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福桥(资溪桥)战斗

知识类型: 事件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唯一号: 140232020210001173
事件名称: 资福桥(资溪桥)战斗
文件路径: 1402/01/object/PDF/011810020210000007/001
起始页: T00441_00.pdf
事件类型: 军事事件
起始时间: 1933年10月22日

事件描述

洵口遭遇战的胜利意义被“左”倾冒险主义者大大地夸张了。他们震惊于黎川一城之失,提出了“御敌于国门之外”的作战方针。为了收复黎川城,“左”倾冒险主义领导者命令红三、五、七军团及闽赣军区,武装进攻敌人巩固阵地兼白区的硝石。10月9日至13日,红军与敌激战于硝石后返回洵口、莲塘一线。 硝石战斗后,“左”冒险主义领导者不从中接受教训,又命令红五军团攻打黎川东北的资福桥(原误称资溪桥)。 资福桥是当时国民党军巩固之阵地。硝石战斗结束后,国民党军第八纵队主力部队开赴资福桥待命。第六师驻玉山寺至西村南侧高地及鄂家排至资福桥河岸之阵地;第九十六师驻守武家洲西侧、东仙山和石子坑峡至麻坑河岸之阵地;第十六师驻余家芦东侧,麻坑河岸起至大老殿盘标嵊到官山之阵地;第九师、十师、十四师进抵资福桥附近的潭头市和严和镇待命。资福桥及其附近国民党军共布兵六个师,设防严密。 10月22日,资福桥战斗开始了。红五军团第十三师和红一军团第三师的七、八两个团担任攻打资福桥的任务。他们首先向天尊殿阵地猛攻数次,未能攻克。半夜复又猛攻,又未攻下。23日,红十三师的三十八团和三十九团再向天尊殿敌第五师师部猛烈攻击,遭敌由天尊殿西侧出击,红军未能取胜。24日,红三十八团复向罗盘嵊敌第五师第二十七团阵地攻打、因敌有准备反遭敌侧击。25日,红三十八、三十九团再次攻打天尊殿敌第五师,又未攻克。资福桥战斗历时四天,红军虽歼敌伤敌500余人,但自己也遭到很大的损失,未能取得胜利。 自硝石和资福桥战斗始,红一方面军转战于敌主力部队和堡垒之间,陷入被动挨打境地,“左”倾错误领导给根据地和红军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黎川县志》

出版者:黄山书社

本志收录的地名包括黎川县行政区划与居民点名称、行政企事业单位名称、人工建筑物名称、自然地理实体名称、名胜古迹名称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