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糖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抚州特色农产品》
唯一号: 140234020210000122
专题名称: 红糖
文件路径: 1402/01/object/PDF/011810020210000003/001
起始页: T00184_00.pdf
专题类型: 其他
产地: 东乡县

专题描述

红糖,民间通称为砂糖,为东乡县地方特色农产品。它是以甘蔗为原料直接榨汁、熬煮浓缩而成的块状物,含有95%以上的蔗糖,不但保持了甘蔗的原本营养,而且还使红糖带有一股类似焦糖的特殊风味,沁人心脾。东乡县盛产红糖,农家传统工艺制作红糖历史悠久。 (一)产品概况红糖为甘蔗茎压榨取汁炼制而成的粗糖结晶体,带金黄色,有熬制出来的蜂眼,糖分细腻,香甜如蜜,别具自然特色。因没有经过高度精炼,它们几乎保留了蔗汁中的全部成分,除了具备糖的功能外,营养成分比白砂糖高得多。 东乡红糖传统加工甘蔗红糖转化率为8%~10%,也就是说1吨甘蔗原材料可以加工出80~100千克红糖。不起眼的传统红糖,随着人民健康观念的提升,摆脱了以往的老旧形象,成为市场上的抢手货。目前,红糖销售价为40元∕千克左右,是白糖销售价的5倍。 (二)主要价值东乡红糖色泽艳丽,风味独特,适口性强,营养价值高,具有多种药用、保健功能。从中医角度讲,红糖味甘、性温、入脾,有益气补血、健脾暖胃、缓中止痛、活血化瘀等功效。中医营养学认为,性温的红糖通过“温而补元,温而通之,温而散之”来发挥补血作用。红糖是未经精炼的粗糖,保留了较多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不但适合月经不调和刚生了孩子的妇女食用,更适合年老体弱、大病初愈的人食用。 (三)加工技术 1.传统加工方法红糖传统加工工艺简单,主要是榨汁和熬煎2道工艺。只需要有动力带动的简易榨汁机1台和民间传统做饭的铁锅1口即可。加工方法是:将收割下来的甘蔗经过切碎、舂中、碾压,压出来的汁液先去除泥土、纤维等杂质,接着以小火熬煮,不断搅拌,让水分慢慢蒸发,使糖的浓度逐渐提高,高浓度的糖浆在冷却后凝固成固体块状的粗糖,也就是红糖砖。由于传统方法以石舂、石碾压汁,劳力投入量很大,效率很低,还会由于压汁不彻底,浪费原材料和增加燃料的耗费。 2.使用压蔗机加工方法 (1)适时收获甘蔗。一般为立冬前后,已出现轻霜气候开始收获。取蔗梢以下的蔗茎上下部,测定其田间锤度比为0.9~1.0的工艺成熟期收获为佳。 (2)原材料的处理。收获甘蔗时,如短时内进行加工,应一次性去除根叶,捆绑好,加工前清水洗去泥沙,进入加工;如果加工期较长,先将甘蔗挖起,置于地窖贮存,待加工前去除根叶,洗净泥沙,进入加工。 (3)榨汁。民间有专门从事甘蔗榨汁的人,加工户应根据原料数量备好足够水桶。用压蔗机榨蔗时,加工户应协助榨蔗师调换蔗汁桶,及时耙去蔗纤维,以免掉落于蔗汁桶内。压出的蔗汁,不需加任何东西,直接过滤入锅煎熬。 (4)煎糖。煎糖即为红糖的熬煎过程。将压出的榨汁过滤纤维后,倒入锅内,根据锅的容量,一般蔗汁要低于锅面6厘米左右,开始生火,猛火煮沸,煮沸后文火熬煎。煎熬糖过程,最好要有2个人,1个人负责看火,1个人在灶上边煎边搅拌,用干净布擦去锅上面的灰土等杂质。熬煎时间视蔗汁容量,一般每锅蔗汁熬煎时间3~5个小时。 (5)看火。红糖加工最关键的技术是看火。火润红糖稀稠或呈粥状,火老红糖烧焦,糖带苦味,品质降低。看火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看气烟,红糖在煎熬过程中,锅中会不断产生出气烟,但气烟分散,当火候到时,锅内产生出的气烟会形成烟柱状,这时应及时停火,起糖。另一种方法是测糖,没有测试仪器设备,就是在糖煎至差不多的时候,煎糖人用两只筷子,不时从锅内挑起糖,慢慢涨开,用嘴吹“海罗”。能够吹起“海罗”,说明火候差不多,应停火起糖。大多数煎糖都是两种方法并举同用。(6)起糖。火候一到必须及时起糖,不能放在锅内冷却,因为锅灶内的余热会影响红糖的品质。到火候的红糖锅内温度至少100℃,因此,选择起糖盛器应用干净的木制品或蔑制品,不要用塑料制品。起出的糖,厚度在4~6厘米,根据盛器大小,用勺子扒平,上盖干净木盖,置于无虫鼠侵害之处,完全冷却后,切成小块,贮存保管。 (7)贮糖。红糖不是出品后即可进入市场,一般都在春节前后开始进入市场。而且农村有种说法“陈糖更好,没有火气”。所以,贮糖对保持糖的品质很重要。弄不好糖会自然溶化,成为粥状。贮糖最好的盛器是广口玻璃罐和土陶器缸,将红糖置于其内,轻轻摇摆,减少内部空间。之后用干净厚薄膜覆盖,严实扎紧封口。以后每次出糖后必须谨记及时严实封口。

知识出处

抚州特色农产品

《抚州特色农产品》

出版者:中国农业出版社

正当抚州农业快速发展之际,“互联网+”热潮滚滚袭来,为抚州现代农业发展迎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在这个历史关口,如何使抚州农业插上腾飞的翅膀,推动抚州从传统农业大市向现代农业强市转变,是有志于抚州“三农”事业的我俩久久思索的问题。我们相识于20世纪90年代初,长期在政府机关共事,后虽在不同岗位却共同服务“三农”大业。相似的经历、共同的志向,特别是满怀对“三农”工作的激情,让我俩产生了思想碰撞,形成了共识共鸣,决心要为抚州农业发展再出份力,做一件虽然十分艰辛但却很有意义的事情。从2012年开始,我们就研典习籍、上下求索,拜访专家、求教农民,最终决定从梳理抚州农业发展史入手,从研究抚州农业对经济、社会、人文发展影响着力,从历史脉络中汲取发展现代农业的精华,编纂一套《抚州农业》丛书,以填补抚州历史上至今没有系统介绍抚州农业发展的典籍资料的缺陷和空白,让有志于研究抚州的学者以资借鉴,让有意于抚州发展的投资者有所遵循,让有为于抚州现代农业的从政者汲取营养,并期许成为宣传抚州的窗口、农民致富的工具、传统美食的展台,以此表达我们对抚州的深深眷恋,对抚州现代农业发展的拳拳之心。

阅读

相关地名

东乡县
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