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栀子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抚州特色农产品》
唯一号: 140234020210000060
专题名称: 黄栀子
其他名称: 栀子;山栀子
文件路径: 1402/01/object/PDF/011810020210000003/001
起始页: T00083_00.pdf
专题类型: 药物
产地: 抚州市
产量: 2014年全市黄栀子种植面积达到25万亩,产量5万吨

专题描述

黄栀子,又称栀子、山栀子,原产于中国长江流域以南,主产于江西、湖南、湖北等南方省份。抚州市临川区、金溪县是国家中药资源普查中颁布的黄栀子原产地,自古民间就有栽种、管理、使用的记载。2014年全市黄栀子种植面积达到25万亩,产量5万吨,从业农民达5多万人。 (一)形态特征黄栀子为茜草科栀子属常绿灌木,生长于海拔10~1 500米处的旷野、红土壤丘陵、山谷、山坡、溪边的灌丛或林中。树高可达2米,茎多分枝,树冠圆球形,叶对生,长椭圆形。花期5~6月,花顶生,六瓣,花径5~6厘米,裂片微后卷,初开白色,后渐变黄,具芳香。花大,白色,有香气,单生于枝端或叶腋,花冠开后呈脚碟状。果期7~11月,果长卵形,具六棱及六刀状宿存萼,熟果变黄再转橘红,种子多为鲜黄色。定植后2~3年结果,6~7年进入盛果期,挂果年限一般为25年左右。 (二)生物特性黄栀子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耐旱,耐肥,耐修剪,喜光照,适生于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忌积水、盐碱地。抚州市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境内山地资源丰富,自然条件十分有利于黄栀子生长,黄栀子种植效益高。种植第二年每亩可收50~100千克;第三年每亩可收400~500千克;第四年每亩可收1 000千克,每亩纯收入1 700元;从第五年开始,每亩产量1400~1 500千克,每亩纯收入2 800~3100元。 (三)主要价值 1.药用价值《本草纲目》载,栀子“治吐血、衄血、血痢、下血、血淋、损伤瘀血及伤寒劳复、热厥头痛、疝气、汤火药”诸症。中医多用栀子治疗伤寒、黄疸、口疮、目赤、丹毒等疾病。黄栀子干果性寒、味苦,具有泻火解毒、清热利湿、凉血散瘀之功效,有护肝、利胆、降压等作用;外用可治扭伤、挫伤肿痛。中医临床用于治疗黄疸型肝炎、高血压、糖尿病、上消化道出血等症;对酒后口干舌燥、咽喉肿痛、上呼吸道感染等症,取1~2粒黄栀子泡水喝,有良好效果。栀子花薰置花茶,幽香浓醇,神静色爽,排毒养颜,别具风味。 2.工业价值黄栀子可提取栀子苷、栀子油、藏红花素等,是天然生物制药原料。黄栀子干果可以提取天然色素。用黄栀子干果提取的色素,色价高,性能稳定,在常温下可以保存,易溶于水,不溶于油脂,色调不受pH影响,无异味,安全、无毒、无副作用。是最理想的天然着色剂,广泛用于医药、食品和酿造、化工行业。栀子花含有乙酸苄酯、乙酸芳樟脂、乙酸苏合香酯等成分,提炼出来是生产香水、香皂、化妆品最好的主香剂,也可作为食品、酿造工业的香精。 3.生态价值黄栀子种植更是生态产业。春天栀叶翠绿,夏季栀子花香,秋季栀子果金黄,冬季栀子树常青。一片栀子林就是一个造氧工厂,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清新的氧气,净化空气,美化环境,让地球天空更蓝、山川更秀、环境更好。

知识出处

抚州特色农产品

《抚州特色农产品》

出版者:中国农业出版社

正当抚州农业快速发展之际,“互联网+”热潮滚滚袭来,为抚州现代农业发展迎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在这个历史关口,如何使抚州农业插上腾飞的翅膀,推动抚州从传统农业大市向现代农业强市转变,是有志于抚州“三农”事业的我俩久久思索的问题。我们相识于20世纪90年代初,长期在政府机关共事,后虽在不同岗位却共同服务“三农”大业。相似的经历、共同的志向,特别是满怀对“三农”工作的激情,让我俩产生了思想碰撞,形成了共识共鸣,决心要为抚州农业发展再出份力,做一件虽然十分艰辛但却很有意义的事情。从2012年开始,我们就研典习籍、上下求索,拜访专家、求教农民,最终决定从梳理抚州农业发展史入手,从研究抚州农业对经济、社会、人文发展影响着力,从历史脉络中汲取发展现代农业的精华,编纂一套《抚州农业》丛书,以填补抚州历史上至今没有系统介绍抚州农业发展的典籍资料的缺陷和空白,让有志于研究抚州的学者以资借鉴,让有意于抚州发展的投资者有所遵循,让有为于抚州现代农业的从政者汲取营养,并期许成为宣传抚州的窗口、农民致富的工具、传统美食的展台,以此表达我们对抚州的深深眷恋,对抚州现代农业发展的拳拳之心。

阅读

相关地名

抚州市
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