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姑酒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抚州特色农产品》
唯一号: 140234020210000123
专题名称: 麻姑酒
文件路径: 1402/01/object/PDF/011810020210000003/001
起始页: T00185_00.pdf
专题类型: 其他
产地: 南城县
产量: 1984年麻姑酒规模化生产线上线,年产麻姑酒2 000吨,1989年产量最高年份突破3 000吨。但后来麻姑酒生产逐渐萎缩,目前麻姑酒年产量仅600吨。

专题描述

麻姑酒为南城县传统佳酿,属甜黄酒,系选用麻姑山优质糯米和泉水精心酿制,并采集麻姑山芙蓉峰特产首乌、灵芝等20余味中药材,陈年封缸3年以上而成。麻姑酒液呈琥珀色至棕红色,晶莹光亮,以香气浓郁、味美甘甜、酒性柔和、醇度适中而名。酒度18°~20°,糖分为16%~18%。麻姑酒又称寿酒,具有性温滋补、舒筋活血、清脑提神、祛风壮骨、祛病延年之功效。 [此处为插图略过] 麻姑酒系列产品 (一)历史沿革麻姑酒,又叫南城麻姑酒,为江西省传统名酒,它与麻姑茶、麻姑粉被人们合称为麻姑三宝。据有关史料记载,麻姑酒已有1 700多年的酿造历史。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曾撰诗称麻姑酒“三杯可祛病,久服能益寿”。明代《正德建昌府志》记载:“麻姑酒初传自麻姑山,取神功泉水酿之,故名。”清代诗人施闰章曾赋诗赞之曰“石梁之上龙啾口,野店三家卖山酒,味比蔗浆色菊黄,佳者冷冷如白玉”。李时珍《本草纲目》载:“江西麻姑酒,以泉得名,而曲有群药。” 据《麻姑仙真志》载:“麻姑仙人,曾掷米成丹,撒于神功泉内,始成佳酿。”民间也传说麻姑仙子,亲手种植糯质银珠米,取用仙翁以杖击石所形成的神功泉水,采瑶池“藻栖”仙子滴血所养成的“碧莲”仙草为药,经丹灶蒸熬,制成美酒,敬献瑶池蟠桃盛会,王母娘娘饮之大悦,赐名“寿酒”,“麻姑献寿”的典故也由此而来。但这都不过是神话。然而唐宋明清以来,神功泉边,酿酒风气确已盛行。据说,唐时,邓紫阳真人曾献皇家寿酒,也是用神功泉水,麻姑山的银珠米,芙蓉峰上的灵芝、首乌等药材所酿。现今的麻姑酒可以溯源至新中国成立前,那时,南城县有一个庆乐斋酒栈,选麻姑山所产优质糯米为原料,用麻姑山神功泉水,和以小曲,酿制成甜酒娘后,再渗入高度白酒进行培养,然后配以麻姑山间所采药材及上等冰糖,封缸贮存3年以上。它聚集了封缸甜酒、大曲酒两者之长处,浓郁甘甜,具清脑提神、祛风健胃、祛病延年之功效。 (二)发展现状麻姑酒的制作工艺别具一格,配料配方精心独到。清光绪年间,开始向南洋各国出口。1915年,在南洋国际赛酒会上,荣获银质奖章。1963年、1980年、1983年被评为江西省名酒,2007年再获江西省名酒称号。1990年获中国妇女儿童用品四十年博览会银奖。1984年麻姑酒规模化生产线上线,年产麻姑酒2 000吨,1989年产量最高年份突破3 000吨。但后来麻姑酒生产逐渐萎缩,目前麻姑酒年产量仅600吨。 麻姑酒作为国家黄酒业发展和保护酒类,虽然已形成保健、营养、益寿、低酒精度、低糖型酒的产品定位,明确了面向老年人群、成年女性人群的市场目标,但并未得到社会大众的普遍认可。不断提高麻姑酒的质量,改善麻姑酒的品质,创新麻姑酒的品种,提升麻姑酒的品牌,实现从单一型黄酒向具有丰富内涵的保健酒的跨越,实现产值效益的不断提升,仍是当地党政下一步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三)加工技术 1.原料及设备原料主要包括麻姑山特产银珠糯米,麻姑山泉水,麻姑山芙蓉峰特产何首乌、灵芝等多味中药材。主要设备有不锈钢质浸米罐、洗米机、立式铝制蒸饭机、压榨机和灌装机等。 [此处为插图略过] 麻姑酒制作 2.加工方法及流程 (1)负压输送。选用麻姑山优质银珠糯米,糯米经负压吸米装置,通过直径100毫米的玻璃管直接输送至13米高的罐内,输送量为50千克∕分钟,细糠分离器收集袋装回收。 (2)浸米。主要使用的设备有不锈钢质浸米罐2只,锥形斜底,每只容量2 500千克。根据气候季节不同,用麻姑山泉浸米时间为8~14个小时,而后由底部排出至洗米机。 (3)洗米与滤干。洗米机2台,分洗米、滤干两部分,头部为洗米部分,上接浸米罐的2个排出管,用水冲洗,米厚度为20~25厘米;尾部为滤干部分,自然滤干,输送带采取10米×0.5米的环形不锈钢筛板。污水通过排水管道送到在外2个存水罐中沉淀,米泔水收集后用于养猪。 (4)蒸饭。主要使用的设备有立式铝质蒸饭机1台,共有3道汽室。外接温度计1只,气压控机表1个,出饭效率为1 000千克∕小时。用水淋至26℃。 (5)发酵。将用不锈钢蒸好的饭,加酒药,放置发酵缸内。共有发酵缸2000只,容量为100千克∕只。 (6)压榨。共有压榨机7台,每台配各竹篾榨包10个,得出的原酿经过滤后通过铝质管道送到酒库计量。 (7)贮存与过滤。不锈缸泵10台,在贮存的3年期间,驳缸3次,用不锈钢泵打入各缸内,入池,经板框过滤器过滤放至陶瓷缸内(3 000多只)封置保存。容量为350千克∕只。启用时,先将棉饼送过滤机过滤后,送入成品酒灌贮存,再压至灌装机灌装。 (8)灌装。有12头灌装机2台,效率为700~2000瓶∕小时,其班产能为3~6吨。 3.质量管控为了确保麻姑酒质量,须制订内控标准,从原材料进厂到成品的出场均实行质量严格把关控制,特别是在产品出厂前实行“五级把关制”,先由勾兑人员对每批产品自评后写出自评结论;再由质检人员到酒库随机抽样检查,其中2瓶交质检科检测,2瓶交县防疫卫生站检测,2瓶交厂评酒委员会评定,在平均分数达到80分以上时才能过关。最后由质量厂长综合各方面意见后,再签字准予出厂。同时,对产品从原材料购进、生产工艺、灌装流程、酒体窖藏等进行全程电脑网络跟踪监控。

