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瑞璜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唯一号: 140230020220000251
人物姓名: 余瑞璜
文件路径: 1402/01/object/PDF/140210020220000001/005
起始页: T03691_00.pdf
时代: 近现代
出生年: 1906
卒年: 1996
籍贯: 宜黄

传略

宜黄人,著名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委员(院士),民盟中央委员,吉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吉林大学物理系创建人。 余瑞璜出身于一个乡村农民家庭,其父以教私塾为业,其母出自名门闺秀,他是第6个男孩。1岁时丧父,全靠其母维持生计。他从小得到母亲悉心教育,母亲教他古典诗词,给他讲述岳飞、林则徐等爱国故事。10岁时到30里外崇文书院读小学,对数学产生浓厚兴趣。12岁考取省立第三师范,该校物理老师生动教学深深吸引他。1925年考入东南大学(中央大学、南京大学前身)物理系。1930年由著名物理学家吴有训推荐到清华大学物理系任教。在清华他迈出教育和科研第一步,试制一台康谱顿二象静电仪,其灵敏度可测出3个电子,接着制作中国第一台盖革计数器,用以做镭的铅吸收率实验。1932年发表第一篇学术论文《关于氩的X射线的吸收与散射》,不久即被康普顿教授在《X射线的理论与实验》一文中引用。 1935年考取公费留英,经吴有训介绍到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物理系。在诺贝尔获得者、X光晶体结构创始人布拉格教授指导下,改进摆动晶体X射线谱仪的摆轮设计,并创造性地用从晶体的傅氏(里叶)综合图减速去溴原子的衍射消除“鬼影”来确定溴原子坐标的新方法,完成博士论文和答辩,受到导师布拉格和欧文教授赞赏,1937年获理学博士学位。次年在英国北威尔士大学物理系和伯明翰大学冶金系学习和科研。1939年他不顾个人前途和安危,毅然携妻儿返回祖国,在西南联大筹建清华大学金属研究所并从事教学。1942年提出“晶体分析X光数据的新综合法”和一种“由相对X光强度资料确定绝对强度”而不需实验工作的方法,引起国际晶体学界极大反响。李普森称他“开辟了强度统计学整个科学项目”,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伯尔吉教授在《晶体结构分析》经典著作中,全文引用他的“新综合法”。1946年随清华大学返回北京任物理系教授。1948年8月应邀前往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州理工学院进行讲学和研究。1949年7月,他辗转回到解放后的北京,任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 新中国成立后,他与冶金部副部长陆达一起筹建中国金属学会,建议在各大工厂建立X光化学分析和金相实验室,并将自己最优秀的学生陈篪、胡玉和、姚卫薰等人推荐到鞍钢工作。1952年全国院校调整,他抱着为新中国东北重工业基地培养人才的愿望,主动要求到长春,创建东北人民大学(吉林大学前身)物理系和中国第一个金属物理专业。在此,他建立国内一流实验室、资料室和物理系机械加工厂。广泛为科研、教学和生产服务,是他独创。还试制成功医用X光管,填补国内空白,受到毛泽东主席慰问。1955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委员。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1960年创建中国第一个金属物理与X射线晶体学研究室,着手“固体与分子经验电子理论”研究。1964年,在他指导下制成中国第一台细聚焦X光机。1978年在《科学通报》上发表《固体与分子经验电子理论》,提出“四个假定和一个健距差(BLD)分析法”,并在1984年德国“金属与合金国际会议”上列为第一篇报告。这一理论得到国内外学者关心和进一步探索,成为固体理论一个新的有希望方向。 余瑞璜毕生从事物理学科教学与研究工作,为国家培养了30多名研究生,其中博士生10余名,其学生有著名物理学家何祚庥、周光召等人。他不仅是中国老一辈著名物理学家,也是世界上“第一流的结晶学学者”(《X光衍射50年》总编辑爱德华教授语)。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抚州市志:全5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卷首部分包括序言、概述、抚州人文综述、抚州革命斗争纪略、大事记;主体分志设29卷174章,内容包括政区、自然环境、人口居民生活、政党、群众团体、政权、政务、公安司法、军事、经济发展总情、经济管理、财政税务金融、农业、林业垦殖、水利、工业、乡镇企业、名优特产、贸易、交通信息产业、城乡建设环境保护、教育、科技卫生体育、文化旅游、新闻媒体、方言、宗教民俗传说故事、艺文、人物等栏目介绍了抚州的发展历程。

阅读

相关专题

副主任
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