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纾民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临川古今名人略傳》
唯一号: 140230020210000687
人物姓名: 万纾民
文件路径: 1402/01/object/PDF/011810020210000001/001
起始页: T00001_00.pdf
性别:
时代: 近代
出生年: 1927
国别: 中国
籍贯: 临川

传略

号:舒眉。临川红桥镇牛岗村人,1927年10月23日生。1947年秋考入国立中山大学理学院物理系,1951年7月毕业后经国家统一分配到吉林省长春市东北科学院研究所从事X射线晶体结构分析的研究工作,后调辽宁沈阳市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从事金属物理的研究,再调北京中国科学院筹建化工冶金研究所,并从事热物理和化学流体力学方面的研究,1963年秋调入广州暨南大学任教,先后讲授高年级固体物理学和X射线晶体分析实验课。在这些机构里历任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和业务秘书、副研究员,研究员,教授。1981年以来,主要从事固体的力学和热学性能的电力理沦研究,并指导兄弟院校副教授、讲师进行该领域的研究工作。先后发表过论文和译著三十余篇,主要著述有《 高炉炉底耐火衬料的厚度及其导热性对炉底温度场的影响》,《碳衬高炉炉缸内传热的若干问题》, 《 固体中原子间相互作用势能函数与碱金属、碱土金属弹性的电子理论》 ,《固体内原子间位能函数中键强参数n的理论确定》,《hCP结构稀土金属原子间的位能函数及其弹性的电子理论》,《hCP结肖稀土金属热膨胀的电子理论》, 《固体热膨胀的电子理论及其在一些金属中的应用》。主要译著有《放射性辐射在测量技术中应用的基本问题》(译自俄文),《固体物理引论》(译自英文),应用他提出的综合型势能函数,首次建立了固体弹性和热膨胀的电子理论,受国内外同行瞩目。1991年、1993年先后获广东高教局科技进步二等奖和省自然科学三等奖,被国家剥委评为重大科研成果。1953年被吸收为中国物理学会会员,1955年被吸收为中国金属学会会员。1981年加入九三学社,1984年至1988年任九三学社广东省科技文教委员会副主任,传略被收入《 中国当代知名学者辞典》 。

知识出处

临川古今名人略傳

《临川古今名人略傳》

出版者: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

以朝代为序,同一朝代的,则将同一类型的人物集中排列,同一类型的人物,则按其生年顺序排序,生卒年不详者据其活动事迹插入适当位置。朝代更替时则视情排列。近代(1840年起)以后按其生年顺序排列。个别因定版未按顺序排列的已注明

阅读

相关专题

教授
职位
副主任
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