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鲂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临川文化史》
唯一号: 140230020210000842
人物姓名: 孙鲂
文件路径: 1402/01/object/PDF/011810020210000002/001
起始页: T00001_00.pdf
籍贯: 乐安

传略

孙鲂(约893年前后在世),字:伯鱼,乐安人,(此从《唐才子传》,《全唐诗》作南昌人)。家贫但聪敏好学,从郑谷为诗,颇得郑体,遂以诗名,后授都从事、宗正郎。与沈彬、李建勋等友善,结社唱和。一天,李建勋叫孙鲂藏在书房里,等沈彬到来,便故意问:“孙鲂《夜坐诗》如何?”沈彬不知情由,便直言说:“田舍翁火炉头之语,何足道哉?”孙鲂一听禁不住从房中走出,对沈彬说:“何议谤之甚?”沈彬说:“‘划多灰渐冷,坐久席成痕’?此非田舍翁炉上,谁见此况?”一座大笑。孙鲂不服,便吟诵他的《题金山寺》诗:山载江心寺,鱼龙是四邻。 楼台悬倒影,钟磐隔嚣尘。 过描妨僧定,惊涛溅佛身。 谁言题咏处,流响更无人?沈彬听罢叹服,时称绝唱。 孙鲂著述甚多,“有集百篇行世”①,“有诗集五卷”②,但今不传。《全唐诗》录存其诗35首。

知识出处

临川文化史

《临川文化史》

出版者: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地:1993年11月

该书上起远古,下迄近代,共19章,约35万字。全书以中华文化为总体背景,观照赣文化的发展态势,论述了临川文化的生态环境,界说了临川文化的概念涵义及该文化的结构、特征,阐述了临川文化发展的脉络及其分期,在此基础上,系统全面地描述了临川文化在哲学、文学、史学、教育、戏剧、艺术、文物古迹、风土人情、科学技术、宗教信仰等方面的繁荣景象,评说了有关代表人物的业绩和成就,分析了临川文化兴盛的原因、地位和对当时及后世的影响。可以说是一部内容丰富、视野广阔的地方文化史佳作。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