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寂禅师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临川文化史》
唯一号: 140230020210000892
人物姓名: 本寂禅师
文件路径: 1402/01/object/PDF/011810020210000002/001
起始页: T00001_00.pdf
出生年: 840
卒年: 901
籍贯: 福建莆田

传略

本寂禅师(840—901),福建莆田人氏,俗姓黄,名:元证,从小聪慧好学,19岁出家,僧名:本寂,6年修持, 受具足戒,25岁登戒后,慕名前往江西宜丰洞山普利寺,拜大名鼎鼎的良价禅师为师,从学数年,尽得良价心经。师徒共创“五位君臣”之说,禅风回互细密。公元870年前后,本寂拜别良价,来到树竹掩映,绿水长流的宜黄县曹山脚下的荷玉观,修持约30年,不仅继承师说,且在诸多方面有所弘扬,使宗风大振,“法席大兴,弟子云集”。洪州钟姓僧人多次邀请本寂离开曹山,前往洪州住持弘法,本寂以诗相示,谢而未去,专意传授曹洞宗禅法。本寂一生不仅奋力传扬五位铨量,且多有著述,留有《解释洞山五位显诀》、《抚州曹山本寂禅师语录》、《寒山子诗》等传世。1 009年,即本寂禅师圆寂1 08年之时,佛教弟子为了不忘本寂禅师的功德,将荷玉观改建为曹山寺,殿宇雄丽,可惜“文革”被毁,现新修6方形麻石塔身的“本寂禅师塔”一座,以为纪念。

知识出处

临川文化史

《临川文化史》

出版者: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地:1993年11月

该书上起远古,下迄近代,共19章,约35万字。全书以中华文化为总体背景,观照赣文化的发展态势,论述了临川文化的生态环境,界说了临川文化的概念涵义及该文化的结构、特征,阐述了临川文化发展的脉络及其分期,在此基础上,系统全面地描述了临川文化在哲学、文学、史学、教育、戏剧、艺术、文物古迹、风土人情、科学技术、宗教信仰等方面的繁荣景象,评说了有关代表人物的业绩和成就,分析了临川文化兴盛的原因、地位和对当时及后世的影响。可以说是一部内容丰富、视野广阔的地方文化史佳作。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