知识出处

抚州特色农产品

《抚州特色农产品》

出版者:中国农业出版社

正当抚州农业快速发展之际,“互联网+”热潮滚滚袭来,为抚州现代农业发展迎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在这个历史关口,如何使抚州农业插上腾飞的翅膀,推动抚州从传统农业大市向现代农业强市转变,是有志于抚州“三农”事业的我俩久久思索的问题。我们相识于20世纪90年代初,长期在政府机关共事,后虽在不同岗位却共同服务“三农”大业。相似的经历、共同的志向,特别是满怀对“三农”工作的激情,让我俩产生了思想碰撞,形成了共识共鸣,决心要为抚州农业发展再出份力,做一件虽然十分艰辛但却很有意义的事情。从2012年开始,我们就研典习籍、上下求索,拜访专家、求教农民,最终决定从梳理抚州农业发展史入手,从研究抚州农业对经济、社会、人文发展影响着力,从历史脉络中汲取发展现代农业的精华,编纂一套《抚州农业》丛书,以填补抚州历史上至今没有系统介绍抚州农业发展的典籍资料的缺陷和空白,让有志于研究抚州的学者以资借鉴,让有意于抚州发展的投资者有所遵循,让有为于抚州现代农业的从政者汲取营养,并期许成为宣传抚州的窗口、农民致富的工具、传统美食的展台,以此表达我们对抚州的深深眷恋,对抚州现代农业发展的拳拳之心。

阅读

相关地名

南城县
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