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神仙”妙用银针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走遍抚州》
唯一号: 140234020230001175
专题名称: “赛神仙”妙用银针
文件路径: 1402/01/object/PDF/140210020230000006/001
起始页: 294.pdf
专题类型: 民俗文化

专题描述

清朝乾隆年间,建昌府岳口伏牛乡出一个用针如神、远近闻名的民间针灸师。不少服药无效的疑难杂症,他只用几根“干针”(即银针),一“刺”就好。这人就是被人们尊称为“赛神仙”的邓生。 邓生出生在伏牛一个种田世家。他从小就有一个想法:长大要做一番事业。为此,他年轻时就出外远游,寻师访友。一次,他云游到四川峨嵋山,遇见一位精通医道的高僧即拜高僧为师,潜心钻研医术几年下来,他不仅通晓医理,善用中草药,而且精通针灸。可是,由于他长相难看,达官贵人,豪门富户都不愿请他看病。邓生因此长年走村串户,专给穷苦百姓解除病痛。邓生游遍四乡,阅历越来越广,医术越来越精,凡经他医治的病人没有个不见好转。 一天一条官船沿着盱江逆流而上,船舱里躺着一个后生,那后生肚子大得象盖了一个筲箕,双脚肿得象芒槌。一个老汉和一个年轻女子守候在后生身旁,离后生不远还停放着一副新漆的棺木。原来这后生姓周,祖籍建昌,是一位官老爷的公子。两年前其父去湖南浏阳上任,他也跟随前往。不幸在那里沾上了“膨肿”病。由于四处求医无效,身体越来越虚弱。他父亲料他命不会很长,命人备了一副棺木同船运回老家建昌,并委托老亲家和儿媳随船护送。途中公子的丈人听说伏牛邓生善医各种疑难杂症。于是,船一行至伏牛,便命人将船停靠,并上岸去寻邓生。 不一会,邓生随老汉来到船上。公子的夫人见邓生的相貌难看,举止粗俗,不让邓生进舱。老汉见了忙说:“女啊,公子已成了这个样子,还挑人家的长相干什么?”那女子边哭边说:“爹爹,相公危在旦夕,我不愿他在临终前看到这副脸孔受到惊吓。再说,相公的病经众多名医治疗都不见好转,区区一乡间野医,有何能耐使相公康复?”老汉安慰了女儿说:“女啊,死马当作活马医,你就让邓先生给公子看一看吧!”说完把邓生领进了船舱。 邓生“望、闻、问,切”之后,转身发现棺木,笑着说“这东西用不着了。”然后凝神站立,背了几句针灸歌诀就开始扎针。他先用于(银针)刺公子脚上的穴位,只见针一拔,脚上的水溅到舱壁上象落雨一样。一顿饭的功夫两只脚的肿全消了。接着,邓生又往公子肚子上扎针。忒大的肚子一下子就消了,不一会儿,周公子突然从床上坐了起来,想下地叩谢邓生。邓生连忙劝阻说:“公子不可太急,你病了这么久,营养失调;筋脉周起,应卧床静静休养三七二十一日,方能慢慢痊愈否则病将复发。”周公子按照他说的方法调养,果然很快痊愈。家中人见了,都十分佩服邓生的针灸技术,夸奖他比神仙还要高明,“赛神仙”的名字也就这样传开了。 (梅开丰)

知识出处

走遍抚州

《走遍抚州》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抚州历史悠久,人文鼎盛。自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建州以来,勤劳智慧的抚州人在这块土地上耕耘不辍,繁衍不息,奋斗不止。高天厚土,养育了无数的俊杰,蕴育了璀璨的文化,被誉为“才子之乡”、“文化之邦”。“中国十一世纪改革家”王安石,“东方莎士比亚”汤显祖,“百世大儒”陆象山,“唐宋八大家”之曾巩,词坛巨擘晏珠、晏几道父子等,史贤名英辈出。其著述充栋,帙卷浩繁,被选入《四库全书》目录的就有206种,为中华文学、哲学曲库中的瑰宝。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