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士栋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南城县志》
唯一号: 140230020210001074
人物姓名: 吴士栋
文件路径: 1402/01/object/PDF/011810020210000005/001
起始页: T00425_00.pdf
性别:
出生年: 1903年
卒年: 1986年5月
国别: 中国
籍贯: 上唐镇源头村

传略

吴士栋(1903-1986.5)。上唐镇源头村人,哲学家、教育家。 士栋自幼聪明好学,14岁考入清华学堂,与闻一多、周培源、吴文藻等人为同班同学。20岁毕业于该校高等科。本可立即赴美留学,因病未能成行,遂入东南大学预科班学习1年,1942年赴美,入芝加哥大学,获学士学位。旋入哈佛大学,师事杜威,以一年时间攻读,获该校硕士学位。毕业后进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工作,1929年由美转欧,先后去伦敦大英博物馆、巴黎国家图书馆考察。同年秋回国。1929年至1930年在河南中山大学任哲学系主任、教授。1930年至1931年在上海复旦、中公、大同诸大学任教授。1931年至1933年在浙江大学任教授。1932年与张镜宇女士(辛亥革命元老张逸之之女)结婚。1934年到厦门大学执教,为部定教授,主要讲授世界史,并兼任该校校务委员、历史系主任。1945年返赣,任中正大学历史系教授。1946年11月至1947年3月任中正大学训导处训导长。解放后,任南昌大学文史系教授,研究部研究员、图书馆委员会主任及江西师院历史系教授等。1958年被错划为“右派”,并判刑10年。刑满后在劳改单位就业。1975年在释放国民党县团级以上官员时得以释放。后分别在上铙师专、吉安师专代课。1979年平反,复任江西师院教授,直至1986年5月1日病逝于南昌。 士栋为人刚介正直,是非分明,见义勇为,勤奋好学。1948年,蒋介石视察中正大学,召见名流,士栋避而不见。事后对人言:“蒋介石杀了闻一多,我岂能同他握手”。1949年5月,南昌解放前夕,中正大学校长及其他要员纷纷出逃。中正大学瘫痪。蒋介石派人劝他逃往台湾,他严辞拒绝。并以其声望,受众推举,担任该校“应变委员会”负责人,竭力保护学校设施,安定校内秩序,亲自进城向各商会、银行募得350块银元和150担白米,从教授到工友平均分配,从而稳定了人心。1975年,士栋被释,不久又遭夫人病故之变,悲伤不已。但他含悲忍痛,仍以古稀之年,夙夜伏案,致力中国哲学史、数理逻辑方面的著述和罗辑学、专业英语等课程的教学,深受师生敬仰。 士栋才思敏捷,治学严谨,锲而不舍,著述颇丰,尤以逻辑学造诣甚深。1934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论理学》是其成名之作。该书两年九版,与其《伦理学》一书同列当时高等学校教材。为此,受到哲学界推重,时人将其与北大金岳霖并称为“北金南吴”。解放后,撰有论文《实践与逻辑》等,另有译著《时间与自由意志》。此外还翻译了《古罗马史》、《认识的六种途径》等,惜未出版。1985年5月写成《逻辑新论》一书(待出),总结自己毕生研究逻辑学的精粹成果。江西大学名誉校长谷霁光教授就此评说:“许多问题均有独到之处,思想境界更高,于认识日新月异,学问高深自坎坷,唯先生之艰苦攀登方能副之。”在生命的最后几年,连续发表论文15篇。病中犹写就《对公孙龙诡辩的逻辑分析》一文,论述精密,入扣见微,极见功力。临终时,案头尚存论鬼谷子思想的写作提纲,及其待发表遗稿10余篇。他于研究哲学、历史学之暇,还编有《桥牌讲义》、《象棋谱》等书,将其辩证思想运用于娱乐之中。士栋尝言:“学生是教师的成果”。他执教认真,指导精微,不吝时,不厌倦,数十年如一日,培育了许多优秀人才。如中山大学人类学家梁钊韬,厦门大学副校长潘懋之,厦大历史系主任陈启待,复旦大学校长谢希德,江西师大历史系黄长椿、左行培教授,美籍华裔学者叶鸣凤、邱炳,新加坡高教司司长孙一尘,以及台湾许多知名教授,当年都曾得到他的教诲或指点。士栋一生,可谓“桃李满天下”。

知识出处

南城县志

《南城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出版地:1991

本志记述了南城县1912~1985年间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各项事业实行改革开放与全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专题

主任
职位
教授
职位
教授
职位
教授
职位
教授
职位
教授
职位
教授
职位
教授
职位
训导长
职位
教授
职位
教授
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