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壎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临川文化史》
唯一号: 140230020210000848
人物姓名: 刘壎
文件路径: 1402/01/object/PDF/011810020210000002/001
起始页: T00001_00.pdf
时代: 元代
出生年: 1240
卒年: 1319
籍贯: 元代南丰

传略

刘壎(124 0—1319),字:廷潜,元代南丰人。他博通诸子百家,以诗、词、散文名于时。入元历官建昌路(今江西南城)儒学正,延平路(今福建南平)儒学教授,著有《经说讲义》、《隐居通义》和《水云村稿》等。 他的诗,记事抒情紧密结合,读之令人感动。《补史十忠诗》是他的成名作,每首十韵,采用五言古诗形式,热情赞扬为国捐躯的忠臣良将。如《少傅枢密使张公世杰》诗描写了张世杰的英雄形象:“何许熊虎英,铁面美髯须。”同时讴歌了英雄为国捐躯的英雄气慨:“护寒久枕旦,赴难甘捐躯。” 刘壎更爱填词,《全宋词》存其词23首。名篇有《菩萨蛮·和詹天游》词: 故园青草依然绿,故宫废址空乔木,狐兔穴岩城,悠悠万感生。 胡茄吹河月,北语南人说。红紫闹东风,湖山一梦中。 刘壎为宋末人,初稳居不仕。入元后,仍眷念故国,所以词中有故宫乔木之悲。“狐兔穴岩城”是把元人占据中原地区比作狐兔的横行。“红紫闹东风”是讽刺元朝新贵争权争利的行为,并预言其如湖山一梦,不能久长。词愤而意悲。

知识出处

临川文化史

《临川文化史》

出版者: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地:1993年11月

该书上起远古,下迄近代,共19章,约35万字。全书以中华文化为总体背景,观照赣文化的发展态势,论述了临川文化的生态环境,界说了临川文化的概念涵义及该文化的结构、特征,阐述了临川文化发展的脉络及其分期,在此基础上,系统全面地描述了临川文化在哲学、文学、史学、教育、戏剧、艺术、文物古迹、风土人情、科学技术、宗教信仰等方面的繁荣景象,评说了有关代表人物的业绩和成就,分析了临川文化兴盛的原因、地位和对当时及后世的影响。可以说是一部内容丰富、视野广阔的地方文化史佳作。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