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仁的大官小官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崇仁县志》
唯一号: 140234020230001085
专题名称: 崇仁的大官小官
文件路径: 1402/01/object/PDF/140210020230000004/001
起始页: 858.pdf
专题类型: 民俗文化

专题描述

清末,崇仁县刘家渡农民张小三有一手弹棉花、做絮的好手艺,带着一个徒弟,常年在外从艺。 有一年,他经江西饶州、浙江衢州,来到安徽徽州。正逢这一带闹饥荒,人民生活困苦。走了几日,未得生计,便准备乘船返家。恰巧,徽州城里有个财主为儿子办婚事,就请张小三来做新棉絮,可又瞧不起手艺人,对张甚是冷淡。小三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并示意徒弟,弹棉花时,只弹四周,不弹中间;只弹表面,不弹内里。 这一天,财主家来了两位客人。吃饭时,小三呼唤徒弟说:“毛寿官坐上入席!”徒弟听了师傅的话,心领神会,即入席上座,并对师傅道:“请天老官上座!”小三也毫不客气地坐在东面上首席位。财主见他师徒二人互相称官,甚为惊异,不敢怠慢,只好让其坐上首,两个客人旁位相陪。 席间,财主忍不住就问小三:“请问师傅,府居何处?”小三答道:“本官是江西省抚州府崇仁县人。”财主又小心翼翼地问:“刚才听你们互称官名,但不知官居几品?有何重任在身,还要外出做手艺?”小三听后,哈哈大笑道:“你们怎么连这个都不知道?我们抚州六县,人杰地灵,名扬天下。有歌为证:临川才子金谿书,宜黄班子乐安猪,崇仁大官小官家家有,唯有东乡萝卜芋头薯。”财主和客人听了,更觉惊异。其中一客人问:“你们崇仁怎么有那么多的官呢?”小三呷了一口酒,笑道:“我们家乡,自古至今,有个习惯,对父亲尊称‘天老官’,对母亲尊称‘目莲官’,对老人尊称‘寿官’,对妇女尊称‘罗绮官’,对孩童尊称‘手寿官’。此外,兄弟之间,不直呼其名,老大尊称‘大老官’,老二尊称‘二老官’,余此类推,‘三老官’、‘四老官’、‘五老官’等等。同时,还有‘男翘翘官’、‘贤官’、‘耳之官’等称。这不是大官小官家家都有吗?至于你们东家老板,我们那里便尊称为‘海寿官’。”财主和客人听罢,都不由哈哈大笑,还十分钦佩地说:“啊呀!了不起,你们崇仁县真是礼义之乡呵!”

知识出处

崇仁县志

《崇仁县志》

出版者:江西人民出版社

崇仁县志采用志、记、述、传、录、图、表等多种形式,而以志为主来充分表达内容。除《大事记》以编年体为主,以记事本末体为辅外,其它各篇,均按照“横排门类,纵写史实”的方法,组织资料,横向展开,顺次记叙。崇仁县志首列概述、大事记。以概述总摄全书,大事记纵贯古今。正文分设7篇,依次为地理、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社会、人物。篇下设章,章下设节,共49章,189节。附录殿后,共十部分组成。解放后的历次政治运动,散见于《大事记》和有关章节,不另立专章,以免领属失当,记叙重复。崇仁县志某些章节,正文之余,尾加“附记”、“简介”,借以辑录有重要参考价值的资料,而补正文之不足。有些内容似嫌枝蔓,缺而不记,读者难明,则于文后加“附”或“注”以阐发之。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