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燠自学中状元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走遍抚州》
唯一号: 140234020230001174
专题名称: 曾燠自学中状元
文件路径: 1402/01/object/PDF/140210020230000006/001
起始页: 292.pdf
专题类型: 民俗文化

专题描述

曾燠的父亲是个穷秀才。曾燠十二、三岁的时候,父母先后亡故了。他无依无靠,只好帮财主江仁富打长工。曾燠从小随父读书,酷爱书籍,于是提出;做工可以不拿工钱,但要借阅江家的书籍。江仁富喜出望外,马上与曾燠协定:三年之内,不拿分文工钱,只供给粗菜淡饭。房里的书可以借去看。但不得撕坏、弄脏,否则照价索赔。于是,曾燠白天劳动,晚上自学。不管严冬酷暑,从未间断。 江家请了一个先生教书。这个先生文采好,还会画画。画出来的东西象活的一样。先生住在书房,曾燠借书还书都要经过先生之手。 这一年的暑天格外热,书房比较矮小就象一个蒸笼,热得人透不过气来,只有屋梁上有一点风。有只老鼠大概是在鼠洞里热得难熬,天天爬上屋梁乘凉,时常有些屎掉下来。先生就在洁白如纸的白壁上画了一只猫。那猫两眼睁得圆圆的,发怒似地看着梁上要跳上去似的。那只天天来乘凉老鼠竟吓得再也不敢来了。 曾燠此时已有十六、七岁,在江家打了四年长工。这天,曾燠又来借书,当他看到这幅画时,大吃一惊,说:“画得实在好,先生真是神笔!”先生知道曾燠读书勤,又很认真,江仁富家的书几乎都被他读过了,只是不知他收益如何。因此想来考考他。于是就说:“你做工不要工钱只要书看,难得,难得!现在我这里有一个上联,你能够对出下联来吗?”说完,便拿出纸笔写上:“暑鼠凉梁,白壁描猫惊暑鼠” 曾燠接过来一看,想了很久,一时不晓得怎样对好。忽然他想起前些天在田里做事时,看见晒谷坪上有只鸡来偷谷子吃,一个看谷的孩子拿个石头扔过去,鸡就走开了的情景。便连忙提起笔来写出下联:“饥鸡盗稻,穷童拾石击饥鸡”。 先生看了,万分欢喜“你以后不要再下田做事,我去对东家说,让你安心读书。准备今年八月去科考。你的饭钱可在我教书的钱里扣除。”曾燠听了,连忙拜谢。 江仁富听先生说曾燠很有学问,今年就要去考。知他日后必有作为。老夫妇商量后,就招曾燠为婿。后来曾燠果然考中了。他做官几十年,兴利除害,很有功劳。他的诗词文章也很多,可惜大部分都失散了。(付学说)

知识出处

走遍抚州

《走遍抚州》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抚州历史悠久,人文鼎盛。自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建州以来,勤劳智慧的抚州人在这块土地上耕耘不辍,繁衍不息,奋斗不止。高天厚土,养育了无数的俊杰,蕴育了璀璨的文化,被誉为“才子之乡”、“文化之邦”。“中国十一世纪改革家”王安石,“东方莎士比亚”汤显祖,“百世大儒”陆象山,“唐宋八大家”之曾巩,词坛巨擘晏珠、晏几道父子等,史贤名英辈出。其著述充栋,帙卷浩繁,被选入《四库全书》目录的就有206种,为中华文学、哲学曲库中的瑰宝。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