于清同治六年(1868)。民国曾修续志,但因战乱未果。历代志书,散失殆尽,现存康熙二十二年(1683)版本(孤本,藏于北京图书馆)和清同治六年版。《广昌县志》断修逾百年。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