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威白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唯一号: 140230020210001162
人物姓名: 郭威白
人物异名: 开瑜
文件路径: 1402/01/object/PDF/011810020210000007/001
起始页: T00654_00.pdf
性别:
出生年: 1899年
卒年: 1968年5月29日
国别: 中国

传略

原名开瑜,字:远湘,号:星叔,县城人。 他先就读于南洋中学,1922年毕业于国立北京师范大学,获文学士学位。后赴美国留学,获美国哥伦此亚大学政治硕士。民国时期,他初任广东大学讲师,1924年改任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文书科长,又调任青年部秘书。1926年再度赴美国,任美国三藩市《少年中国晨报》总编辑,后又入美国纽约大学深造.1930年获纽约大学法学博士。1931年,任国民党中央执监非常会议设计委员会委员。同年任广东省国立中山大学法学院教授。1932年,任国民政府实业部国际贸易局总务处主任,1934年8月,试署实业部国际贸易局副局长,1935年11月改任副局长,后任海外部主任秘书。1939年至1947年5月,任国民政府侨务委员会秘书处处长。1937年8月和1946年11月,两度被定为国民大会江西省当选代表;1947年被聘为宪政实施促进委员会研究委员会委员,上海《民报》杂志社总理。民国期间,著有《比较宪法》、《战时国际公法》、《世界各国外交政策》、《威白文存》等书。 1949年8月,在中国共产党的政策感召下,为了维护祖国的和平统一,他和著名爱国民主人士黄绍兹先生等73人在香港毅然发表声明,宣布反蒋起义,并于同年回归大陆,参加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 他回到大陆后,受到党和人民政府的热情欢迎和妥善安排。他先后担任广州华侨大学法学院院长、法商学院教授、中山大学教授兼亚洲史资料室主任。1954年,他参加了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并当选为民革中山大学支部委员、民革广东省委员会候补委员。 “文化大革命”期间,郭威白因多次遭受冲击,于1968年5月29日不幸离世,终年69岁。粉碎“四人帮”以后,中共中山大学党委于1978年7月29日为郭威白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郭威白长期从事东南亚和美洲华侨史的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公开发表过反击国外反动派排华的论文,编写了《东南亚各国中国史籍介绍》等资料,对东南亚和美洲华侨史的教学和科学研究作出了贡献。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黎川县志》

出版者:黄山书社

本志收录的地名包括黎川县行政区划与居民点名称、行政企事业单位名称、人工建筑物名称、自然地理实体名称、名胜古迹名称等。

阅读

相关专题

文书科长
职位
委员
职位
教授
职位
主任
职位
副局长
职位
处长
职位
委员
职位
总理
职位
院长
职位
教授
职位
委员
职位
候补委员
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