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简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唯一号: 140230020220000345
人物姓名: 易简
人物异名: 号卫权
文件路径: 1402/01/object/PDF/140210020220000001/005
起始页: T03716_00.pdf
时代: 近现代
出生年: 1889
卒年: 1926
籍贯: 江西萍乡芦溪县

传略

号卫权,江西萍乡芦溪县人。国民革命军第14军第1师师长,在北伐军攻克抚州城战斗中牺牲。 易简自幼聪颖,好文爱武,江西陆军小学毕业后考入南京陆军中学,先后到湖北武昌军官预备学校、河北讲武堂学习。22岁毕业于保定军官学校第二期。武昌起义爆发后,投奔李烈钧领导的赣军,历任排长、连长、营长等职,率部转战于粤、桂、赣、闽等省,参加了孙中山领导的护法战争。 1924年国共合作后,易简参加了创建广东革命根据地的多次战役。率部先后歼灭杨希闵、刘震寰的滇桂军,接着又肃清盘踞在广东东江流域的陈炯明叛军残部,统一广东全镜。1925年,易简所在的赣军赖世璜师被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14军,赖世璜任军长,易简由第1团团长、师参谋长晋升为第1师师长,配合湖南、湖北革命军开辟北伐战争中的江西战场。 1926年秋,北洋军阀五省联军总司令孙传芳从苏、皖、浙、闽调兵10万人赣,对北伐军作战。9月6日北伐军分3路向江西全面进攻,于19日占领南昌,但没守住。于是制定续攻以南昌为中心的作战计划,从赣东、赣南、赣西方面部署兵力。随后,第14军自赣州分两路开进,一部于9月26日攻占吉水,继而向东北攻占永丰、乐安,10月11日攻克崇仁、宜黄;另一部由易简率领,于9月29日经宁都北上,连克广昌、南丰,10月14日占领南城。至此,北伐军已攻占崇仁、南城以南广大地区,将军阀部队赶到抚州城周围。 驻抚州的军阀部队为孙传芳所属第1师第1混成旅刘宝题部,另有由南昌方向溃退而来的邓如琢残部岳思寅旅约5000人。驻抚州军阀部队见北伐军大兵压境,急忙调整部署,调蒋镇臣部4万余人由东乡移防抚州,刘宝题率部在临川东馆、秋溪等处布防,企图阻挡北伐军的进攻,死守抚州城。 北伐军为发展由南向北攻势,扫清南昌周围障碍,歼灭南昌军阀部队,令国民革命军第2军第4、5师从丰城、南昌边界向抚州挺进,协助第14军攻取抚州。10月18日,易简率第1师在东馆、秋溪与刘宝题部接战,刘宝题部即退缩抚州。蒋镇臣、杨池生、杨如轩、陈修爵、谢文炳等部则纷纷向进贤和东乡溃退。退往进贤的蒋、陈、谢等部随后又进至云山,企图增援抚州,被第2军第4师击退20余里。20日拂晓,第14军按既定计划向东南方面攻击抚州城,先后荡平东馆、秋溪一带军阀部队的障碍,直逼抚州城。刘宝题率2000人依城顽抗。易简率将士冲锋陷阵,英勇突击,当冲至城下时,被城墙所阻。在这紧要关头,抚州进步青年积极为北伐军助战,承担探敌、带路、送茶、张贴标语等任务。进步学生章应昌、许瑞芳等人组织工人、农民借来100多只长梯,供北伐军攻城使用。北伐军战士奋勇登城,激战至晚8时,终于从南门和清风门攀城成功,占领抚州城。易简在指挥进攻抚州城东时,在文昌桥上中弹牺牲,时年37岁。盘踞在抚州城内的刘宝题残部分别向东乡、金溪方向逃窜,蒋镇臣、杨如轩残部退往南昌附近。26日,北伐军迅速向东乡、金溪跟踪追击,封锁抚河东岸,消灭残余军阀部队。此役,打死打伤军阀部队数百人,俘敌数百名,缴获步枪500支,机关枪1挺。 易简牺牲后,为表彰其功绩,被追授为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军衔。1984年,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易简为革命烈士。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抚州市志:全5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卷首部分包括序言、概述、抚州人文综述、抚州革命斗争纪略、大事记;主体分志设29卷174章,内容包括政区、自然环境、人口居民生活、政党、群众团体、政权、政务、公安司法、军事、经济发展总情、经济管理、财政税务金融、农业、林业垦殖、水利、工业、乡镇企业、名优特产、贸易、交通信息产业、城乡建设环境保护、教育、科技卫生体育、文化旅游、新闻媒体、方言、宗教民俗传说故事、艺文、人物等栏目介绍了抚州的发展历程。

阅读

相关专题

师长
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