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允衡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临川文化史》
唯一号: 140230020210000852
人物姓名: 陈允衡
文件路径: 1402/01/object/PDF/011810020210000002/001
起始页: T00001_00.pdf
卒年: 1672
籍贯: 南城

传略

陈允衡(? —1672),字:伯玑,南城(一作南昌)人。清初著名文学家。弱冠为诸生,以文名于当世,受到艾南英等人的推崇。明亡,常咏歌自适,诗名益彰。与清初诗坛巨擘王土慎、施闰章交游。著有《爱琴馆集》、《澄怀阁集》。 允衡善诗,陈闰章《陈伯玑诗集·序》云:允衡诗“近体则轨于杜陵。”如《过三洲苏圃感怀》诗云: 面面澄湖照客愁,鸟巢人迹冷三洲。 几时水月邀回未翟,何处烟岚对倚楼。 草色看残千里恨,角声吹断一城愁。 与君莫话当年事,无复瓜田有故侯。 这首诗表现了个人的愁苦和飘泊的哀伤,有“少陵遗响”之誉。允衡还善文,文风淡岩疏秀;亦工词,词风清新婉约。允衡也是一位诗文评选家,辑有《诗慰》、《国雅》、《诗误》等书,受世人推崇。

知识出处

临川文化史

《临川文化史》

出版者: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地:1993年11月

该书上起远古,下迄近代,共19章,约35万字。全书以中华文化为总体背景,观照赣文化的发展态势,论述了临川文化的生态环境,界说了临川文化的概念涵义及该文化的结构、特征,阐述了临川文化发展的脉络及其分期,在此基础上,系统全面地描述了临川文化在哲学、文学、史学、教育、戏剧、艺术、文物古迹、风土人情、科学技术、宗教信仰等方面的繁荣景象,评说了有关代表人物的业绩和成就,分析了临川文化兴盛的原因、地位和对当时及后世的影响。可以说是一部内容丰富、视野广阔的地方文化史佳作。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