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唯一号: 140230020220000027
人物姓名: 王安石
人物异名: 字介甫,号半山,乳名獾郎
文件路径: 1402/01/object/PDF/140210020220000001/005
起始页: T03572_00.pdf
出生年: 1021
卒年: 1086
籍贯: 盐埠岭(今临川荆公路邓家巷)
亲属: 王安尚

传略

字介甫,号半山,乳名獾郎,临川人,祖居盐埠岭(今临川荆公路邓家巷)。其父王益是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进士,任建安(今福建建瓯)主簿等地方官20多年,为人正直,执法严明,常为百姓做有益之事。其母吴氏从小好学强记,老而不倦,为人通情达理,奉养公婆,甚有孝名,勤俭持家,对非亲生之子(王安石二位兄长),犹如己出。王益任临江(今樟树市)军判时,王安石出生于此,王益调任江宁(今南京市)通判时,全家迁往江宁。 王安石从小喜好读书,且过目不忘。明道二年(1033),时年13岁,首次随父归临川,奔祖父丧,一住即3年。其时,他同表兄弟一起在金溪灵谷山下榉林书舍和柘冈山上读书堂读书,游嬉于大自然之间,互相吟诗唱和,并在此时见到传闻一时的神童方仲永。在临川期间,正值辽、西夏攻掠宋境,他有感而发:“南去干戈何日解?东来阳骑此时奔!”(《闲居遣兴》),这也是他留下的最早诗作,见者都叹服其文笔精妙。 王安石在辗转各地的同时,增加了社会阅历,开阔了眼界,目睹了人民生活的艰辛,对宋王朝局面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对社会人生开始进行探讨。17岁(1037)时,他立志读书,谢绝应酬,打算为国干一番事业,并逐步形成自己的思想体系和学术风格。看到农村破落很是忧虑,其诗《乌塘》反映当时临川现实境况,对宋朝积贫积弱现实有进一步的认识。此后,历任舒州通判、集贤校理、群牧判官、知常州等职。 嘉祐三年(1058)二月,王安石自常州移提点江东刑狱,任所设在饶州(今波阳县)。十月下旬改任三司度支判官,接到诏令后即解事务再回临川,留下不少吟咏临川山清水秀之作。他根据自己多年对社会问题的观察了解,大胆写出著名的《上仁宗皇帝言事书》(即《万言书》)。书中列举当时吏治、财政等方面问题,并提出改革意见。请求改革政治,加强边防,主张“收天下之利,以供天下之费”,表现出非凡“矫世变俗之志”,但未被朝廷采纳。不久,朝廷召他入直集贤院,同修起居注。他不愿任此闲职固辞不就,遂改任知制诰。又因言忤旨意,于八年以母病为由辞官回江宁。英宗即位后屡召王安石赴京,均以服母丧和有病为由,恳辞入朝。 治平四年(1067),神宗继位,为摆脱宋王朝政治、经济危机及辽与西夏不断侵扰的困境起用王安石为翰林学士兼直讲,讨论变法事宜。赴任之前,王安石携儿子王雾回到临川、金溪游览名胜古迹,写《跃马泉》《试茗泉》等诗。诗中以蛟龙、战马自喻,表达敢于冲破重重阻碍,积极改革弊政的战斗精神。还会晤临川知县谢卿材,对其大兴水利,为百姓做有益事表示敬佩。熙宁元年(1068),神宗召见翰林学士王安石“越次入对”,王安石上书主张变法,言“大有为之时正在今日”。次年王安石任参知政事,丌始主持变法。为指导变法的实施,设立三司制置条例司,王安石任其事,并物色吕惠卿、章惇、曾布等一批拥护变革的官员参与制订新法,颁行了均输法、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免役法;改革取士之法,兴学校、罢诗赋,亲自主持撰写《三经新义》作为教科书和科举考试标准。 熙宁三年(1070),王安石与韩绛同任宰相之职。王安石即以“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改革精神,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行新法,陆续颁布市易法、保马法、方田均税法、免行法、将兵法、保甲法、军器监法、劝课栽桑法等涉及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多领域,史称“王安石变法”。这场自上而下的改革运动,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大地主、大官僚、大商人既得利益,有利于生产发展和国防力量增强。 