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川县剿匪、镇压反革命

知识类型: 事件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唯一号: 140232020210001127
事件名称: 黎川县剿匪、镇压反革命
文件路径: 1402/01/object/PDF/011810020210000007/001
起始页: T00368_00.pdf
事件类型: 社会事件
重要成果: 剿匪的胜利,使全县社会秩序好转,人心安定。

事件描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旧社会残存下来的一些土匪、恶霸,继续与人民为敌,进行抢劫和武装对抗等犯罪活动,并杀害无辜民众。当时,孙杨芬、吴先干等十余股土匪公开持枪对抗,与人民为敌。匪首孙杨芬在国民党政府逃往台湾前夕,纠集地痞流氓组织了“中坚团”。黎川解放后,他率匪徒潜伏于黎川与建宁、泰宁、邵武交界的边远山区,与大刀会匪首严正互相勾结,组织了“闽赣边区人民自卫军指挥部”,自任少将副指挥官。黎川解放初期,孙扬芬率匪徒在赣闽边境地区烧杀抢掠,并于1949年9月15日,率大刀会匪徒攻打德胜关,杀害革命干部1人;16日,又和严正率领500多大刀会匪徒攻打黎川县城。他们说大刀会成员吃了“神符”能刀枪不入,以此鼓惑匪徒为其冲杀。当时,县城武警人员很少,县委县政府领导沉着冷静,有组织地指挥军民抗击大刀会匪徒的进攻,仅5个小时,将这股匪徒击溃。此后,匪徒们分成小股活动,窜到深山密林,沿边区地带大肆活动。1950年1月11日,严正部下9个匪徒,在德胜关茅店附近拦截绑架当地赶集的百姓300多人,将他们关押在一幢竹纸厂的厂房里,因人拥挤,房屋倒塌,压死68人,压伤数十人。活动在二区周湖一带的黄士琳等土匪成立了豫章山区游击司令部第6纵队特务第3大队,在黎川与光泽交界地区大肆进行反革命活动。1950年7月28日,黄士琳带领匪徒绑架并杀害了厚村乡乡长和大源村支部书记,……残匪的罪恶活动,人民恨之入骨,纷纷要求政府清剿。为此,中共黎川县委和县人民政府立即动员全县人民紧急行动起来,组织联防,协助剿匪部队和公安干警进行剿匪。为了使剿匪工作有组织有领导有计划地进行,县委成立了县清匪治安委员会,由县委书记和县公安局长担任正副主任,各区、乡相应成立清匪治安委员会和治安小组,治安组织开展活动,依靠群众掌握了大量匪情。在剿匪工作中,执行了政治瓦解和军事进剿相结合的方针,1949年8月,剿匪部队进入龙安地区,大张旗鼓宣传剿匪政策,瓦解了土匪头子吴先干部下的一个分队,这个分队有70多人携带70多枝长短枪向人民投诚;另有13名拒不投降的顽匪,被坚决剿灭。至1951年底,全县10余股武装土匪基本肃清,顽匪头目孙扬芬、孔木轩、吴先干等均被捉拿归案,并予以严励惩处。剿匪的胜利,使全县社会秩序好转,人心安定。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黎川县志》

出版者:黄山书社

本志收录的地名包括黎川县行政区划与居民点名称、行政企事业单位名称、人工建筑物名称、自然地理实体名称、名胜古迹名称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