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潭桥下是龙潭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走遍抚州》
唯一号: 140234020230001185
专题名称: 龙潭桥下是龙潭
文件路径: 1402/01/object/PDF/140210020230000006/001
起始页: 310.pdf
专题类型: 民俗文化

专题描述

麻姑山龙门桥下有一个深潭,名叫“龙潭”又叫观音潭。传说当年观音娘娘巡游路过建昌,她看中了麻姑山的山水好景,就留住在潭上方的“水帘洞”里,普渡众生。 这潭的潭水深不见底,到底有几深?有好事的后生崽子称了四两铜丝,下面吊个铜锤,丢进潭中,竟然探不到底。底在哪里?谁也不知道;后来,人们发现潭底竟然在离麻姑山十多里远的从姑山脚下。原来,一些游人掉进潭里的鞋帽衣物在从姑山脚下的一个潭中浮了出来。但奇怪的是,这么深的潭水却从来没有淹死过人。有一次,一个放牛伢俚不小心跌进潭里,家里人哭哭啼啼来寻尸,那个伢俚却活生生地从潭里浮了上来,就象水下有人托住似的。大家忙在潭前青石上磕头烧香,拜谢神灵救生。后来,又有人在潭前看见观音娘娘座莲花台显真形。这才知道是观音娘娘在显灵救生。于是大家把这个潭叫作“观音潭”。观音娘娘离开这里,回南海蓬莱仙境去后,南海的小龙又慕名常来这里游玩歇息。时间久了,这“观音潭”就又叫“龙潭”了。(付吉生)

知识出处

走遍抚州

《走遍抚州》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抚州历史悠久,人文鼎盛。自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建州以来,勤劳智慧的抚州人在这块土地上耕耘不辍,繁衍不息,奋斗不止。高天厚土,养育了无数的俊杰,蕴育了璀璨的文化,被誉为“才子之乡”、“文化之邦”。“中国十一世纪改革家”王安石,“东方莎士比亚”汤显祖,“百世大儒”陆象山,“唐宋八大家”之曾巩,词坛巨擘晏珠、晏几道父子等,史贤名英辈出。其著述充栋,帙卷浩繁,被选入《四库全书》目录的就有206种,为中华文学、哲学曲库中的瑰宝。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