变法触犯大地主、大官僚、大商人既得利益,遭到保守派激烈反对,特别是曹太后、高太后顽固梗阻,加上在实施过程中过分求大求快,许多官吏借机敲诈盘剥,使农民利益遭到损害,实际效果与主观设想相差甚远。王安石处于“众疑群谤”之中,被人称为“拗相公”。宋神宗迫于皇亲贵戚和大臣压力,于熙宁七年四月罢去王安石相位,再任江宁知府。次年虽又起用王安石为相,但因新法派内部分裂及守旧派挑拨离间,王安石实际上难有作为,至熙宁九年十月再次罢相,出任镇南军节度使,判江宁府。熙宁十年,改封集禧观使,封舒国公。时王安石已57岁,饱尝宦海辛酸,历尽变法艰苦,决心不再做官,隐退江宁,并从陆路回归故里临川。在去柘冈路上,旧地重游,人世变迁,情绪凄然,在短暂逗留后,回江宁过闲居生活。 元丰三年(1085),复拜左仆射、观文殿大学士加特进,改封荆国公。八年(1085)三月哲宗即位,加司空。哲宗,年仅10岁,由太皇太后高氏临朝听政,启用坚决反对变法的司马光为相,废除全部新法,极力迫害新法派。九年再罢,隐居钟山孙陵岗燕雀湖畔白塘,此处距钟山主峰和江宁府东门均为七里地,经营一小园林,取名半山园,亦自号半山老人。王安石在忧愤和遗恨巾于元祐元年(1086)四月初六去世,赠太傅,葬于江宁半山园。绍圣中谥号文。世称王荆公、王文公、临川先生。 王安石不仅是一位政治家、思想家而且是文学家。其文学主张强调“务为有补于世”“以适用为本”,这与其政治主张和改革思想分不开。其散文和诗歌大都具有浓厚政治色彩,长于说理,词简意深,笔力雄健,见识拔群,对宋初形式主义文风是有力冲击,对豪放派诗词有直接影响。姚鼐说:学者欲文字“简峻”“须读荆公所为,则笔间自有裁制”。刘熙载亦认为:“半山文善用揭过法,只下一二语,便可扫却他人数大段”。他与苏轼父子、曾巩等对唐宋古文运动起到重要作用,被后人推崇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著作极为丰富,除《字说》《钟山日录》已散失外,尚有《临川集》《临川集拾遗》《三经新义》(残卷)、《唐宋百家诗选》《诗义钩沉》等传于世。此外其山水画也极工致惟妙。其妻、妹与二女皆能诗文。 王安石为人刚正,为官清廉,就连其政敌司马光也不得不承认“其人素有德行,平生行止无污点”。革命导师列宁称“王安石是中国11世纪的改革家”,毛泽东也认为“王安石最可贵之处在于他提出‘人言不足恤’的思想”。王安石从小在外,为官四处奔波,但对家乡有着一股挚情,几次回乡探亲,对家乡亲朋好友、名胜古迹,写许多诗文、书信、墓志,表达热爱家乡之情。家乡人民也对他有着深深的景仰和怀念。宋崇宁五年(1106),抚州郡守田登在王安石旧宅建造王荆公祠,“肖公像而祀之”。有许多地名都是为纪念王安石而取,有荆公山、荆公坡、荆公桥、荆公钓鱼台、半山书院、安石读书台、荆公路等。家乡学者著书撰文,为王安石辩诬。南宋金溪学者陆象山在《荆公祠堂记》中盛赞其人品高尚,贬斥王安石政敌。清代金溪学者蔡上翔,穷毕生之精力,写《王荆公年谱考略》一书,以辩《宋史》之误。1986年11月由江西省人民政府拨款在抚州市赣东大道南端修建的王安石纪念馆竣工,主楼前塑有一尊3米多高的王安石雕像,供人们瞻仰。在他逝世900周年之际,全国许多著名专家学者云集抚州市,隆重纪念这位当年叱咤北宋政坛的历史人物,并开展广泛深入的学术讨论,实事求是地评价他的历史作用和巨大功绩。 王安石幼弟王安尚,字纯甫,其子王旗(字伯祥)由盐埠岭迁居临川79都(今东乡县虎形山东)上池源里,为上池一世祖。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抚州市志:全5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卷首部分包括序言、概述、抚州人文综述、抚州革命斗争纪略、大事记;主体分志设29卷174章,内容包括政区、自然环境、人口居民生活、政党、群众团体、政权、政务、公安司法、军事、经济发展总情、经济管理、财政税务金融、农业、林业垦殖、水利、工业、乡镇企业、名优特产、贸易、交通信息产业、城乡建设环境保护、教育、科技卫生体育、文化旅游、新闻媒体、方言、宗教民俗传说故事、艺文、人物等栏目介绍了抚州的发展历程。

阅读

相关专题

扬州签判
职位
知制诰
职位
宰相
职位
江宁知府
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