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澄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乐安县志》
唯一号: 140230020210001938
人物姓名: 吴澄
人物异名: 字幼清
文件路径: 1402/01/object/PDF/011810020210000012/001
起始页: T00472_00.pdf
时代:
出生年: 1249
籍贯: 崇仁县咸口村

传略

吴澄,字幼清。宋淳佑九年(公元1249年)生于崇仁县咸口村(建国后,咸口村划归乐安县鳌溪镇)。自幼聪慧,勤奋好学,宋末中试乡贡。宋亡后,厌弃功名,隐布水(今乐安湖溪乡)山谷四年,深居简出,潜心著述。学界称之为“草庐”先生。 元贞元年(1295年)吴澄游历至豫章西山,按察司经历郝文迎其至郡学讲学,录其问答达数千言;行省椽元明善自认系饱学之士,但向澄请教《易》、《诗》、《书》、《春秋》等奥义后,倍加钦崇。自言:“与吴先生谈学,如探渊海,愿执弟子之礼。”随后,朝臣力劝任职于翰林院及江西儒学等处,均仅数月即归。元至大元年(1308年)复被召任国子监丞,舟车催促,始至京城。在国子监任教时,以培德为本,因材施教,反复引导。皇庆元年(1312年)升司业;至治元年(1321年)调任翰林学士;泰定元年(1324年)为经筵讲官;至顺元年(1330年)退居乡里后,省县官员均迎请执业;四方之士不远千里负笈者达数千余人。 吴澄终生著书立说,至死不懈。著有《孝经章句》,核定《易》、《诗》、《书》、《春秋》、《仪礼》及《大小戴记》。侍御史程钜夫奉命至江南求贤时,促澄至京都,澄以母老婉辞。钜夫将澄所著各书送国子监教习。其后除核定《皇极经世书》、《老子》、《庄子》、《大玄经》、《乐律》、《八阵图》及郭璞《葬书》外,对《易》、《春秋》、《礼记》均编有纂言,力破前人穿凿讹误,条分缕析,精明扼要,自成一家之言。又作《基学》、《学统》两篇,使人知学之本,尤对邵子之学更有心得。元代蔡国公张圭对澄评价极高,认为“翰林学士吴澄,学贯天人,行足师表,书事则笔削之法;代言近《典诰》之文,盖其所造甚深,文学亦其余事”。 至顺四年(1333年)病卒,终年85岁,追封临川郡公,谥“文正”。有《吴文正公全集》问世。

知识出处

乐安县志

《乐安县志》

出版者:江西人民出版社

本县志记载介绍了宋代1149年至1985年以来的,有关了乐安县的所有地方史志内容。包括地理、经济、文化、军事、社会、文化、人物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