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州市图书馆
抚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抚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古籍善本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十三、硝石战役情况
知识类型:
事件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南城县志》
唯一号:
140232020210000049
事件名称:
十三、硝石战役情况
文件路径:
1402/01/object/PDF/011810020210000005/001
起始页:
159
事件类型:
军事事件
起始时间:
1933年10月
发生地点:
抚州市南城县
事件描述
1933年10月,蒋介石纠集50万兵力对中央发动第五次“围剿”。先是9月28日,敌北路军第八纵队周浑元部(3个师兵力),侵占中央根据地的北面门户黎川。掌握红军领导权的博古、李德等人,摒弃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在前几次反“围剿”中克敌制胜的正确战略战术,而采取“御敌于国门之外”、“堡垒对堡垒”、“阵地战”等一套错误打法,他们震于黎川失守而急于收复,于是严令东方军于10月上旬向赣东北回师就敌(此时东方军正入闽东征作战)。7日,东方军在洵口与敌遭遇,歼敌第6师之18旅。敌周浑元部受此打击后,龟缩于黎川县城固守待援。东方军奉军委命令继续西进,攻打南黎公路上的重镇硝石,意在截断周浑元纵队与南城之敌的联络,并乘胜收复黎川。 硝石,位于南城县境东南面的南黎公路中段,资水东来,黎水南来汇合于该镇西南端,再向西北汇入盱江。该镇于资水北岸成一弓形,镇东约半里为桥头村,村前是一片平坦的开阔地,镇后靠河处小山起伏,地形条件构成了硝石易守难攻的特点。而且驻硝石之敌24师黄子成部(约4个团兵力)以5月份起,沿资水北岸以碉堡、交通壕构筑了两道严密的防线。从硝石桥头村伸延至东北及西北一带高地两翼河边为第一线,长约3000米,除以野碉楼为据点外,并构有附防御物;以硝石街及街背一带高地为第二线,长约2000米,除碉堡外,还构筑联系工事,硝石街则以工事完全封锁,这就使红军进攻尤为困难。 8日,攻击硝石的各红军部队进入待机位置。9日凌晨,东方军司令部发布攻击令。当天下午4时,左翼部队13师协同20师一部沿资水两岸开始佯攻;接着右翼队从北面向敌143团阵地及桥头村144团阵地的第20堡、第22堡猛烈冲击,并以迫击炮向敌猛击,酣战到黄昏,红军突击队携带手枪、手榴弹在轻机枪火力掩护下,趁夜继续向桥头村及第22堡各处猛烈冲击,反复四次,其中肉搏两次,守敌以汽油棉絮制成火球照明,进行顽抗,红军攻击未能奏效。 10日,东方军司令部因主力军攻击失利,令各师除一营原地监视敌人外,其余集结于韩公桥、陈坊、崔坊一线,待机打援。9时,敌出动空军对红军实施轰炸,红军除留小部队警戒外,大部于华顶峰、永寿桥附近山谷凹地间隐蔽防空,薄暮,红军复向敌军攻击。 11日拂晓以后,敌空军继续轰炸。因连日攻硝石不克,东方军司令部召开主要干部及政治工作人员、士兵代表会议,决定在部队开展歼敌竞赛,并根据硝石工事坚固,攻击不易奏效而牺牲过大的情况,改用围困战术,争取先截击黎南援军,再夺取硝石。午夜,红军于华顶峰举火,火焰烛天,以精锐部队在浓密火力掩护下分途向敌阵猛扑,一时杀声震天,前锋一度冲至敌碉堡附近肉搏相持,但依然未能夺取阵地。12日,敌空军继续轰炸,日间战况沉寂,入夜红军再度发起攻击,一面以湖南籍士兵喊话宣传,一面发起冲锋突击。 13日晨,南城之敌3个师向硝石增援,东方军司令部据此决定,先舍硝石之敌,以主力侧击南城来援之敌而消灭之。午后3时,东方军开始撤离硝石附近。次日上午撤离完毕。至此,硝石战役结束。这次战役红军部队虽然英勇战斗,但终因“左”倾领导的错误指挥而导致红军的重大损失。
知识出处
《南城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出版地:1991
本志记述了南城县1912~1985年间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各项事业实行改革开放与全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抚州市南城县
发生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