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藏寺

知识类型: 作品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崇仁县志》
唯一号: 140235020230000491
作品名称: 大华藏寺
文件路径: 1402/01/object/PDF/140210020230000004/001
起始页: 762.pdf
分类: 建筑
分类号: K928.75
主题词: 寺庙

作品简介

大华藏寺位于县城桥南平次仓右。坐西北向东南,前临西路街,后近崇仁河,唐时名“光度寺”。宋祥符间(1008—1016),赐名“大华藏寺”。寺内分6院,中“报恩”、左“罗汉””“天王”,右“地藏”、“泗洲”、“澄心”。南宋建炎庚戌(1130)冬,遭兵毁,县人罗敏德重修,赵勣之为记。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毁于兵燹。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至建文二年(1400)八月,僧人慧达等募资重建,有正殿3间,高16.66米,宽13.33米。左右翼建夹堂和山门7间,高7.33米,宽22.67米,深10米。翌年,塑佛五尊。壬午年(1402),塑罗汉18尊,知县时季照为记。嘉靖(1522—1566)初,僧人明亮复创1院,名大佛寺。万历戊子(1588)岁荒,僧众星散,殿宇倾圯。县人袁愈胜召僧住持募化筹资,修葺正殿,关庙及山门,并塑金刚佛2尊,始于辛卯(1591),迄于己酉(1609),历19年而成,吴道南为记。民国三十七年,寺内殿宇及佛像大都湮没,仅存正、后两殿。1958年,改为民房,现址为西路街大佛寺6号。

知识出处

崇仁县志

《崇仁县志》

出版者:江西人民出版社

崇仁县志采用志、记、述、传、录、图、表等多种形式,而以志为主来充分表达内容。除《大事记》以编年体为主,以记事本末体为辅外,其它各篇,均按照“横排门类,纵写史实”的方法,组织资料,横向展开,顺次记叙。崇仁县志首列概述、大事记。以概述总摄全书,大事记纵贯古今。正文分设7篇,依次为地理、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社会、人物。篇下设章,章下设节,共49章,189节。附录殿后,共十部分组成。解放后的历次政治运动,散见于《大事记》和有关章节,不另立专章,以免领属失当,记叙重复。崇仁县志某些章节,正文之余,尾加“附记”、“简介”,借以辑录有重要参考价值的资料,而补正文之不足。有些内容似嫌枝蔓,缺而不记,读者难明,则于文后加“附”或“注”以阐发之。

阅读

相关人物

明亮
相关人物
罗敏德
相关人物
慧达
相关人物
赵勣之
相关人物
时季照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