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式枢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唯一号: 140230020220000263
人物姓名: 吴式枢
文件路径: 1402/01/object/PDF/140210020220000001/005
起始页: T03699_00.pdf
时代: 近现代
出生年: 1923
卒年: 2009
籍贯: 宜黄
亲属: 吴文范;吴式灿;吴式玉

传略

宜黄人,生于北京。祖父进士及第。父亲吴文范(叔芷)解放前任江西省银行总经理,后居台北市。其弟吴式灿、吴式玉均为美国著名学者。 10岁时,就读江西省立南昌二中初中部,16岁同济大学附设高中毕业。1944年同济大学机械工程系毕业,获学士学位,留校任教。1947年,赴美国伊利诺州立大学研究院攻读物理学。1948年获科学硕士学位。195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先后写出3篇论文,其中《对一般摄动理论的讨论》发表在美国物理评论杂志上。原打算在美国再逗留一二年,做些充实学识方面的工作,时值朝鲜战争愈演愈烈,对美国政府的蛮横政策不满,虽然父母在台湾,弟弟在美国,毅然决定响应周恩来总理对海外科学家的号召立即回国。1951年10月到大连工学院应用物理系任教授。 1952年9月,调入东北人民大学(现吉林大学)物理系任教授。1955年任物理系副主任,1958年任物理系主任,1984年开始任名誉系主任。1980年11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先后任吉林大学自然科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吉林省科协副主席、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物理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近代物理研究所和上海原子核研究所等单位兼职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届、二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全国人大第五届至九届代表。 长期从事理论物理教学,讲授理论力学、量子力学、原理物理、铁磁共振、群论在物理学中的应用和理论原子核物理学中的应用和理论原子核物理等课程,为中青年教师及研究生举办相对论多体理论、有限温格林函数、近代物理等讨论班,培养了一批理论基础扎实的高级专业人才和骨干教师,有硕士、博士研究生各20名,其中有5名被评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在科研中,长期从事原子核的理论研究,尤其在核多体等理论方面有卓越贡献。1949年-1951年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将原子核壳层模型应用于研究μ介子吸收和光核反应,被称为“吴模型”。1955年,对低温铁磁体自发磁化强度的布络赫(Bloch)自施波理论进行研究,用新的线性函数消除该理论中过多本征态的困难。1962年始,对处理核基态关联效应的无规和高阶相近似方程的理论基础进行研究,提出可由一变分法推导出该方程,并指出使它厄米性的途径;首次应用格林函数方法导出HRPA的久期方程,并进行费曼图解分析,提出“推广的组态混合法”给出用它求解实际问题的方法。1966年,其《推广的组态混合法及高阶无规位相近似》学术报告,受到参加北京召开的国际物理讨论会30多个国家的科学家重视。1972年后,在原子核物理和核多体理论方面,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理论体系——格林函数方法。在零温、有限温、非相对论、相对论的格林函数多体理论和单粒子位阱理论等具有创造性。这一成果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和1982年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 在理论研究的同时,注重理论和实际相结合。1971年至1976年,率领课题组深入大庆油田,对采用早期注入水开发方式,判断水淹层的测井方法进行分析研究,建立通过测定介电常数来判断水淹层的“相位介电测井”新方法的物理基础,填补中国石油测井的一项空白,至今仍在使用。为适应中国核科学和核工业发展的需要,亲自参与和组织轻核中子反应数据的理论计算工作,为中国核数据库的建立和发展做出贡献。此外,还多次率团出国访问和参加有关国际核物理会议或讲习班,受到同行尊敬。 主要著作有《非线性积分方程与格林函数方法》《原子核单粒位阱理论》《等效相互理论及顶角算符的封闭表示法》《多重散射理论与格林函数方法》等。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抚州市志:全5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卷首部分包括序言、概述、抚州人文综述、抚州革命斗争纪略、大事记;主体分志设29卷174章,内容包括政区、自然环境、人口居民生活、政党、群众团体、政权、政务、公安司法、军事、经济发展总情、经济管理、财政税务金融、农业、林业垦殖、水利、工业、乡镇企业、名优特产、贸易、交通信息产业、城乡建设环境保护、教育、科技卫生体育、文化旅游、新闻媒体、方言、宗教民俗传说故事、艺文、人物等栏目介绍了抚州的发展历程。

阅读

相关专题

教授
职位
副主任
职位
主任
职位
主任
职位
副主席
职位
副主任
职位
理事长
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