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奇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南城县志》
唯一号: 140230020210001062
人物姓名: 廖奇
文件路径: 1402/01/object/PDF/011810020210000005/001
起始页: T00415_00.pdf
出生年: 1904.6
卒年: 1958.6
国别: 中国

传略

廖奇,字:大可(1904.6-1958.6),世居南昌。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六月十九日出生于一个中学教师的家庭。儿时爱吹唢呐,少年时代又爱上笛子,后来迷上京胡,也喜欢拉二胡、板胡。在心远中学读书时,沉醉于京戏与京胡之中,忽视正课。他父亲谆谆教诲:“你有志学胡琴,我并不反对。但要精通此艺,必先学到基本学问,否则,最多只能成为一个拉胡琴混饭吃的琴油子,有什么意思呢?”大可铭记在心里,从此重视功课,取得良好成绩。又爱上篮球,善打中锋,由校队进入省队。但他并未放松拉京胡,三伏天打赤膊拉,汗流到眼睛里也不停。寒冬手指冻僵,烤烤火又拉。清早起来,从墙上取琴就拉,晚上则拉到子夜。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从小一直坚持到老。 民国16年(1927年),大可在东南大学体育系毕业,回到江西,先后担任省立一中、私立心远中学等校音乐教员。不久,挟琴漫游天津、北平、上海、武汉等地,为京剧名角操琴,蜚声海内。大可每到一处,总是找机会观摩当地著名琴师的技艺,取长补短。上海京剧界名琴师陈彦衡,性格保守。他给演员吊嗓子伴奏时,都要关上门不让外人看。大可与其班子里的戏友密谋后,在排练《霸王别姬》时,潜藏在陈老师傅的沙发后面,偷看他的运弓和指法,为了看得真切,大可把脑袋伸得几乎靠近老师傅的后脑勺。在场的人都忍俊不禁。大可聪明绝顶,看了一回,尽得其妙。 30年代初,大可与友人合资开办南昌德胜大舞台。著名女演员汪鸣鸾在该台挂牌唱文武老生,大可伴奏。有一回演《空城计》,汪饰诸葛亮,唱至中段,大可拉断了一根弦,鸣鸾震惊,大可镇定自若,一根弦子拉到底,观众一点也未察觉。又一回鸣鸾唱《独木关》,因患感冒嗓子有点哑,有一段戏,调门高,唱不上去,大可快得出奇地降低了一个调门,耍了个滑腔,托着鸣鸾的唱腔,让她顺溜溜地唱下去,观众还以为演员在变新腔。从此,大可与鸣鸾互为对方的超群技艺而倾倒,由敬慕发展到爱情,终于结为伉俪。 30年代,大可在南昌声誉极高。京戏院贴出的海报,只要写明是廖大可操琴,便场场爆满。他的一把京胡,拉得出神入化,一大伙琴迷,追随左右。当时,京剧界推崇他为“江西第一把京胡”、“江西第一弦”。抗战期间,他参加了一个军人办的平剧团,担任导演兼音乐指导。民国35年(1946年)至38年,在国立中正大学杏社(平剧俱乐部)任戏剧导师。 解放初,他为京剧名角刘筱衡、徐碧云操琴。1950年,当选为江西省文联筹委会委员兼省剧协筹委。省文联筹委会主任石凌鹤请他担任江西省赣剧团戏曲音乐指导,他因酷爱京剧,婉辞末就。50年代,他历任江西省文艺学校京剧音乐教师,南昌市工人京剧院、海南岛文工团、南昌市京剧团的音乐指导。 1957年反右时,大可受到很大的冲击,但未划上右派。不久,下放到武宁县京剧团。因患高血压等症,延误诊治,于1958年6月11日在南昌逝世。临终时,双手还紧抱着那把相依为命的的京胡。

知识出处

南城县志

《南城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出版地:1991

本志记述了南城县1912~1985年间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各项事业实行改革开放与全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