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与弼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崇仁县志》
唯一号: 140230020230001019
人物姓名: 吴与弼
人物异名: 字:子傅;号:康斋
文件路径: 1402/01/object/PDF/140210020230000004/001
起始页: 778.pdf
性别:
出生年: 1391
卒年: 1469
籍贯: 莲塘
亲属: 吴溥

传略

吴与弼(1391—1469),字子傅,号康斋,莲塘(今东来乡)人。国子监司业吴溥之子,天资聪敏,八、九岁在乡学读书时,即已崭露头角。长成后,到京侍父,学习应科举试的八股时文,以他的才华,掇取科第功名是大有希望的,可是他读了《伊洛渊源录》所叙的儒家“道统”的承传,内心就很向往。继而又读《二程全书》,就想猎取效法,于是舍弃了应科举、求功名的学业,谢绝世俗交往,独住一所小楼,每日研读“四书”、诸经及二程、朱熹的语录,收敛身心,沉潜义理,勤奋自学,坚持两年没有下楼。 21岁还乡,途中遇暴风,所乘船几乎倾覆,众人皆惊惶失措,独他正襟危坐,风弱船定后,人们问他为何不惊恐?答曰:“吾守正以俟耳。”在乡里,一切行动都遵守儒家的礼仪规范。每次到京城太学去省亲,都是布家旧鞋,无人知他是国子监司业之子。 中年以后,家境日贫,收入不足以供给衣食,住房破旧不能蔽风雨,则自己从事农业劳动,手足胼胝,终岁辛劳。虽然处境如此艰难,但如不合道义的准则,即使一草一芥之微,也坚决不取。所以对四方来拜师求学者,都拒收报酬,其学生胡九韶说:“惟先生遇患难仍能学习、进益,别的人则不免意志颓唐而怠惰下去了。”他事亲尽孝,幼年失母,侍奉继母如亲娘,待异母诸弟,笃诚友爱;夫妻之间亦相敬如宾。 他锐意理学,不求仕进,屡被推荐、征聘皆不就。天顺元年(1457)大臣石亨上疏荐举与弼为官。于第二年五月授为左春坊左谕德,即上书请辞。英宗召入文华殿,从容咨询大政,随即遣使慰谕,赐予优厚。不允所辞。”相识都劝他就职。康斋回答说:“浅陋之学,衰病之躯,岂堪任使,苟就职,就需屹然风采,动于朝端,方不负天书期待之重,岂敢为窃禄之官。”以后又连续四次上疏辞职,未被允准。于是上《封事·十策》,其内容要点是:一、崇圣志;二、广圣学;三、隆圣德;四、子庶民;五、谨命令;六、敦教化;七、清百僚;八、齐庶政;九、广言路;十、君相一德同心。英宗阅《封事》后,复召入文华殿,温语抚慰,并派人护送回乡。仍赐诏褒扬嘉许。命地方官一年四季,常去看望慰问,每月支给仓米,以示殷切关怀之意。归里后,远方上层人士,纷纷迎请他去讲学。成化五年(1469)十月十七日,在家病故,享年79岁。 康斋自学成材,虽无师承而研治儒家理学甚早,他墨守宋代程朱之学,言心分知觉与理为二。主张静时涵养动时省察作为修养的基本功。其学术思想深受众多的儒士所推崇,形成当时一大学派——崇仁学派。康斋虽醉心理学,却能博览,对文学、天文、地志、律历、医卜等,莫不研究精通。所作诗文,皆清明峻洁,曲折纡徐,能令读者自然感发。如有人问他不愿出仕的原因,他示之诗曰:“琴到无弦识者稀,古今惟有一钟期,几回拟古阳春调,月满虚堂下指迟。”又曾自赋诗曰:“灵台清晓洞无瑕,独立东风玩物华,春气夜来添几许,小桃又放两三花。”他的日记,记其进德修业与日俱新的功夫,阐发他治学的心得。大小楷得晋人书体。门学凡数百人,其中有著名学者胡居仁、陈献章、胡九韶、车泰、饶烈、娄谅等皆笃行之士。著述有《日录》及《康斋文集》12卷,当时学者尊称之为康斋先生。

知识出处

崇仁县志

《崇仁县志》

出版者:江西人民出版社

崇仁县志采用志、记、述、传、录、图、表等多种形式,而以志为主来充分表达内容。除《大事记》以编年体为主,以记事本末体为辅外,其它各篇,均按照“横排门类,纵写史实”的方法,组织资料,横向展开,顺次记叙。崇仁县志首列概述、大事记。以概述总摄全书,大事记纵贯古今。正文分设7篇,依次为地理、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社会、人物。篇下设章,章下设节,共49章,189节。附录殿后,共十部分组成。解放后的历次政治运动,散见于《大事记》和有关章节,不另立专章,以免领属失当,记叙重复。崇仁县志某些章节,正文之余,尾加“附记”、“简介”,借以辑录有重要参考价值的资料,而补正文之不足。有些内容似嫌枝蔓,缺而不记,读者难明,则于文后加“附”或“注”以阐发之。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