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毓泰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临川区志(1987-2005)》
唯一号: 140230020210001860
人物姓名: 饶毓泰
人物异名: 俭加
文件路径: 1402/01/object/PDF/011810020210000010/001
起始页: T00709_00.pdf
性别:
出生年: 1891
卒年: 1968
籍贯: 临川钟岭乡

传略

又名俭加,字:树人。临川钟岭乡人。 1911年毕业于南洋中学。1913年官费留美。1917年获芝加哥大学物理学士学位。1922年获著名的普林斯敦大学研究院物理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南开大学物理系教授,系主任;北平研究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大学理学院院长、物理系教授、系主任;昆明西南联大物理系主任;北京大学校务委员等职务。1948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饶毓泰长期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成效卓著。他对原子、分子光谱有较深的研究,是世界上早期研究“斯塔克效应”的光谱学家之一。在“气体导电”和“光谱学”等方面有很深的造诣。他与自己的导师,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康普顿合写的《电子的初射速度对气体中最小跳水电压的影响》以及《水银蒸气的低压电孤和它对荧光的影响》等论文,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国内与叶企孙、吴有训、严济慈等著名科学家齐名,并被称为近代中国物理学界“四大名旦”。他执教高校,上课辅导,一丝不苟;一贯坚持教学与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为发展祖国的科学事业作出了贡献。他具有中国知识分子的正义感,憎恨黑暗,追求光明,解放前夕,不顾国民党当局的威逼利诱,断然拒绝去台,坚决留在大陆,为新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出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饶毓泰继续在北京大学任教。1949年至1951年,还担任院、系领导职务。1952年以后,又先后当选为第二、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四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化学学部委员。虽年事已高,社会、学术活动增多,却仍操劳教学,为国育才。他率先在北京大学开讲《原子光谱》、《气体导电基本过程》等课,为全国高等院校开设同类课程培养了一批教学、科研骨干。六十年代,他已年逾古稀,说话都很吃力,还克服重重困难,坚持讲授《光磁双共振》、《光的相干性理论》等新课,帮助青年教师赶上激光问世后光学和光谱学迅速发展的步伐。这种任劳任怨,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精神,受到党和人民的尊敬。 “文化大革命”初期,饶毓泰作为一位成就卓越,在国内外享有声誉的科学家,曾被北京大学列为保护对象之一。但在“清理阶级队伍”运动中,遭到林彪、江青一伙的残酷迫害,于1968年10月16日含冤去世。1973年得到平反昭雪。北京大学为他隆重举行追悼会。邓小平、乌兰夫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送了花圈。方毅、王首道等同志出席了追悼会。1979年,饶毓泰的名字列入新版《辞海》。1984年,北京大学物理系光学教研组根据他生前的遗愿及其弟侄的要求,将他所献的5万元存款建立“饶毓泰奖学金”,以激励后生,弘扬祖国科学事业。

知识出处

临川区志(1987-2005)

《临川区志(1987-2005)》

出版者:陕西出版集团;三秦出版社

新编《临川区志》经过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和地方志工作者近六个寒暑的辛勤耕耘,今天终于问世了!她的出版发行,是全区人民政治文化生活中的一件盛事,可喜可贺!

阅读

相关专题

系主任
职位
研究员
职位
系主任
职位
校务委员
职位
院士
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