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菊圃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金溪县志》
唯一号: 140230020210000917
人物姓名: 蔡菊圃
人物异名: 秉芳
文件路径: 1402/01/object/PDF/011810020210000004/001
起始页: T00488_00.pdf
出生年: 1879
卒年: 1933
国别: 中国
籍贯: 金溪县桥乡横源蔡家人

传略

蔡菊圃(1879~1933),又名秉芳,对桥乡横源蔡家人。 “五四”运动后,蔡菊圃受民主革命思想的影响,不满当时社会,于民国13年(1924)6月参加了本县由新学界知识分子组织的益群学会,积极鼓动改造社会,发展教育,监视选举,振兴实业,内惩国贼,外抗强权,是一个有革命思想的进步青年。 民国15年12月,中国国民党金溪临时县党部成立。蔡菊圃参加了国民党并担任农会代表。同月,蔡菊圃被派到武昌参加毛泽东主办的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回县后召开“追悼赵醒侬烈士会”。会上,蔡菊圃亲写祭文,激昂演说。是时,县党部左派力量较弱,大权被以县长何伯嘉为首的右派势力所掌握。蔡菊圃协同卢春生到南昌和抚州向上级请示,国民党江西省党部赣东特派员、共产党员钟赤心,来金溪改组了临时县党部,蔡菊圃当上了县党部委员。从此,蔡菊圃和大家一道,积极参加赶走县长何伯嘉、枪毙靖卫团主任王瑜子、建立左派县政权等斗争。 民国16年3月初,蔡菊圃列席参加了由方志敏主持召开的江西省第一次全省农民代表大会。同年8月,大革命失败后,原县长何伯嘉卷土重来,蔡菊圃仍和卢春生、詹谷存等人,坚持地下革命斗争,在县城东门蔡家及左坊、横源一带向农民进行宣传,揭露蒋介石的叛变罪恶及金溪右派政权的阴谋,鼓动民众起来革命。 民国17年8月,蔡菊圃参加了中国共产党,为金溪最早的党组织——盘亭党小组中5个党员之一。 民国18年5月,蔡菊圃受党支部的派遣,积极打入国民党政府内部任县财政局局员,利用这个合法身份作掩护,积极开展革命活动。 向年7月,中共临川县委金溪区委成立,蔡菊圃任区委宣传委员,并负责领导横源党小组的工作。当时,党的工作中心是发展党员,壮大武装力量,组织武装暴动。蔡菊圃根据党组织的决定,到县靖卫团任政治教员,协助詹谷存抓军事工作。同时,把自己租赁的詹家湾住宅作为区委进行开会活动的地点。 民国19年10月,卢春生被捕后,蔡菊圃在农村与区委其他成员一道,积极设法营救卢春生;同时巡回于后车、田西、黄狮渡、枫林、里蔡源、桐坊、黄通、樟家源等处,绕道金资边界,纵贯一百余里,白天隐蔽,晚上活动,教育和鼓励党员继续坚持地下斗争。年底,卢春生壮烈就义后,形势险恶,无法栖身,蔡菊圃才被迫去上海。1933年在上海病逝。

知识出处

金溪县志

《金溪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出版地:1992

本书建置 区划; 自然环境;居民; 政党;政权; 政协;政法;民政 人事;军事;群众团体;农业;林业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