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州市图书馆
抚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抚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古籍善本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刘凤起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南城县志》
唯一号:
140230020210001050
人物姓名:
刘凤起
文件路径:
1402/01/object/PDF/011810020210000005/001
起始页:
T00408_00.pdf
出生年:
1877年
卒年:
1933年
国别:
中国
传略
刘凤起(1877-1933),字:未林,少聪慧好学,7岁登矮几为人书写春联,笔力遒劲,名噪遐迩。12岁赋《登镇海楼》诗,被誉为神童。光绪二十九年(1930年)进士,入进士馆,后授翰林院编修,旋往日本考察法政。 归国后,见朝政腐败,政治黑暗,自请退隐。江西巡抚冯汝骏,一再奏请,留其在省办学,充咨议局议绅,宪政筹备处咨议,教育总会会长,师范学堂监督。当时校风甚坏,常有纨绔子弟逐师长,哄闹课堂。凤起厉行整治,订立规章 ,驱逐为害恶少,使学风为之一新。任事三年,师生融洽。凤起为人不慕荣利,不好交接,公暇之时,惟与吴宗慈、易之门等学者切磋学问,议论时政,常至深夜不倦。 宣统三年(1911年)秋,武昌起义爆发。10月23日九江响应,南昌地方官绅纷纷远走,社会秩序一片混乱。凤起谓南昌省会,全省观瞻所系,倘有残破,对全省影响极大。乃邀请吴宗慈等人联络军、学、商各界共同商议,一面组织巡逻队维持社会治安,一面约见冯汝骙,力促顺应革命潮流,响应武昌首义。冯汝骥不从。不久,南昌响应武昌革命,省城兵不血刃,遂告光复。冯汝骏告退。另组都督府,分置军政、民政两部。各界公推吴介璋为都督兼主军政,吴介璋则力推风起出主民政。风起就职,际革新之时,大力整顿吏治,将昏庸无能之辈、贪污腐化之徒尽行汰去,而不以资历为限,选老成练达者代之。地方有投机政治、欲飞黄腾达者,凤起辄压抑之。当时有洪江会为地方治安隐忧,风起极力设法予以羁糜。江西洪江会首领冯宝林颇有民族意识,风起因而晓以大义,编组民团,自任团长,以冯宝林为总队长。将其部9千余人。分为10个队加以训练整顿,分别使其驻守省会附近各县,给以粮饷,即安其生,又孤其势,使全省治安得以稳定。不久,吴介璋去职,凤起亦告退。马毓宝继任都督,对洪江会驾驭不当,致越轨行为迭见。马不安于位,省临时参议会公推李烈钧继任都督。李严加治之,劳师费资方得安稳,时人皆谓:若得风起始终抚循之,必不至此。 民国7年(1918年),凤起应李烈钧之约赴粤东,在军机、政治上为李作参谋。后因粤桂党派之争激烈,人心涣散,知事不易为,便回归故乡,与子侄友人憩游于泉林山水之间。民国11年,携家赴沪,以卖书画自给,不复涉足政界。 凤起生平好淡泊清静,喜游名山大泽,于诗、书、画颇有造诣,绘画尤擅山水,“合南北宗,苍老似迂翁,秀逸如南田”,书法“意本钟王,参与李苏,凡秦汉碑铭无不致力。晚年意境直通石庵”。为诗“率意遣兴,不事雕琢”。论者以为有东坡之风,晚年尤潜心于医学方书,为人治病,颇有奇效,当时上海行医者取值甚昂,或劝其以此为业,凤起虽生活困窘,亦不肯为,曰:“是术也,可活人,亦可杀人,吾未能信,敢因以利乎?”。 民国22年1月20日凤起病逝于上海,终年57岁。
知识出处
《南城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出版地:1991
本志记述了南城县1912~1985年间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各项事业实行改革开放与全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