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矿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唯一号: 140234020220000057
专题名称: 铜矿
文件路径: 1402/01/object/PDF/140210020220000001/003
起始页: T01871_00.pdf
专题类型: 矿物
产地: 抚州市

专题描述

1961年,东乡钢铁厂在开采东乡枫林铁矿时,发现下部富铜矿石。1965年-1970年,全省开展第二次找铜和第一次铜矿勘查会战。1965年初,省地质局集中4个地质大队探明东乡枫林矿区铜金属储量31万吨,属中型富铜矿。1959年3月,冶金二二四地质队、省地质局九江专区地质勘探大队探明大王山钨矿伴生铜矿,金属量为683吨。1990年10月,九一二大队探明东乡县虎圩乡柴古垅金矿区伴生铜矿,金属量为7554吨。乐安县马带、南村、谷岗、坪溪等地经过勘探、发现可供开采小型铜矿,并已开采;金溪县发现小型班岩型铜矿,东乡县炉古岭勘探到一小型铜矿,均未开采。 在域内已探明铜矿中,储量最多为东乡县枫林铜矿区。该矿区位于东乡县城北东,方位角30°,纬度28°17.55”,经度116°36.00”,距浙赣线东乡站7千米(运距),通公路。该矿床为热液型铜矿床,矿石类型显硫化铜矿石,品位为1.032%。1966年9月,九一二大队提交《江西省东乡县枫林铜矿区地质勘探报告书》。储量为:A+B+C级金属量210665吨,矿石量1673万吨;D级金属量99288吨,矿石量864万吨。1979年1月,该矿由江西铜业公司东乡铜矿投资开采。到2000年,铜矿保有储量为A+B+C+D级铜金属193900吨,矿石量1895万吨。2001年后,全市铜矿产业探明,铜铅锌矿有热液型、矽卡岩型、斑岩型3种矿床类型。热液型矿床与燕山期中―酸性侵入体关系密切,主要分布于崇仁一东乡、宜黄大王山―金溪东岗山一带和资溪、黎川北武夷山隆起地带;矽卡岩型矿床多产于震旦系片岩中钙质层与燕山期中―细粒黑云母花岗岩接触带,主要分布于宜黄大王山—金溪东岗山以及资溪一带;斑岩型矿床与燕山早期晚世及燕山晚期的中一酸性次火山岩(或浅成浸入体)有关,主要分布于崇仁—东乡、南丰—资溪一带。至2011年底,全市铜金属资源储量为13.25万吨,铅金属为6.95万吨,锌金属为2.6万吨。铜矿主要有东乡枫林铜矿,矿床类型为花岗斑岩型,矿石矿物为黄铜黄铁矿、辉铜黄铁矿、斑铜黄铁矿、黄铁黄铜矿及胶状黄铁矿,矿石含铜平均品位为1.91%,至2011年底,全市铜资源储量A+B+D级为123114/12702铜吨/矿石千吨,占全市铜资源储量的92.9%,同时伴生金、银、钨等矿产,属中型规模的富铜矿床。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抚州市志:全5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卷首部分包括序言、概述、抚州人文综述、抚州革命斗争纪略、大事记;主体分志设29卷174章,内容包括政区、自然环境、人口居民生活、政党、群众团体、政权、政务、公安司法、军事、经济发展总情、经济管理、财政税务金融、农业、林业垦殖、水利、工业、乡镇企业、名优特产、贸易、交通信息产业、城乡建设环境保护、教育、科技卫生体育、文化旅游、新闻媒体、方言、宗教民俗传说故事、艺文、人物等栏目介绍了抚州的发展历程。

阅读

相关地名

抚州市
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