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力之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南城县志》
唯一号: 140230020210001061
人物姓名: 张力之
文件路径: 1402/01/object/PDF/011810020210000005/001
起始页: T00414_00.pdf
性别:
出生年: 1914年12月
卒年: 1958年1月
籍贯: 南昌里塔

传略

张力之(1914--1958.1)原名:张寿椿,里塔人。1914年12月生于南昌。其父曾任法官。后回乡行医济人。力之自幼聪明,酷爱学习,颇受父母亲友爱重,为张家三房独子,家庭对他期望至殷,使力之从小得到良好的教养。 1925年,力之进南昌心远中学读书。第二年,北伐革命军到达南昌,革命气氛十分浓烈,力之整天跟着表哥、表姐参加各种革命活动。这时,他接触到一些进步刊物,如《新青年》、《语丝》、《创造》等,其中鲁迅的文章 对他影响甚大。不久,国民党进行清党,他的表哥、表姐都被残酷杀害。国民党的暴行激起他的满腔愤恨,使他在思想上更加倾向革命。 在高中学习阶段,力之读了《反杜林论》等马恩著作及介绍唯物辨证法和唯物史观的小册子,阅读了大量左翼作家的文学作品,经常在校刊上发表文章 ,在同学中发表演说,宣传进步思想。他以突出的组织才能和演讲才能在同学中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威望。 1932年,力之进上海复旦大学读书。1935年春,东渡日本,先后入东京日本大学、仙台东北帝国大学求学。在留学期间,积极参加中国留学生左翼分子和秘密抗日活动,于1936年被日本警视厅驱逐回国。 回国后,力之在上海参加了抗日救亡运动,1937年夏,又毅然前往山西,参加了共产党领导的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在牺盟总会组训委员会工作。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过山西决死队的教导员和团政治处主任,牺盟总会宣传部长,太岳军区敌工部长、民运部长,太岳陆军中学副校长(陈赓任校长),等职,1943年陆军中学迁至陕北延安,合并于抗大,力之被任命为抗大七分校三大队副大队长。高树勋起义后,其部改编为民主建国军,1946年1月,力之调任民主建国军总政治部副主任。此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纵队政治部主任,河南军区政治部主任、副政委,中共河南省委委员,省人民政府委员。1950年冬,调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工作,先后担任党派处处长,文教处处长,副秘书长等职。1956年9月当选为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力之对党的事业无比忠诚,总是竭尽全力去做好党交给的每一项工作。在长期艰苦的革命斗争中,他的身体受到严重损害。解放战争时期,他几乎每天都被胃病所折磨。解放后,医生多次建议他动手术,但他毫不在意,长期带病工作,不让同志们察觉。1955年,他的病情越来越严重,被诊断为胃癌。动手术后,健康状况一直不好,但他还是以手撑着胃部顽强地坚持工作。他穿的衬衣,每一件都被手撑出了一个窟窿。直到完全咽不下食物时,他才被同志们强迫送进医院,大家无不为他这种坚忍不拔的毅力所感动。1958年1月12日因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被葬在八宝山革命烈士公墓。

知识出处

南城县志

《南城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出版地:1991

本志记述了南城县1912~1985年间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各项事业实行改革开放与全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专题

宣传部长
职位
教导员
职位
主任
职位
部长
职位
部长
职位
副校长
职位
副大队长
职位
副主任
职位
主任
职位
主任
职位
副政委
职位
委员
职位
委员
职位
处长
职位
处长
职位
副秘书长
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