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唯一号: 140234020210000214
专题名称: 水稻
文件路径: 1402/01/object/PDF/011810020210000007/001
起始页: T00108_00.pdf
专题类型: 粮食
产地: 黎川县
产量: 民国时期,本县水稻产量,亩产一般在100公斤左右。据统计资料记载:民国21年全县稻谷总产量为649800石(每石110斤,其中早稻432000石,晚稻189000石,糯稻28800石),民国23年,总产738500石(其中早稻392000石,晚稻315000石,糯稻31500石),民国25年总产100万石(其中早稻38万石,中稻21万石,晚稻36万石,糯稻5万石),民国26年976350石,民国29年为7200万斤,民国35年7290万斤,民国36年5300万斤,民国37年6281.53万斤,1949年仅为5510万斤。 建国后,本县水稻产量不断提高,1968年以前亩产均在150公斤以下,从1968年到1977年则在150公斤以上、200公斤以下徘徊,1978年跃上了233公斤,1979年提高到272公斤,从1983年开始亩产均在350公斤以上;总产量从1979年开始达到1亿公斤以上,1983年以后提高到1.5亿公斤左右,故被列为商品粮生产基地。

专题描述

本县所栽培的水稻,按生理特性、形态特征和亲缘关系的差异可分为籼稻和粳稻;按对光照长短的反应和生育期长短可分早稻、中稻、晚稻;按对土壤水分的反应分为水稻和陆稻;按米粒内淀粉的性质分粘稻和糯稻。建国后,为扩大复种面积,改单季种植为双季种植,又引进了新的水稻品种,这样,根据生育期长短,有一季稻、双季稻;根据播种期和生长季节,可分为早稻、一季稻和二晚;根据稻谷的含内物可分为籼稻、粳稻和糯稻等。50年代中期以前,本县全部栽种老式高秆品种。本县栽培水稻全部采用育苗移栽方式。栽培过程,除犁锄翻田、耙与辘轴整田及塍塝功夫以外,主要有育秧、移栽、田间管理和收割四个步骤。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黎川县志》

出版者:黄山书社

本志收录的地名包括黎川县行政区划与居民点名称、行政企事业单位名称、人工建筑物名称、自然地理实体名称、名胜古迹名称等。

阅读

相关地名

黎川县
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