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走遍抚州》
唯一号: 140234020230001159
专题名称: 麻花
文件路径: 1402/01/object/PDF/140210020230000006/001
起始页: 246.pdf
专题类型: 专题知识

专题描述

麻花是一种用面粉和鸡蛋等为原料,经揉搓成型的油炸风味食品,因其外形呈绞链状,故又称绞链棒。迄今已有数百年历史,为南城地方传统食品。按品种分有甜,咸两味。甜的又有拌糖和不拌糖的。至今在南城广大农村和城市的商摊小贩中常可见到这种风味小吃。 [原料]面粉5000克,白砂糖800-1200克(沾糖麻花),食油1500克,鸡蛋500-750克,酒泡适量,食用碱适量。如制咸味的则减少白糖用量,适量增加精制食盐。 [制作]将群鸡蛋除壳,捣成蛋液(在碗内调匀)。将面粉倒在操作案台板上,中间扒一个窝,顺序倒入鸡蛋、食油(约150-160克)、酒泡等,揉合均匀,再放适量食用纯碱,揉搓均匀并起筋,然后搓成枕头状,用粗布盖好,发酵数十分钟。视气温之高低,适当延长或缩短发酵时间。把发好的面团先切成面片,再切成小条用双手逐个地将小条搓成长46-50厘米粗细均匀的细长条。操作时注意要搓长而不要拉长,否则成品变成“矮胖形”。搓好后,双起搓成两股绳状,再双起搓成四股绞链状,即成生坯。将食油在锅内烧热,放入生坯,用铁丝笊篱轻力搅动,浮起,色泽金黄时,马上捞起,即为成品。 [特点]味甜松脆,香酥可口。

知识出处

走遍抚州

《走遍抚州》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抚州历史悠久,人文鼎盛。自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建州以来,勤劳智慧的抚州人在这块土地上耕耘不辍,繁衍不息,奋斗不止。高天厚土,养育了无数的俊杰,蕴育了璀璨的文化,被誉为“才子之乡”、“文化之邦”。“中国十一世纪改革家”王安石,“东方莎士比亚”汤显祖,“百世大儒”陆象山,“唐宋八大家”之曾巩,词坛巨擘晏珠、晏几道父子等,史贤名英辈出。其著述充栋,帙卷浩繁,被选入《四库全书》目录的就有206种,为中华文学、哲学曲库中的瑰宝。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