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瑞清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临川古今名人略傳》
唯一号: 140230020210000561
人物姓名: 李瑞清
文件路径: 1402/01/object/PDF/011810020210000001/001
起始页: T00001_00.pdf
性别:
时代: 近代
出生年: 1867
卒年: 1920
国别: 中国
籍贯: 临川

传略

字:仲麟,号:梅庵,又号:梅痂。临川温圳杨溪人(今属进贤县)。博学多才,善书画。光绪二十年(1894)进士。后任翰林院庶吉士,江宁提学,江苏布政使,两江师范(今南京师范大学)监督(校长),南京学使。民国时,弃官不做。晚年隐居上海,自称清道人,以书画为业,是一位著名书画家。李瑞清少年时对庄子、司马迁等文无不通晓,尤精于书画鉴别、金石考据,诗以绝句为胜,写得凄艳动人,最值称道的是长诗《弃妇行·为安侍御作》。陈可毅有诗赞他:“来往金陵又几时,久闻人说李梅痴,过江名士知多少,争诵临川古体诗”。 《清史稿》评他: “瑞清诗宗汉魏,下涉陶谢(陶渊明、谢灵运)。”李瑞清作画造诣很深,以篆作,以画作篆,合书画于一炉。山水画师八大山人,花卉画学阵南田,擅长花卉,画佛尤妙。他的书画名噪一时,连日本人也闻风渡海,争相求教。近代著名书画家胡小石、李仲乾、黄鸿图都是他的学生,著名国画大师张大千、吴昌顾也是他的得意门生。李瑞清的书法自成一家,《清史稿》评他: “书各体皆偕,尤好篆棣。尝谓作篆必目无二李,神游三代乃佳。” 李瑞清在南京工作时,适学校发生学潮,久未解决。李瑞清奉命前往调解,风潮立息。任两江师范监督后,扩大建筑,改革编制,广设学科,又从日本聘进十多名教师。辟农田,买耕牛,以利学生实习;备圃室,建工场,以利学生锻炼。不到两年,学校有科班十余个,学生600多人,成为东南地区规模最大学堂。《清史稿》载: “宣统三年(1911),武昌乱起,江宁新军亦变,合浙军攻城,官吏汗循,瑞清独留不去,仍日率诸生上课如常。”他请求南京政府出示文告,使学校安然无恙,不受战火之害,甚受师生赞颂。1920年,李瑞清在南京病逝,葬牛首山。南京师大(两江师范)特建“梅庵”亭于校园以纪念他。民国时,临川人民将他居住的县城(抚州)府前街,命名为“梅庵路”。李瑞清著有《清道人遗集》、 《清道人遗集侏校》。

知识出处

临川古今名人略傳

《临川古今名人略傳》

出版者: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

以朝代为序,同一朝代的,则将同一类型的人物集中排列,同一类型的人物,则按其生年顺序排序,生卒年不详者据其活动事迹插入适当位置。朝代更替时则视情排列。近代(1840年起)以后按其生年顺序排列。个别因定版未按顺序排列的已注明

阅读