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惕予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唯一号: 140230020210001158
人物姓名: 武惕予
文件路径: 1402/01/object/PDF/011810020210000007/001
起始页: T00650_00.pdf
出生年: 1893年
卒年: 1989年

传略

字:科三,洵口乡石峡人。他长期从事爱国民主活动,是江西省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是同中国共产党长期合作的老朋友。在年届90高龄后,还先后荣任过全国政协委员,江西省政协副主席、常委,民革中央委员、中央常务顾问、中央监委常委,民革江西省委主任委员、名誉主任委员,江西省留日同学会名誉会长等职。 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二月,武惕予出生在石峡香炉山村(今属洵口乡下寨村辖)。幼时在他祖父创办的石峡武氏高等小学就读,以后赴外地读中学。民国2年(1913年)秋东渡日本,入日本早稻田大学商科预备班和本科学习,民国9年毕业,获该校商科学士学位。归国后先受聘在江西籍人士创办的北京豫章商业学校任教,一年后回到南昌,先后在江西省商业学校、江西豫章法政专科学校教书。民国15年,在国民革命军第14军第1师政治部工作了半年。民国20年至抗日战争爆发前,历任过浙江省图书馆馆员、浙江省民政厅科员、湖北省襄阳专署教育科长、襄阳中学校长、福建省龙岩专署教育科长等职。抗日战争开始后,他赴武汉参加抗日救亡运动,曾任谭平山私人秘书。后随谭平山去重庆,从事爱国民主运动。作为谭平山的联络员,他常与驻重庆八路军办事处的董必武、徐冰等同志接触,并与朱蕴山先生交往甚密,因而思想更加倾向进步,对结成抗日统一战线有了更新的认识。他在重庆参加了以谭平山为主要负责人之一的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的筹备会。抗日胜利前夕,他一度返回家乡,担任过黎川县临时参议会参议长、黎川县立初级中学校长,之后去南昌任江西省参议会参议员。1946年,他在南昌筹备成立了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江西分会,宣传和团结在江西的国民党员中思想进步分子。1948年,参加筹建民革江西分会,被推为该会常务委员、武装部长。1949年1月,他受民革江西省筹委会委派,专程赴香港接洽,经农工民主党中央驻港负责人王一帆介绍,同在港各民主党派与中共联系搞武装活动的总负责人杨子恒洽商。在杨的陪同下,他在民革中央主席李济深的住宅与中共华南局驻港负责人谭天度会面,就组建革命武装,策动国民党地方武装起义事宜进行了商谈。同年3月,他绕道福建回江西,在中共南昌市委城工部派员协助下,在家乡黎川等地组织“赣闽边区人民游击总队”,并策动黎川、资溪和福建光泽等县的地方团队起义,组成“中国人民革命军赣闽粤边区纵队”,为配合人民解放军解放赣闽边界部分地区,起到了积极作用。同年8月,他回南昌继续从事民革江西省委的筹建工作。 新中国成立后,民革中央任命武惕予为民革江西分会筹备委员会常务委员兼组织部长。不久,他就任江西省首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副秘书长。此后,他历任政协江西省委副秘书长,省监察厅副厅长,省交通厅副厅长,省司法厅厅长,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副主任,江西省第一、二、三届人大代表,第二、三届省人民委员会委员,第五届省人大常委会委员,第一至六届省政协常务委员,第五届省政协副主席,全国政协第三、四、五、六届委员会委员。在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组织中,他曾任第三届中央委员会后补委员,第四、五届中央委员会委员,第六届中央委员会常务顾问,中央监委常委;民革江西省第一、二、三、四、五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第六届委员会主任委员,第七届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 1989年3月19日武惕予病逝于南昌。他逝世后,省政协、中共江西省委统战部和民革江西省委为他举行了隆重的遗体告别仪式。全国政协、中共中央统战部、民革中央、民革中央监委和江西省党政军领导机关及这些单位的部分负责人都分别送了花圈,在南昌的省党政军主要领导同志都参加了告别仪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民革江西省委主任委员黄贤度在介绍他的生平时说:“武惕予同志毕生努力学习,追求真理,严于律己,作风正派,在民主党派和各界人士中享有较高的威望。”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黎川县志》

出版者:黄山书社

本志收录的地名包括黎川县行政区划与居民点名称、行政企事业单位名称、人工建筑物名称、自然地理实体名称、名胜古迹名称等。

阅读

相关专题

常务委员
职位
组织部长
职位
副秘书长
职位
副秘书长
职位
副厅长
职位
厅长
职位
副主任
职位
委员
职位
委员
职位
委员
职位
常务委员
职位
常务委员
职位
常务委员
职位
常务委员
职位
常务委员
职位
常务委员
职位
副主席
职位
委员
职位
委员
职位
委员
职位
委员
职位
候补委员
职位
委员
职位
委员
职位
常务顾问
职位
常委
职位
主任委员
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