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几道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临川文化史》
唯一号: 140230020210000839
人物姓名: 晏几道
文件路径: 1402/01/object/PDF/011810020210000002/001
起始页: T00001_00.pdf
出生年: 1030
卒年: 1106
籍贯: 江西临川

传略

晏几道(约1030—1106)①,字:叔原,号:小山,江西临川人。②他虽为宰相之子,但“赋性刚峻”,耿介孤直,“磊隗权奇,疏于顾忌”。他不肯傍依贵人之门,更不愿低首下之,且不趋时尚,不作新进士语。他在《玉楼春》词中感慨地说:“古来多被虚名误,宁负虚名身莫负”,对官场的庸俗作风,极端鄙视。宋代大诗人黄庭坚在《小山词序》中,对他这种品格性情作了极其生动的描述:予尝论:叔原,固人英也,其痴亦自绝人。爱叔原者,皆愠而问其目。曰:“仕宦连蹇,而不能一傍贵人之门,其一痴也。论文自有体,不肯一作新进士语,此又一痴也。费资千百万,家人寒饥,而面有孺子之色,此又一痴也。人百负之而不恨,己信人,终不疑其欺己,此又一痴也。”正由于他有这样“四痴”,这样疏狂,不免得罪人,使他落拓一生,一直“陆沉于下位”,只做过颖昌许田镇监官、乾宁军通判、开封府推官这样卑微的小官。他青少年时代虽然经历过一段“珠帘绣户”、“脆管清弦”的生活,但是到了他本人走向生活时,已是家道中落了,晚年更是落魄穷愁,甚至弄得衣食不济,饿着肚皮过日子。“醉拍春衫惜旧香,天将离恨恼疏狂”,昔日的豪华,眼前的潦倒,秋草凋寒,夕阳迟暮,风流云散,萧飒凄凉,不能不给这位词人以世事沧桑之感。一部《小山词》就是他一生凄惋的回忆录。他的性情浪漫,“负才不拘,多放言忽人语”①,但有一颗“赤子之心”,实乃为“真情之流”,他是一位至情至性的青年杰出词人。

知识出处

临川文化史

《临川文化史》

出版者: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地:1993年11月

该书上起远古,下迄近代,共19章,约35万字。全书以中华文化为总体背景,观照赣文化的发展态势,论述了临川文化的生态环境,界说了临川文化的概念涵义及该文化的结构、特征,阐述了临川文化发展的脉络及其分期,在此基础上,系统全面地描述了临川文化在哲学、文学、史学、教育、戏剧、艺术、文物古迹、风土人情、科学技术、宗教信仰等方面的繁荣景象,评说了有关代表人物的业绩和成就,分析了临川文化兴盛的原因、地位和对当时及后世的影响。可以说是一部内容丰富、视野广阔的地方文化史佳作。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